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我妈后,我带全家在八零起飞
穿成我妈后,我带全家在八零起飞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穿成我妈后,我带全家在八零起飞 > 第42章 县城水太深

第42章 县城水太深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我妈后,我带全家在八零起飞
作者:
十二指肠脑
本章字数:
5280
更新时间:
2025-05-24

随着养鸡规模的不断扩大,鸡蛋的产量也是一天比一天多。

镇上的集市虽然热闹,但毕竟市场容量有限,消化能力也有限。

渐渐地,李乐敏锐地发现,前来购买鸡蛋的人减少了,而且讨价还价的人增多了。

“大妹子,你这鸡蛋,能不能再便宜点儿?其他家都降价了。”

其他卖鸡蛋的农户见李乐的鸡蛋销量好,于是纷纷降价来吸引顾客。

她心里清楚,单单依靠这小小的集市,是绝对撑不起山上这么大产量的。

看来,必须得尽快想办法,把这些鸡蛋卖到更远、更大的地方去才行。

这天,李乐带上秦大力写的推荐信准备去跟县城中药店谈采购的事情。

李乐把一捆晒干的蒲公英样品扎好,又仔细挑拣了一篮子个大的鸡蛋。她打算谈完之后,在县城里找找鸡蛋的销路。

县城,国营中药店。

玻璃柜台后面,一个穿着白大褂、戴着黑框眼镜的采购负责人,正慢条斯理地翻看着李乐带来的蒲公英样品。

他姓蔡,名牌上写着“蔡明义”。

“秦副县长介绍来的?”蔡明义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在李乐身上打了个转。

他见李乐穿着朴素,也没放在心上。

“马主任这两天去市里开会了,我先看看样品。”

蔡明义并不想买秦副县长的面子,马主任快要调走了,以后中药店就是他说了算了。

况且,他的大舅哥郑建明是分管经济的副县长,现在正是升县长的关键时期。

秦大力来了之后,干的几件事情抢了郑建明的风头。他正发愁帮不上大舅哥呢,李乐就送上门来了。

“嗯,这蒲公英嘛,品相还算过得去。”蔡明义捏起一根干枯的蒲公英,煞有介事地看了看。

“不过,我们药铺进货的标准很严格。”

“新供货商是需要时间来长期考察的。”

李乐的心随着蔡明义这番话,微微沉了沉,但脸上依旧挂着和气的笑容。

“蔡同志,我们这蒲公英是山上种的,那日头足,雨水也恰好,药性比大田里种出来的,那是要强上不少的。”

“您先少量试试,保证错不了。要是用着好,咱们再谈后续的量。”

蔡明义放下手中的蒲公英,端起桌上那个印着“为人民服务”的搪瓷杯,慢悠悠地呷了一口浓茶。

“试,倒是可以试一点。”他放下茶杯。

“你也知道,我们是国营单位,收购价都是有明文规定的,不能乱来。”

随即,蔡明义报出了一个数字。

两毛一斤!这跟白送有什么区别?

李乐斟酌着开口,试图再争取。“这价格也太低了,您看能不能再添点?”

“同志,你的货就值这个价。”蔡明义往椅背上一靠,双手抱在胸前,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虽然你是秦副县长推荐来的,但我也不能开后门啊!我是讲原则的。”

李乐暗暗咬了咬后槽牙。

这县城的水,果然比镇上深得多。

“行!”李乐干脆利落地应道,“那就先按您说的价,我先送一批过来给您试试。我相信用过之后,您会知道我们这蒲公英的品质到底如何的。”

李乐不想一次就把路堵死,她想等马主任回来后再做周旋。

能卖出去,总比烂在家里强,而且,这至少是一个开始。

从药铺出来,李乐站在熙熙攘攘的街头,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阳光有些刺眼,她眯了眯眼,心中的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反而更盛了。

紧接着,李乐又提着一篮子鸡蛋去到县城的集市。

她找了一个拐角的地方,开始吆喝:“卖土鸡蛋啦!吃虫子长大的鸡下的蛋,蛋黄大,味道香!不好吃不要钱!”

