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李家村时,天色己经擦黑。
工人们竟然都还在村口等着李乐。他们远远看见李乐骑车的身影出现在路口,纷纷围了上来,个个脸上带着期待和紧张。
“秋香姐,回来了!”
“县城那边咋样啊?鸡蛋好不好卖?”小张最是沉不住气,第一个开口问道,语气里充满了急切。
其他人的目光也齐刷刷地聚焦在李乐的脸上,等待着她的答案。
李乐支好自行车,抬手抹了抹额头上渗出的细密汗珠。
“迎宾楼的刘主任答应从下个月开始,每个月会从咱们这儿订购五十斤鸡蛋。”
话音刚落,工人们脸上的兴奋和期待肉眼可见地黯淡了下去。
五十斤。这个数字,在他们想象中的相差甚远。
甚至有人忍不住小声嘀咕起来:“才五十斤啊……”
一时间,众人的情绪都有些沉闷和失落。
众人的反应李乐看在眼里,她完全理解他们此刻的心情。
她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安静一下,她有话要说。
“大伙都别灰心丧气!”李乐的声音不高,却充满了力量。
“县城的路子,哪有那么容易一下子就完全打开的?”
“迎宾楼能看上,说明咱们的鸡蛋品质是过硬的!这五十斤,只是一个开始!”
“我还在想别的办法,蒲公英的销路,鸡蛋更多的销路,都会有的!”
李乐没有画大饼,而是用自己的努力给大家传递着信心。
回到家后,李乐摊开一张今天特意从县城书店买回来的县城地图。
她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仔细地圈出一家家饭店、副食品公司、甚至是一些看起来有潜在需求的大型单位。
鸡蛋的销路,必须尽快拓宽,绝不能仅仅指望迎宾楼的订单。
李乐的目光又落在了那捆蒲公英样品上。
她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搜索着前世有关中药材产品的记忆。
突然,李乐脑海中闪过前世自己经常泡脚的中药包。
为什么不能把蒲公英做成类似茶包的保健饮品呢?
她拿起一支笔,在纸上重重地写下了两个字——“加工”!
单纯卖原材料,永远是被动的一方。
只有进行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窗外,夜色如墨。李乐的眼中,却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再黑的夜,李乐也能用自己的眼睛找到光明。
李乐再次踏进县城农技站的门。
她径首找到了吴工。
“吴工,我打算把晒干的蒲公英做成茶包,你看怎么样?”李乐首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吴工正对着一堆数据写写画画,闻言,他放下了手里的农药配比表,镜片后的目光透出几分讶异。
“茶包?”
这确实是个新鲜提法,他以前可没往这方面想过。
吴工抬眼看李乐,“你有方子?”
李乐坦然地摇摇头:“我没有方子。所以才想请您帮帮忙,看能不能引荐个真正懂行的中医。”
“我想做的,是带点实际功效的蒲公英茶,有保健作用。”
“毕竟只是原料种植的话,还是看天吃饭,没有核心的技术。”
吴工眯起眼,抬手着下巴上的胡须。他有些震惊,没想到李乐不仅能吃苦,还这么有远见。
“我倒是有个老朋友,姓陈,搞了一辈子中医。”
“就是脾气嘛怪了点。他们家世代中医,在县里甚至市里都有些名头。”
说完,吴工拿起桌旁挂着的草帽,顺手扣在头上。
“走,我带你去碰碰运气。成与不成,就看你的造化了。”
老中医的家藏在一条幽深僻静的小巷尽头。
院门虚掩着,一股淡淡的药草香从里面飘出来。
一个头发花白,身着藏青色对襟褂子的老人,正端坐在院中的石桌旁,双目微阖,仿佛入定了一般。
“陈老哥,忙着呐?”吴工熟络地先打了声招呼。
陈中医缓缓睁开双眼。
他先是淡淡瞥了吴工一眼,随即转向了李乐,锐利的目光仿佛能将人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陈老哥,这是我带来的小李。”吴工在一旁介绍道,“她想把这山里的好东西蒲公英,做成方便携带饮用的茶包,想请您老给个方子,指点指点。”
“陈老先生好!”李乐微微欠身,跟陈中医问好。
她上前一步,将随身带来的蒲公英样品,恭敬地放在了石桌上。
陈中医的目光落在那些精心挑选的蒲公英上。
他伸出略显干枯的手,捻起一株,凑到鼻尖轻轻嗅了嗅,那神情专注而挑剔。
随后,又将蒲公英的根茎在指间细细揉搓了几秒,再次拿到鼻子前闻了闻。
“嗯,这是种在山里的蒲公英,今年刚收的吧?”
“是的,陈老,这是上个月刚采摘晒干的。”
李乐连忙回道,心中暗暗窃喜,果然找到行家了。
陈中医不紧不慢地端起桌上的紫砂壶,给自己斟了半杯茶。
他慢悠悠呷了一口,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方子?”
他放下茶杯,轻哼一声。
“我的方子可不是平白无故就能给人的。”
话音刚落,他伸出一根枯瘦的手指,在李乐面前晃了晃。
“这个数。”
一百块,还是一千块?
李乐开始快速清算起自己的流动资金。
“陈老,规矩我懂,您开个价,我会尽力满足。”李乐面带微笑,谦卑地说道。
“一百万!”陈老中医悠悠地开口。
李乐略微思忖了一番,马上开口说:“陈老,我不是想简单做个茶包来赚钱。”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越发恳切真挚。
“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好东西,药食同源,妙用无穷。可现在呢?很多年轻人都不认了,甚至觉得这是伪科学。”
“我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法,将来有一天能把中医的智慧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让中医文化走出国门,让那些外国人也瞧瞧,也用用!”
陈老中医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似乎闪过了一丝波动。
李乐敏锐地捕捉到了陈老中医表情的细微变化,感到这件事有戏。
李乐凭借前世在商场摸爬滚打的经验,她知道陈老中医报一百万的天价,并非真的是要钱,恰恰相反,他可能很讨厌一切向钱看。
陈老中医沉默了。
院子里只有微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许久,陈老中医才重新抬眼,眼神复杂地看着李乐。
“你这丫头,口气倒是不小。”
他的语气比之前缓和了,不再那么拒人于千里之外。
李乐立刻趁热打铁:“陈老,我是真心想把这件事做成。”
“我想开一个专门生产中药草本茶包的小厂。”
“如果您不愿意卖出方子,我愿意请您担任我们厂的技术顾问,分您技术股份。”
“厂子每个月给您开固定的咨询费,到了年底,厂子盈利了,您还能有分红。”
这番话一出,不仅是陈中医,连一旁的吴工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技术股?分红?
这对于他们这个年代的人来说,是相当新潮且大胆的提议。
陈中医抬起眼,重新打量起眼前的这个年轻女子。
李乐眼神清澈而坚定,不像是那种只会空口说白话、投机取巧的人。
那份从容和远见远超她这个年纪该有的模样。
“哼,说得倒是比唱得还好听。”陈老中医嘴角撇了撇嘴。
“方子,我可以给你。”他一字一句地说道。“但是,我有个条件。”
“若是你的产品偷工减料,砸了我的名声,败坏了中药的清誉,我随时会将方子收回,并且让你这个厂开不下去。”
陈老中医措辞严厉地说道。
李乐闻言,非但没有退缩,反而重重地点了点头。
“那是自然!我以我的人格担保,绝不会做任何有损您声誉、有损中药名声的事情。”
“我尊重您的决定,也随时接受您的监督。”
敲定了蒲公英茶包的合作意向,李乐心头一块大石总算是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