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户判牍录
司户判牍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司户判牍录 > 第181章 惊雷.风卷残云

第181章 惊雷.风卷残云

加入书架
书名:
司户判牍录
作者:
往生十五
本章字数:
5168
更新时间:
2025-07-06

朱雀门的朱漆在晨雾中泛着青,裴砚的马蹄踏碎满地霜色时,怀里的密信还带着北地雪水的凉意。

他在宫门前翻身下马,玄色官袍下摆沾了星点泥渍——这是昨夜快马加鞭的痕迹,也是要呈给皇帝的第一道证据。

乾元殿的蟠龙柱映着晨光,裴砚跪伏在金砖上,将木匣推至御案前:"陛下,此为北地振武军三年粮册、张七口供及太后凤印密信副本。"他喉结动了动,想起昨夜在驿站重审张七时,那小吏哭嚎着"太后保我全家"的模样,"伪造账册的笔锋与京中抄书匠如出一辙,密信里'原始账册送御史台'的字迹,臣比对过权相旧年手札......"

"够了!"皇帝猛然拍案,茶盏"当啷"摔在地上,"朕派振武军守北疆,他们倒把军粮当私产!"他抓起木匣里的账册,指节因用力泛白,"那太后......"

"臣己着人查了慈宁宫近年动向。"裴砚抬头,目光扫过皇帝案头未批完的奏折——最上面是太后昨日递的"身体有恙,暂免朝会"的手谕,"但另有一桩,臣今日才查出来。"

他从袖中抽出一卷泛黄的纸页,是母亲临终前用血写的遗记:"这是臣母当年被乡绅毒杀前记下的症状。"又摊开刚从太医院调来的太后药方,"而太后近三年的方子,每剂都加了'梦回散'。"

皇帝俯身细看,眉峰骤紧:"这不是......"

"慢性毒。"裴砚的声音沉如寒铁,"臣母当年就是这样,先是嗜睡忘事,后来咳血不止。

太医院的老医正说,'梦回散'需长期服用才会发作,发作时神智混沌,最易被人拿捏。"他想起昨夜在太医院库房翻找医簿的情形——当他翻到"梦回散,主药曼陀罗,辅药钩吻"时,烛火突然被风扑灭,黑暗里有墨汁打翻的腥气,"太后或许......也是棋子。"

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大人!"马十八掀开门帘,腰间的监察使令牌撞在门框上,"慈宁宫昨夜子时遣出个使者,穿灰斗篷,骑青骢马,没走官道。"他喘着气,额角还沾着晨露,"卑职的人跟到西市,那家伙绕了七道弯,进了城南破庙——您猜怎么着?"他压低声音,"庙里供着权相的长生牌位!"

裴砚指尖轻轻叩了叩案几。

他想起三日前在北地帅帐,张七抖着递来的密信末尾,"刘二十一"三个字被墨迹晕开的模样。"她终于慌了。"他扯了扯嘴角,眼里却没有笑意,"周二十呢?"

"在偏殿候着。"

"去传他。"裴砚转身对皇帝一揖,"请陛下准臣将计就计。

那使者既去联络权相旧部,臣让周二十跟着,正好引蛇出洞。"

皇帝盯着他,忽然笑了一声:"裴卿,朕当初让你从青溪县司户做起,倒是委屈你了。"他挥了挥手,"准。

但你要记住——"声音陡然一沉,"若太后真控,朕要的是活口。"

"臣明白。"裴砚退下时,袖中朱笔硌得手腕生疼。

这是母亲用最后半吊钱给他买的笔,笔杆上"改牍"二字己被磨得发亮。

他摸着笔杆走向偏殿,听见身后皇帝对宦官说:"去慈宁宫传旨,就说朕今日午后要去问安。"

周二十正蹲在偏殿门槛上啃炊饼,见裴砚进来,赶紧抹了抹嘴站起来:"大人。"

"跟着那使者,别打草惊蛇。"裴砚将一方绣着墨竹的帕子递过去,"这是太后宫里的熏香,你系在鞍前,他们的人若放狗,这味儿能乱嗅。"

周二十接帕子的手顿了顿:"大人怎知他们有狗?"

