王普连忙扶起他,两人手指相触时,胡二虎感觉到对方掌心里藏着一枚冰冷的虎符。
"起来说话。"王普扶起他,手指在胡二虎臂甲上轻轻一按,低声道:"徐道长己做了周密安排。他师姐何小蝶三日后便启程赴孙家山,明面上是修建'玄真观'为百姓祈福,实则是为她的女儿孙芝兰坐镇后方。"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枚青玉令牌,"这是出入道观的信物,你且收好。"
胡二虎眼睛一亮,急忙从怀中取出一个蓝底白花的细布包裹,包裹角上还绣着朵小小的梅花——正是他女儿胡媚儿的手笔。"芝兰丫头最爱吃媚儿做的蜜饯,这次特意用山泉水熬了枇杷膏,说是能润肺止咳。"
王普立即命丫鬟去请。不多时,珠帘轻响处,一位身着杏黄织金襦裙的款款而入。孙芝兰发间一支白玉兰簪子随着步伐轻轻晃动,见到胡二虎时,杏眼圆睁:"胡二叔!"这声称呼清脆悦耳,依稀还是当年云梦山上那个活泼的小姑娘。
"芝兰你和王公子结婚日子后,过得还可以吧?在云梦山就看出你们两个是一对。"胡二虎笑得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将包裹递过去时,包裹上的梅花刺绣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媚儿总念叨你,说你们约定的姐妹装还没一起穿过呢。"说着又压低声音,"信里都写着呢,你师妹己成婚半年,前些日子诊出有喜了,在你前面结婚速度够快吧。"
孙芝兰手中的绣帕飘然落地,回想起在青竹镇分别送行的时刻。露出腕间一对翡翠镯子——正是当年胡媚儿及笄时她送的贺礼。"媚儿有孕了?"她声音微颤,急忙拆开包裹,里面除了一封火漆封口的信笺,还有个精巧的锦盒。才读了两行信,她就破涕为笑:"这丫头,连孕吐都要写得这般活灵活现,说什么'晨起必吐三回,偏又馋酸枣糕'..."
胡二虎见她指尖在信纸上轻轻,不由想起当年两个小姑娘在药圃里嬉闹的模样。那时孙芝兰总爱把新采的草药编成花环戴在媚儿头上,而媚儿则会偷偷把蜜饯塞进芝兰的药篓里。如今一个己是亭亭玉立的县主,一个即将为人母,时光荏苒,令人唏嘘。
胡二虎不久后就告辞离开王府。暮色己沉,长安街上华灯初上,他的坐骑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胡二虎心事重重地握着缰绳,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扩军十万意味着要筹措多少粮饷?扩建农垦又要征调多少民夫?更不必说还要瞒过朝中耳目...
"胡将军!"
一声呼喊如同惊雷,将胡二虎从沉思中惊醒。他猛地勒住缰绳,战马前蹄高高扬起。街角槐树下站着个挎菜篮的妇人,粗布衣裙上还沾着些菜叶。可当她缓缓抬头时,那双丹凤眼中透出的锐利目光,让胡二虎瞬间认出了来人。
"徐..."他险些脱口而出,急忙翻身下马,装作寻常问候般走近。细看之下更是心惊——徐凤不仅贴了假喉结,连手背都涂了褐粉,指甲缝里还刻意留着泥垢。唯有眼角那颗朱砂痣,是她特意留下的暗记。
“二狗子,认不出老大了?”徐凤的声音压得很低,仿佛生怕被旁人听到,但其中蕴含的戏谑和调侃,却与当年在云梦山时如出一辙。
胡二虎闻言,心中猛地一震,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这世上会如此称呼他的,除了当年那个手持竹条、追着他满山跑的“徐老大”,还能有谁呢?
他急忙掩饰住内心的震惊,佯装搀扶着老妇人,低声回应道:“老大,您怎么亲自来了?”
随着这一问,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时的他才不过十岁,与一帮同样饥饿的孩子们一起,抢劫了路过他们村子的、比他还要年幼小丫头徐凤。然而,他们终究不是徐凤的对手,不仅抢劫失败,还被徐凤追得满山乱跑。
可让胡二虎意想不到的是,徐凤并没有责怪他们,反而在得知他们饥饿之后,慷慨地送上了食物。更令他感激涕零的是,没过多久,徐凤便将他们领进了云梦山,让他们有机会学习武艺。
也是从那时起,“二狗”这个名字被改成了“二虎”,寓意着他能够如猛虎一般威猛强壮。
而十五年前,当他第一次踏上战场时,心中虽然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但他却发现,自己的甲胄里不知何时被徐凤偷偷缝上了一块护心镜。这块小小的护心镜,仿佛给了他无尽的勇气和力量,让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屡立战功。徐凤借着整理菜篮的动作,塞给他一张字条:"戌时三刻,徐府后门。"说完突然提高音量:"军爷行行好,老婆子赶着给坐月子的闺女送鸡汤呢!"颤巍巍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巷弄中。
胡二虎展开字条,上面画着朵云梦山特有的七叶兰——这是他们当年的暗号。他心头一热,将字条吞入口中。远处更夫开始报时,铜锣声在暮色中格外清越。
戌时的徐府静谧非常。胡二虎从侧门潜入时,发现连看门的老仆都是熟面孔——竟是云梦山退役的老兵。书房里,徐凤己换回素色道袍,正在案前摆弄一个沙盘。烛光下,沙盘上的地形栩栩如生:孙家山如巨龙盘踞,孙平县衙旁甚至插着面小旗。
"坐。"徐凤头也不抬,往沙盘某处放入几粒红豆,"原来有5万兵马。经过十几年大大缩编,这是现有的三万驻军。"又撒了把黑豆,"再募七万,要分十批入营。"她突然用竹签划出一条线,"粮道走青河,明面上运建材,实则..."
胡二虎凑近细看,不禁倒吸凉气。徐凤竟将整个布局细化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每个屯田区都标注了作物轮种顺序;粮仓地下设计了暗道;连马场粪肥如何处理都写了方案。最精妙的是在孙平县衙后墙外画了个小门——正是留给密探的通道。
"师姐会带三十六名弟子会在孙家山建道观。修建道观的人是从青竹镇俗家弟子中挑选。引人耳目"徐凤从袖中取出本名册,"这是安插在各级官署的名单。"她翻到某页,指尖在某个人名上重重一点,"此人是兵部派来的,你要格外'重用'他。"
胡二虎会意——这是要借机传递假情报。他正欲开口,徐凤突然掀开地毡,露出个暗格。里面整齐码着几十个木牌,每个都刻着奇怪的符号。
"云梦山暗桩。"徐凤取出一块递给他,"遇到刻着同样符号的商队,可调用其中物资。"木牌背面细如发丝的纹路,组成个"凤"字。
窗外传来三更梆子声时,徐凤终于说到最关键处:"圣上要的不仅是十万大军..."她蘸着茶水在案上写了个"火"字,又迅速抹去,"而是能随时化作民,又能随时聚为兵的精锐。"
胡二虎浑身一震——这才是皇帝真正的意图!一支平时务农、战时为兵的队伍,既不会引起注意,又能随时集结。他望向沙盘,那些红豆黑豆突然有了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