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山传奇
云梦山传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云梦山传奇 > 011林云子买粮救助百姓。

011林云子买粮救助百姓。

加入书架
书名:
云梦山传奇
作者:
星宇乾坤
本章字数:
5924
更新时间:
2025-05-21

林云子转向村长说:"村长,我有办法帮村民们渡过难关了。"

回到村里,林云子请村长召集还能行动的村民。当三西十个面黄肌瘦的村民聚集在村长家前的空地上时,林云子站在一块大石头上,高声说道:

"各位乡亲,贫道林云子,今日看了老君观周围的山地,发现那里生长着大量珍贵药材。如果大家愿意,我可以教大家辨识、采集这些草药,然后由我收购。虽然不能让大家大富大贵,但换些粮食度过这个冬天应该不成问题。"

人群中响起窃窃私语,一个瘦高的中年男子质疑道:"那些野草真能卖钱?往年怎么没人采?"

林云子耐心解释:"药材讲究采摘时节和方法,不是随便拔来就能用的。比如黄精要在秋季采挖,当归要在开花前采收。我会教大家正确的方法,保证药材质量。"

一个抱着婴儿的妇女怯生生地问:"道长,我们...我们不识字,能学会吗?"

"放心,"林云子温和地说,"我会用最简单的方法教大家。比如黄精叶子像小船,当归的茎是紫色的...记住这些特征就行。"

村长激动地拍板:"就这么定了!明天一早,能干活的人都跟道长上山!"

第二天清晨,林云子带着二十多个村民来到老君观周围的山坡上。她亲自示范如何辨认药材、如何采挖不伤根茎。村民们学得很认真,连孩子们都跟在后面,帮忙收集掉落的叶片和果实。

中午休息时,林云子坐在断桥边,看着忙碌的村民们,心中既欣慰又忧虑。她知道,仅靠采药只能解一时之急,要真正帮助这个村子,还需要更长远的计划。

"道长,"村长走过来,手里捧着几株刚挖的黄精,"您看这样行吗?"

林云子仔细检查:"根须完整,没有伤到主根,很好。"她抬头看向破败的道观,"村长,我想重修这座老君观。"

村长惊讶地张大嘴:"这...这要花不少钱啊!""钱的事我来想办法,"林云子坚定地说,"重修道观后,可以在这里建一个药材加工的地方。村民们不仅采药,还能学习简单的炮制方法,这样药材能卖更好的价钱。"她站起身,拍了拍道袍上的尘土:"而且,有了道观,我就能常住此地,指导大家种植药材。洪水总会退去,但知识能让大家永远不受穷。"

村长的眼眶了:"道长...您这是要给我们一条活路啊!"林云子望向远方连绵的群山,轻声道:"道法自然,济世利人。这本就是我修行之人的本分。"

夕阳的余晖洒在村口的老槐树上,村长家前的空地上聚集了全村老少。林云子站在一块平整的青石上,素白的道袍在晚风中轻轻飘动。她面前摆着一张简陋的木桌,桌上放着一个沉甸甸的布包。

"各位乡亲,"林云子的声音清亮而温和,"贫道这里有二百两银子和五十串铜钱,打算这样分配——每户先领200文应急钱,剩下的用于重修老君观和购买建材。"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骚动。一个满脸皱纹的老汉颤声问道:"道、道长,当真每户都有?"林云子微笑颔首,解开布包,露出里面白花花的银两。在夕阳照耀下,银子反射出温暖的光芒,照亮了村民们憔悴的面容。

"村长,"她转向站在一旁的老者,"请您帮忙登记,按户发放。家中有老人幼儿的,可以多领50文。"村长激动得胡须首抖,连忙招呼几个识字的年轻人搬来板凳,开始登记造册。林云子则亲自将银钱一份份数好,交到每一户代表手中。

"这是您家的,给孩子买件厚衣裳吧。"她将铜钱递给一个怀抱婴儿的妇人。

"您老腿脚不便,多拿些去买些肉补补身子。"她对一位拄拐的老人说。

"年轻人,这钱拿去买把好锄头,来年春耕用得上。"她鼓励一个瘦弱的青年。

领到钱的村民们有的当场跪地磕头,有的抱在一起喜极而泣,更多的则是捧着那沉甸甸的铜钱,仿佛捧着整个冬天的希望。

天色渐暗时,最后一户也领完了钱。林云子擦了擦额头的细汗,对村长说:"我己叫人去县城一趟,买些粮食回来。"

村长刚要道谢,忽然村口传来一阵喧哗。只见几个年轻人飞奔而来,边跑边喊:"来了!粮食来了!"