她的吆喝声清亮,带着一股子自信。

很快,便有几个路过的人被吸引,停下脚步询价。

“听着倒新鲜,多少钱一斤?”一个提着菜篮子的中年妇女开口问道。

“一块五毛钱十二个,跟镇上一个价!”李乐报出价格。

那妇女闻言,却摇了摇头,伸手指了指不远处另一个同样卖鸡蛋的摊子。

“人家那儿才卖九毛钱十二个,你就贵这么多呢。”

“大姐,一分钱一分货。”她拿起一个鸡蛋,迎着光亮给对方看,“您瞧瞧我这蛋,个头匀称,蛋壳颜色也正。”

“这蛋的口感和营养,您一尝就知道差别了!”

李乐试图解释山里土鸡蛋的独特价值。

但在县城,这种概念似乎并不像在镇上那般容易被接受。

毕竟,这里的选择更多,人们对价格也更为敏感。

一上午的时间悄然而过,日头渐渐升高,篮子里的鸡蛋,却只卖出去了不到两成。

旁边摊位一个卖青菜的好心大婶,趁着人少的时候,凑过来低声提醒她。

“妹子,不是我说话不好听,这县城里卖鸡蛋的摊子多着呢。你价钱要这多,不好卖呐!”

李乐对大婶感激地笑了笑:“谢谢大娘提醒,我再想想办法。”

李乐没有泄气,也没有选择降价。

收了摊,她提着那大半篮子鸡蛋,没有急着回去,而是在县城里西处转悠起来。

她在留意人们购买食品时的习惯,看看店铺的货品陈列和价格定位。

脑子里,各种念头如同火花般不断碰撞、闪现。

普通的摆摊零售,看来在县城这条路走不太通。必须得想点新花样,找到新的突破口。

是做成精美的礼盒装,专攻送礼市场?

还是首接找到那些对食材品质有要求的高档饭店,进行定点供应?

她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一块格外气派的招牌上——“迎宾楼”。

迎宾楼的采购部刘主任,见到李乐时,热情地招待她去办公室喝茶。

毕竟,上次那批品相极佳的草莓,着实让他在领导面前露了脸,也让饭店的特色菜品小火了一把。

“秋香同志,快请坐!”刘主任亲自给她倒了杯热茶。“这次又有什么新产品?”

李乐把篮子轻轻放在刘主任面前的办公桌上。

“这是我那山上的养鸡场自己产的鸡蛋,特地拿来给您尝尝鲜。”

“我想着,咱们迎宾楼的菜品向来以精致著称。这款鸡蛋的品质,肯定能配得上您的标准。”

刘主任拿起一个鸡蛋,在手里掂了掂,又对着光线仔细看了看蛋壳的质感。

“嗯,这鸡蛋,看着确实不错,个头也匀称。”刘主任点点头,没有立刻表态。

“不过,鸡蛋嘛……我们厨房这边,也是有长期固定的供应商。”

“刘主任,我理解。”李乐的语气依旧沉稳,眼神却格外真诚,“但我敢保证,我这鸡蛋的味道,绝对和您平时采购的不一样。”

“您不妨先少量用用看,让厨房的师傅们试试。如果真的好,咱们再谈长期合作的事情,您看如何?”

刘主任没有说话,低着头若有所思,他在权衡。

几秒钟后,他看向李乐。

“行!”刘主任终于开口,“看在上次草莓合作愉快的份上,也相信你对品质的把控,我每个月先从你这里订购五十斤鸡蛋。”

“价格方面,咱们就按照市场上的优质鸡蛋价格来走。”

五十斤!

这个数字,对于山上养鸡场日益增长的产量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

不过也算是在县城这个更大的市场里撕开了一道口子!

“太感谢您了,刘主任!”李乐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发自内心的笑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