"张七说的。"裴砚想起张七在驿站里抖着说"刘管家养了三条獒"的模样,"权相府的老规矩。"

周二十把帕子系在腰间,拍了拍腰间的铁尺:"您就瞧好吧。"他转身要走,又回头咧嘴一笑,"等抓了刘二十一,卑职请大人吃西市的糖蒸酥酪——就您当年在青溪县蹲墙根儿偷瞧的那家。"

裴砚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廊角,转身进了值房。

案头堆着母亲的遗记、太后的药方、周二十画的使者行踪图,还有一摞新抄的《太后受控案疏证》。

他提起朱笔,在"梦回散"三个字上圈了又圈,墨迹晕开,像极了北地雪地里张七木笼上的霜花。

"大人,"小宦官捧着茶进来,"太医院的医正说,太后这月的方子又加了三钱梦回散。"

裴砚的笔"啪"地落在纸上,溅起一滴猩红。

他想起昨夜在慈宁宫外,看见老宦官捧着药罐出来时,罐口飘出的甜腥气——和母亲临终前屋里的味道,分毫不差。

"去把这些书证抄三份。"他指了指案头的纸,"一份送御史台,一份送大理寺,最后一份......"他顿了顿,"留着明日早朝。"

第二日早朝,金殿里的檀香比往日更浓。

裴砚捧着书证跪在丹墀下,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他抬头望向御座,皇帝正翻着疏证,目光扫过"太后长期服用慢性毒"时,指节捏得发白。

"裴卿,"皇帝合上书证,声音像浸了冰,"你说太后是受害者?"

"是。"裴砚声音沉稳,"但她与权相的往来,臣己查了七本密信,都锁在刑部大牢的铁箱里。"他想起昨夜周二十传回的消息——使者进了破庙后,带出个灰衣老者,正是权相府的老管家刘二十一,"若要彻查权相余党,太后的口供至关重要。"

殿中一片死寂。

不知谁的朝珠掉在地上,"叮铃"一声惊得鹦鹉扑棱翅膀。

"传朕旨意。"皇帝突然开口,"太后染病,即日起移驾寿康宫静养,暂停垂帘听政。"他目光扫过阶下众人,"至于裴砚......"

裴砚突然觉得喉头发紧。

他想起十二岁在破庙抄书时,看见县太爷坐着八抬大轿经过,母亲摸着他的头说:"阿砚,你以后要坐更大的轿。"想起在青溪县当司户时,被乡绅堵在公堂外骂"寒门贱种",他攥着朱笔改了田契,抬头时看见母亲的牌位在梁上。

"着裴砚为同平章事,行宰相之职。"

丹墀下炸开一片抽气声。

裴砚伏地叩首,额头触到冰凉的金砖,听见皇帝说:"平身。"他抬头时,目光扫过金殿外的宫墙——那里有道紫色身影一闪而过,像片被风卷走的紫玉兰。

"裴爱卿,"皇帝的声音突然放轻,"你接下来打算做什么?"

裴砚站起身,玄色官袍上的仙鹤在晨光里振翅。

他望着金殿外飘着的"乾宁"年号锦旗,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笔能断根",想起青溪县老农握着田契老泪纵横的模样,想起北地雪地里张七木笼上的霜花。

"推行新政,"他声音清越,震得殿角铜铃轻响,"改写乾宁官场铁律。"

殿外的紫玉兰又落了一片。

那道紫色身影站在寿康宫后巷,望着金殿方向勾了勾唇。

她袖中握着半块虎符,是昨夜刘二十一塞给她的——"权相大人留的,等裴砚拜相那日......"

风卷着残叶掠过她脚边,远处传来鸣鞭声,是早朝散了。

她转身融入人群,发间的紫水晶步摇闪了闪,像极了太后腕间那只浸了血的翡翠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