众人循声望去,村口的土路上,五辆牛车正缓缓驶来,每辆车上都堆满了鼓鼓的麻袋。领头的车夫跳下车,对林云子拱手道:"道长,按您的吩咐,两千斤杂粮送到了,有糙米、玉米还有豆子。"

空地上顿时沸腾起来。孩子们欢呼着奔向牛车,大人们则站在原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颤巍巍地走到粮袋前,用枯瘦的手抚摸粗糙的麻布,泪水顺着皱纹纵横的脸颊滚落。

"排好队!不要挤!"村长高声维持秩序,"按户领取,老人和孩子多的家庭先来!"

林云子亲自监督分粮。她让人搬来大秤,每一份都称得足足的。分到粮食的村民有的当场解开袋子,抓起一把黄澄澄的玉米粒,放在鼻尖深深吸气;有的则小心翼翼地将粮袋背在肩上,生怕洒落一粒。

"张婶,您家六口人,该得六十斤。"

"李叔,您和老伴两人,这是二十斤,不够再来取。"

"王家的,孩子正长身体,多给你们五斤豆子。"

分粮一首持续到月上中天。空地上点起了火把,火光映照着一张张洋溢着希望的脸庞。不知是谁先起的头,村民们开始唱起了古老的丰收歌谣,孩子们围着粮堆追逐嬉戏。

林云子站在一旁,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注意到一个小女孩紧紧抱着半袋玉米,却不肯离去。

"怎么了?"她蹲下身轻声问道。

小女孩抬起头,大眼睛里闪着泪光:"道长,这些粮食...真的给我们了吗?不用还吗?"

林云子心头一酸,轻轻抚摸女孩枯黄的头发:"不用还。不过答应我,要好好吃饭,长得高高的,好不好?"

小女孩用力点头,突然扑进林云子怀里,紧紧抱了她一下,然后害羞地跑开了。

夜更深时,大部分村民都领完粮食回家了。村长走到林云子身边,深深作揖:"道长的大恩大德,我们全村没齿难忘。只是...重修道观的钱..."

林云子摆摆手:"村长不必担忧。三百两中己留出一百两专用于重修道观,明日便可动工。我观此地地势低洼,易遭水患,重修时应将道观地基垫高,同时..."她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从这里开一条泄洪渠,将山水引向那边的山谷,可保村庄平安。"

村长瞪大眼睛:"道长还懂治水?

"略通一二。"林云子微笑,"另外,我打算将道观后院改建为药材加工之所。村民们不仅可采药,还能学习简单的炮制之法,如此药材价值可翻数倍。"

这一夜,许多村民家中久违地升起了炊烟。米香飘荡在村庄上空,驱散了数月来的阴霾。林云子站在村长为她准备的客房窗前,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轻轻舒了口气。

翌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山村时,林云子己经带着阿泉和十几个村民在破败的道观前忙碌起来。她手把手教年轻人如何辨别药材的优劣,如何晾晒、切片、炮制。阿泉学得尤其认真,那双粗糙的小手小心翼翼地处理每一株草药,仿佛对待珍宝。

与此同时,另一批村民在村长的指挥下开始清理道观废墟,搬运石料。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人们的说笑声交织在一起,沉寂多年的山谷重新焕发出生机。

中午时分,林云子召集众人休息。她站在半完工的台阶上,望着下面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脸庞,朗声说道:

"诸位乡亲,待道观重修完毕,贫道打算在此开设药堂。愿意学习的,无论男女老幼,都可来学认药、制药的本事。假以时日,咱们村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将药材卖到县城、府城去!"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一个中年汉子高声问道:"道长,您会一首留在我们村吗?"

林云子目光扫过远处的群山,又落回村民们殷切的脸上,轻声道:"至少...要等到大家都过上平静日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