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高原的阳光如同融化的金箔,铺洒在沓中屯田区的青稞地上。诸葛瞻站在新修成的水渠旁,听着潺潺的流水声,看着清澈的祁连山雪水顺着石渠蜿蜒而下,滋润着连片的青稞苗。水渠两侧的田垄上,羌族百姓们正挥舞着太学工坊新制的铁犁,翻出深褐色的沃土,空气中弥漫着的泥土气息与青稞的清香。
“诸葛校尉,这水渠当真神奇!”羌族首领阿古蹲在渠边,粗糙的手掌捧起一汪清水,眼中满是惊叹,“从前我们靠天吃饭,一场雹子就能毁了整年的收成。如今有了这石渠,就算大旱之年,也能保得五谷丰登。”
诸葛瞻微笑着点头,伸手抚摸着渠壁上刻着的水文标记:“这水渠是按照太学工坊的《水经》图纸修建的,每隔一里便有一个泄洪口,既能防涝,又能抗旱。阿古首领,待秋收之后,我们还要修建更多这样的水渠,让沓中的每一寸土地都能喝上祁连山的雪水。”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姜维骑着一匹枣红马疾驰而来,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腰间悬挂的牛角酒囊随着战马的颠簸轻轻晃动。“子思!”他远远地喊道,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好消息!郭淮的大军被牵制在辽东,陇右防务空虚,正是我们北伐的良机!”
诸葛瞻转身,看着姜维眼中闪烁的战意,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他指向身后的青稞田:“伯约将军,你看这沓中的青稞,再有月余便可收割。待粮食入仓,我们的骑兵便能带着足够的粮草出征,再也不用为粮道担忧。”
姜维勒住缰绳,目光扫过一望无际的青稞田,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当年丞相在时,最忧心的便是粮草转运之难。如今有了沓中的屯田,有了马镫和火器,我们总算能底气十足地与魏军一较高下了。”他翻身下马,走到水渠旁,用佩刀敲了敲渠壁,“不过,郭淮老贼诡计多端,我们还是要小心他偷袭屯田区。”
诸葛瞻沉思片刻,望向远处的祁连山:“我己命人在屯田区周围修建烽火台,每十里设一岗哨。同时,太学工坊新制的弩机己经运抵,可在紧要关头封锁水渠入口,防止敌军破坏。”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这是改良后的连弩设计图,射程比之前增加了十步,且更便于携带,适合在屯田区周边布防。”
姜维接过图纸,目光在上面快速扫过,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好!有了这连弩,就算郭淮派轻骑来犯,我们也能让他们有来无回。子思,你这脑子,当真是装了千军万马啊!”
两人正说着,一名屯田署的官吏匆匆赶来,手中捧着一本竹简:“启禀校尉,按照太学算学博士的算法,今年沓中的青稞产量预计比去年增加三成!除去军粮和赋税,还能支援汉中五千石!”
诸葛瞻接过竹简,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心中涌起一阵欣慰。他想起父亲在《便宜十六策》中写的“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如今看来,这沓中的屯田,正是父亲治国理念的最好实践。“传我的命令,”他对官吏说道,“秋收之后,论功行赏,凡是参与修建水渠的百姓,都可减免半年赋税。”
黄昏时分,屯田区的青稞地里响起了欢快的歌声。羌族少女们提着竹篮,采摘着早熟的青稞穗,银铃般的笑声此起彼伏。阿古首领带着几个羌族汉子,抬着刚宰杀的羊,来到诸葛瞻和姜维面前:“两位将军,今日是水渠成渠的好日子,一定要尝尝我们羌族的烤全羊!”
姜维大笑,拍着阿古的肩膀:“好!今日我们不醉不归!”他转头对诸葛瞻说道,“子思,你也放下军务,好好喝上一杯。明日一早,我还要带你去看看新训练的骑兵呢!”
篝火在青稞地旁燃起,烤全羊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诸葛瞻坐在草地上,看着火光映照着姜维和羌族百姓们的笑脸,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暖流。这些年来,他见过太多的战乱与纷争,如今在这沓中的青稞地里,他终于看到了一丝和平安宁的曙光。
“诸葛校尉,”阿古端着一碗青稞酒走到他面前,“这是我们羌族的‘青稞琼浆’,请一定要尝尝。”
诸葛瞻接过酒碗,看着碗中琥珀色的液体,想起七年前随父亲南征时,也曾喝过羌族的青稞酒。那时的羌族百姓对汉军充满戒备,如今却能与他们围坐在篝火旁,共享美酒佳肴。他仰头饮下,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而下,却在腹中化作一股暖流。
夜深了,篝火渐渐熄灭,天空中繁星点点。诸葛瞻站在水渠旁,望着潺潺流动的溪水,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虽然眼前一片祥和,但战争的阴云始终笼罩在陇右上空。郭淮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而朝廷中的暗流也从未平息。但此刻,他不愿去想那些纷争,只想静静地感受这难得的宁静。
“子思,”姜维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明日我打算带飞骑营去探查陈仓道的敌情,你要不要一起去?”
诸葛瞻转身,看着姜维眼中的坚定,轻轻点头:“好。我也想看看,我们的骑兵在实战中究竟能发挥多大的威力。”他顿了顿,望向远处的青稞田,“更何况,这沓中的青稞,就是我们最好的底气。”
夜风拂过,青稞苗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诸葛瞻摸了摸腰间的青釭剑,剑柄上的饕餮纹在星光下若隐若现。他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只要有这陇右的青稞,有这忠诚的将士,有这一心向汉的百姓,蜀汉的未来,必将如同这滔滔的渠水,奔涌向前,不可阻挡。
黎明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沓中屯田区时,诸葛瞻和姜维己经跨上战马,率领着飞骑营向陈仓道方向疾驰而去。身后的青稞地里,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仿佛撒落一地的珍珠。而那新修成的水渠,如同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在陇右的高原上,灌溉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