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福泉公公从马车上下来,手上捧着一卷明晃晃的圣旨。
他是宫中太监总管,又是皇上的掌印内官,出宫宣旨这种事通常也轮不到他。
但皇上把他派来,便如自己亲临一般。
“誉王,誉王妃,还有太王妃,”福泉笑眯眯走近:“咱家给诸位见礼了,圣旨到,还请几位接旨吧。”
顾承钧和何湘宜对视一眼,跟着太王妃一同跪下接旨。
圣旨之中只字未提文昌侯薛百岭带人强闯誉王府一事,却又字字句句都是因此事而起。
皇上说,宫里太后病重,思念旧人,想请太王妃和王妃进宫探望,侍疾,缓解太后的病痛,以全自己对嫡母的孝心。
老太监宣旨完毕,笑眯眯将圣旨递了过来。
“王爷,接旨吧?”
誉王没动,但太王妃的手却落在他的小臂上:“既是太后病重,我理应侍疾,不过王妃有孕在身,行动不便,也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恐怕进宫还会添乱,不如……”
“哎呦,太王妃,您说这话咱家做不了主啊……”老太监也一脸为难的笑道:“要不,等进了宫,再跟皇上说说?”
进宫再说?进了宫还出的来吗?
皇上让她们进宫是为了什么,所有人心知肚明。
“王爷?”福泉又问了一句。
“本王不接,劳烦公公回去说一声,太王妃和王妃身体都不好,无法进宫。”
“这……”福泉看上去有些着急:“王爷,您,您别糊涂啊……”
他也是好心提醒,其实不用他提醒众人也知这圣旨不接会是什么后果。
抗旨不尊,御林军,不,甚至是城外的南门营都能顷刻而至,褫夺王爵,全家下狱!
这就是绝对的王权,无法抗衡的王权。
可她们若是进宫,便会成为誉王的掣肘,使他行动受限,举步维艰,刚抓的薛百岭说不定也得马上放出来!
就在僵持之际,那卷圣旨被何湘宜接了过来。
画屏连忙扶她起身,她对福泉笑了笑:“好,我进宫。”
“不行!”男人抓住她的手,眼底汹涌着澎湃的情绪:“绝对不行!我不同意!”
“王爷,莫要意气用事。”何湘宜注视着他的眼睛,一顿不顿的说道:“你曾说过等一切尘埃落定便去江南接我,现在,去宫里接,也是一样的。”
顾承钧的一颗心好似要碎了一般,痛的无以复加。
这能一样吗?
送她去江南是为了让她避开纷争,可她如果进宫,却是以身入局!
一旁太王妃微微笑道:“既如此,那便去吧,姜嬷嬷,你派人去给我和王妃收拾收拾东西,这一去可能要长住。”
“这就不必了,”福泉笑道:“宫里什么都有,什么也不缺,要奴婢说,咱们还是赶紧走吧,皇上还在等着咱家回话呢!”
顾承钧依旧抓着何湘宜的手不肯松开,直至太王妃上了马车,他才从齿缝里挤出三个字:“不要去!”
何湘宜靠近他,低声道:“有我们当人质,皇上起码暂时不会动你,若我们真的去了江南,他反而会气急败坏。”
“也不能拿你来换!”
“顾承钧,咱们认识这么久了,你应该了解我,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绝对不会无计可施。”
这话安慰的成分更多,因为何湘宜也不知宫里等着她的是什么,只能暂时安抚好这个男人的情绪。
后者这才慢慢松手,目光坚毅的看着她:“等我!”
“嗯。”
何湘宜登上马车,和太王妃一道进宫。
她在车上听到福泉打趣:“王爷和王妃真是伉俪情深,看的老奴都有些艳羡。”
何湘宜淡淡一笑:“我们成亲也不过才一年,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别说进宫了,就是我去松涛书院,他也要亲自去接的。”
太王妃看了她一眼,不知想到什么,又默默垂下眸子。
福泉十分捧场的说:“王爷可算是有了能治他的人!不然太王妃还得跟着操心呢!是不是太王妃?”
太王妃微笑点头,没再说什么。
而婆媳二人也全程没有交流,直至入宫。
入宫后她们也没见到皇上,太后住在蓬莱殿,以前太王妃曾带何湘宜来见过太后,不过也只是简单请安打个照面,彼此没什么交集,更遑论熟与不熟。
但今日到此,何湘宜险些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
蓬莱殿里一片杂乱,器物上的灰尘一看就是多日无人洒扫。
明明已是深秋,殿中还悬挂着夏天的清凉纱,纱线褪色,灰蒙蒙的如蛛网一般。
殿中内监领着二人去见太后,边走边打呵欠,全然没有一点规矩。
等进了内室二人又都吓了一跳,内室门窗损毁无人翻修,里外杂草丛生也没人打扫。
画屏一边扶着何湘宜往里面走,一边低声问道:“这真是太后住的地方吗?”
何湘宜也想说,这看上去明明更像个冷宫。
内监领着他们进了内室,虽然是白天,但里头还是有些昏暗。
“太后,誉王府的太王妃来了。”
“咳咳,来了?这么快?”
帷幕后面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两个老嬷嬷扶着一位银发老者从里头出来,不是太后是谁。
何湘宜和太王妃都俱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连忙跪地行礼。
而太后却忙不迭道:“免礼,免礼!快免礼!”
何湘宜大着肚子本就不方便下跪,听太后说免礼也就不再坚持。
太后已经走到近前握住太王妃的手老泪纵横,太王妃也忍不住暗自垂泪。
二人哭了好一会才被嬷嬷和何湘宜劝下,并请到榻上坐下。
何湘宜注意到内室布置简单,但收拾的还算干净,太后和嬷嬷们也都衣着光鲜,和破旧的宫室对比鲜明。
太后是顺帝之妻,抛开身份地位不论,若按顾家族谱排序,太王妃还得叫她一声大伯母。
太后只生有一子,可惜不足百日便夭折了,所以她便将先帝的五个儿子都视为己出。
后来先帝重病引发皇子夺位之争,老大、老二、老三皆死于这场纷争,幸免的老四也因先帝的猜忌而被逐出京,尚还年少的老五躲过一劫,后来先帝去世,五皇子登基,便是先帝孝诚帝。
孝诚帝皇位坐了不到十年也染上重病,暴毙而亡。于是,文昌侯等人便拥护驱逐在外的四皇子归京登基为新帝。
自四皇子登基后,太后便深居简出,只有逢年过节才有皇族亲眷和官员命妇前来拜见。
何湘宜只跟着太王妃见过她一面,虽然没说上两句话,但她记得真切,当时的蓬莱殿何其奢华气派,绝不似如今的残破。
“其实,这才是蓬莱殿的常态……”
太后似乎看出她俩的疑惑,擦了擦眼泪说道:“皇上表面上对哀家百般仁孝,甚至连他的儿女都信以为真,但后宫的女人都知道,哀家过的日子,连冷宫猫猫狗狗都不如啊……”
“太后……”太王妃含泪问道:“为何会这样?您为何从未对我等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