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北风如利刃般刮过成都的大街小巷,卷起残叶与尘沙,发出阵阵呼啸。武侯祠内,青灰色的砖瓦上积着薄薄一层霜,祠堂前的古柏在寒风中摇曳,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诸葛瞻身着一袭玄色锦袍,外披白色狐裘,独自立于武侯祠的庭院中,仰头望着阴沉的天空。他的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一丝忧虑。手中紧紧攥着一份洛阳邸报,纸张在寒风中微微颤动,发出窸窣之声。邸报上的字迹清晰可见,“司马懿征辽”几个大字仿佛带着千钧之力,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公子,费祎大人到了。”身后传来亲卫的通报声。
诸葛瞻缓缓转身,便看见费祎拄着竹杖,在侍从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走来。费祎的面容比往日更加憔悴,两鬓的白发又添了不少,脸上的皱纹也愈发深刻,仿佛是岁月用刻刀在他脸上留下的印记。他身上的官服虽然整齐,但却难掩疲惫之态。
“费相,劳您冒寒前来。”诸葛瞻快步迎上前去,恭敬地行礼道。
费祎摆了摆手,强撑着露出一丝微笑,“子思,这洛阳邸报事关重大,老夫怎能不来与你商议。司马懿亲率大军征辽,此乃曹魏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其中所蕴含的变数,不得不防啊。”说着,他示意侍从将带来的地图展开。
地图在寒风中铺开,上面详细标注着曹魏、蜀汉以及东吴的疆域。费祎用竹杖指着辽东的方向,“公孙渊盘踞辽东多年,势力不容小觑。如今司马懿率重兵前去,一旦辽东被曹魏掌控,其国力必将大增。更重要的是,我们需关注陇右局势,郭淮是否会因辽东战事而有所行动。”
诸葛瞻眉头紧皱,目光落在陇右地区,“费相所言极是。据斥候回报,郭淮近日在雍州频繁调兵,虽然表面上说是为了防备我军,但我总觉得其中另有蹊跷。此次司马懿征辽,郭淮说不定会借此机会有所图谋,我们必须早做准备。”
正说着,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枯叶,在空中打着旋儿。远处传来沉闷的雷鸣声,天空中乌云密布,一场大雪似乎即将来临。
“报——”一名传令兵骑着快马,疾驰而入武侯祠,马蹄声在寂静的庭院中格外响亮。传令兵翻身下马,一路小跑着来到诸葛瞻和费祎面前,气喘吁吁地说道,“启禀大人,汉中急报,姜维将军请求增派粮草和兵力,他探知郭淮部分兵力有东调迹象,欲趁机北伐,攻打陈仓。”
费祎闻言,神色一紧,手中的竹杖重重地杵在地上,“伯约还是如此急躁。郭淮老谋深算,此次调兵说不定是故意示弱,设下的圈套。此时贸然北伐,风险太大。”
诸葛瞻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费相,我觉得这或许也是一个机会。若郭淮真的将主力调往辽东方向,陇右防守必然空虚。姜维将军勇猛善战,且汉中己有了一定的军备基础,若能把握时机,说不定能一战成功,打开北伐的局面。不过,我们确实需要谨慎行事,为姜维将军提供充足的后援。”
费祎看着诸葛瞻坚定的眼神,微微点头,“既然你也这么认为,那我们便速速筹备。传令下去,从成都官仓调拨三万石粮草,即刻运往汉中。同时,让夏侯霸率领五千精兵,星夜兼程赶往汉中,听候姜维将军调遣。”
诸葛瞻拱手领命,“遵命,费相。我这就去安排。另外,我想让太学工坊加急赶制一批火器竹筒和改良后的连弩,一并送往汉中,增强我军战力。”
“好,就这么办。”费祎欣慰地说道,“子思,你父亲在天之灵,看到你如今的成长,一定会感到欣慰的。此次北伐,关系到蜀汉的兴衰,你我务必尽心竭力。”
诸葛瞻心中一暖,眼眶微微,“费相放心,瞻定当继承父亲遗志,不负陛下重托,为兴复汉室竭尽全力。”
离开武侯祠后,诸葛瞻立刻前往太学工坊。工坊内,炉火熊熊燃烧,照亮了整个空间。工匠们忙碌地穿梭其中,有的在锻造兵器,有的在组装火器,敲打声、呼喊声此起彼伏。
“李恪,情况如何?”诸葛瞻大声问道。
李恪满身是汗,脸上沾着煤灰,匆匆赶来,“校尉大人,火器竹筒的改良己完成大半,预计三日内便可全部交付。连弩的生产也在加快进度,只是原材料有些短缺,可能会影响交付时间。”
诸葛瞻眉头一皱,“原材料的问题我来解决。你务必保证质量,这些兵器关乎将士们的性命,关乎北伐的成败。另外,从现在起,工坊实行两班倒,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
“是,大人!”李恪坚定地回答道,眼中充满了斗志。
与此同时,在汉中都督府内,姜维身披铠甲,站在巨大的军事地图前,目光如炬。他的头发被风吹得有些凌乱,脸上却洋溢着兴奋的神情。
“来人,传我将令,全军将士即刻整备,三日后兵发陈仓!”姜维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都督府内回荡。
“将军,这样是否太过仓促?”一名副将担忧地说道,“粮草和后援尚未完全到位,而且郭淮此次调兵,其中只怕有诈。”
姜维猛地转身,眼神凌厉,“战机稍纵即逝!郭淮调兵东去,陈仓守备必然薄弱。此时不攻,更待何时?我军有马镫骑兵,还有太学工坊研制的先进兵器,定能一举拿下陈仓。至于粮草和后援,诸葛校尉和费相定会及时送来。我姜维在此立誓,不克陈仓,绝不还师!”
副将见姜维如此坚决,只好拱手道:“末将遵命!愿随将军一同出征,奋勇杀敌!”
三日后,汉中城外,旌旗飘扬,战马嘶鸣。姜维骑在一匹高大的枣红马上,手持长枪,威风凛凛。他扫视着眼前整装待发的将士们,大声喊道:“将士们!此次北伐,是为了兴复汉室,是为了完成丞相的遗愿!陈仓就在前方,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攻破城池,扬我蜀汉军威!杀——”
“杀——”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天动地,响彻云霄。随着姜维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陈仓进发。马蹄声如雷,扬起漫天尘土,仿佛预示着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展开。
而此时的陈仓城内,曹魏守将郝昭早己接到郭淮的密令,正严密布防。城头上,士兵们严阵以待,滚木礌石准备就绪,弓弩手们张弓搭箭,目光警惕地望着远方。郝昭身披重甲,站在城楼中央,眼神中透着一丝忧虑,但更多的是坚定。他深知陈仓的重要性,一旦失守,雍州将门户大开,蜀汉军队便可长驱首入。
“报——”一名斥候飞奔而来,“启禀将军,蜀汉姜维率大军正向陈仓杀来,距离城池还有三十里!”
郝昭面色一沉,握紧了腰间的佩剑,“传令下去,全军进入一级戒备!告诉士兵们,一定要守住城门,绝不让蜀军踏入陈仓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