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菜市口。
正午的日头毒辣,刑场周围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十三姨被押上高台,双手反绑,脖颈上挂着"通缉逆犯"的木牌。监斩官扯着嗓子宣读罪状:"关氏少君,勾结乱党,意图谋反,按律当斩——"
人群骚动起来,有人指指点点,有人摇头叹息。
十三姨抬头望向天空,刺眼的阳光让她眯起眼。她想起小时候母亲说过的话:"这世道,总要有人做第一个流血的。"
"犯人可有遗言?"监斩官例行公事地问。
十三姨突然笑了。
"有。"她的声音清亮,穿透整个刑场,"太后怕的不是革命党,是你们看到这个——"
她猛地仰头,发髻中藏着的微型照相机弹射而出!在所有人反应过来前,镁粉爆闪,刺目的白光让全场人短暂失明。
与此同时,碎玉被她高高抛起,阳光透过玉中的纹路,在刑场白墙上投射出密密麻麻的文字——
《辛丑条约》秘密条款!
"辽东半岛永久割让!"
"长江沿岸设为租界!"
"允许外国驻军京津!"
百姓们炸开了锅。有人怒吼:"这是卖国!"有人捡起石头砸向监斩台。混乱中,一个蒙面人飞身跃上高台,刀光一闪,十三姨的绳索应声而断!
"走!"那人压低声音——竟是"己死"的赵师傅!
广州,英国炮舰"胜利号"。
黄飞鸿单枪匹马杀上甲板,身后是燃烧的码头。克劳德站在舰炮旁,狞笑着举起手枪:"你女人早死了!北京来的电报,今早处决!"
黄飞鸿眼中血丝迸裂,突然施展"水上漂"轻功,踏浪而行!潮水在他脚下形成漩涡,借力一跃三丈高——
"佛山无影脚!"
这一脚蕴含毕生功力,竟将青铜舰炮拦腰踢断!克劳德惊恐后退,却见朝阳中,十三姨率领数十艘民船破浪而来!
"飞鸿!"她的呼喊穿越炮火。
两人隔空相望,黄飞鸿大笑出声,转身一个扫堂腿将克劳德踢下珠江。洋兵们见状纷纷跳水逃命,舰上只剩飘扬的大清黄龙旗。
黄飞鸿一把扯下旗帜,露出下面藏着的木箱——里面全是鸦片!
"烧了!"十三姨扔来火把。
烈焰冲天而起,映红整片珠江。
北京,午门外。
起义军势如破竹,守城清兵节节败退。十三姨与黄飞鸿汇合时,宫门突然洞开,一队禁卫军押着个白发老者走出。
"洪先生!"十三姨惊呼。
老者抬头,面容竟与十三姨有七分相似!他颤抖着伸出手:"少君...我才是你生父..."
原来他是洪秀全的族弟,当年天京陷落时,将尚在襁褓的女儿托付给白梅。太后得知后,不惜以白梅性命相逼,要他破解革命党的密码系统。
"这二十年...我生不如死..."洪先生老泪纵横,突然从袖中掏出一把匕首,刺向自己心口!
"不要!"十三姨扑上去,却只接住他的身体。
洪先生用最后的力气指向太和殿:"龙椅下...有...证据..."
太和殿内空无一人,龙椅上积着薄灰。黄飞鸿掀开坐垫,露出暗格中的铁匣。
匣中是一叠发黄的信笺,最上面那封写着:
"臣奕劻谨奏:与各国公使密议,可许以辽东、山东、福建三省,换其助剿乱党..."
"卖国贼!"梁宽气得浑身发抖。
殿外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八国联军进城了!
十三姨抓起密匣,决然道:"去上海!把这些登报!"
众人从密道撤离时,她最后回望了一眼紫禁城。夕阳下的琉璃瓦泛着血色,就像这个即将倾覆的王朝。
终章 虎君照相馆
一年后,香港码头。
汽笛长鸣,黄飞鸿望着远洋轮船:"真想看看伦敦的鸽子?"
十三姨压住被海风吹起的裙摆,举起新买的柯达相机:"先拍张照,免得你反悔。"
快门按下的瞬间,他突然搂住她的腰吻下来。底片上只留下模糊的光影,和两个再也不会分开的身影。
尾声字幕:
"1900年,有华侨夫妇在伦敦《泰晤士报》披露联军暴行,署名'虎君照相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