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御花园的牡丹开得正盛。皇后设宴赏花,特许低位妃嫔随行。
晚宁换上那套湖蓝色衣裙——德妃赏的料子,淑妃送的针线。发间只簪一支银钗,耳坠是两颗小小的珍珠。临行前,她将灵犀针藏在袖中,解毒丹含在舌下。
"才人小主今日真好看。"小顺子递上一方帕子,"听说皇上也会去赏花呢。"
晚宁接过帕子,指尖微颤。入宫三月有余,她还未曾见过天颜。"人多眼杂,我们远远看着就好。"
御花园比想象中还要热闹。各色牡丹竞相绽放,妃嫔们三三两两聚在花前,笑语盈盈。晚宁站在人群边缘,目光扫过那些华服美人——德妃穿着藕荷色宫装,正与几位妃嫔说笑;华妃脸色仍有些苍白,但妆容精致,看不出中毒的痕迹;淑妃独自站在一株绿牡丹前,神情恬淡。
"姜才人。"一个宫女突然走近,"皇后娘娘命各位才人各选一株牡丹,题诗一首。"
晚宁心头一跳。题诗?她环顾西周,见其他才人己经纷纷走向花丛。她缓步来到一株墨紫色牡丹前,这花色泽深沉,花瓣边缘却泛着金光,像极了寒香院那株梅树开花时的样子。
宫女递上纸笔,晚宁略一思索,提笔写下:
"深宫寂寂锁春光,
独向东风绽晚芳。
不羡姚黄倾国色,
自持清韵对斜阳。"
写罢,她将诗笺交给宫女,退回原位。不远处,德妃正与皇后低语,目光不时扫向这边。
"皇上驾到!"
园中众人立刻跪伏在地。晚宁垂首,只看见一双明黄色靴子从眼前经过。
"都起来吧。"皇上的声音低沉温和,"今日赏花,不必拘礼。"
众人谢恩起身。晚宁悄悄抬眼,只见皇上年约三十,面容清俊,眉宇间透着威严,却又不失儒雅。他正与皇后说话,目光却扫过众妃嫔,在看到晚宁时微微一顿。
"这是哪位才人的诗?"皇上突然拿起一张诗笺,正是晚宁所写。
皇后接过看了看:"是新入宫的姜才人所题。"
"姜才人?"皇上目光扫视,"上前来。"
晚宁心跳如鼓,缓步上前行礼:"奴婢参见皇上。"
"诗写得不错。"皇上将诗笺递还给她,"'自持清韵对斜阳',倒有几分气节。"
晚宁双手接过:"谢皇上夸奖。"
"你住在哪个宫苑?"
"回皇上,寒香院。"
皇上眼中闪过一丝异样:"寒香院...那株老梅开花了吗?"
"开了十几朵,又落了。"晚宁如实回答。
皇上沉默片刻,突然道:"朕记得那株梅是先帝亲手所植,二十年没开花了。"他转向皇后,"姜才人能令枯木逢春,倒是祥兆。"
皇后笑容微僵:"皇上说的是。"
德妃突然插话:"姜才人绣工也好,前日献给皇后的《百寿图》就是她所绣。"
"哦?"皇上似乎来了兴趣,"朕倒要看看。"
晚宁心头一紧。德妃这是在帮她,还是另有所图?
皇后命人取来《百寿图》,皇上细细看过,点头称赞:"针脚细密,布局精巧,难得。"他看向晚宁,"朕的书房正缺一幅《兰亭集序》的绣品,你可能绣?"
晚宁福身:"奴婢定当尽力。"
"好。"皇上微笑,"三日后朕派人来取。"
赏花宴继续,但晚宁能感觉到,无数目光正聚焦在她身上。德妃的笑容意味深长,华妃的眼神冰冷刺骨,淑妃则远远地对她点了点头。
回寒香院的路上,小顺子兴奋得语无伦次:"才人小主!皇上亲自夸您!还要您绣《兰亭集序》!"
晚宁却眉头紧锁:"去打听打听,皇上为何对寒香院的梅树如此在意。"
小顺子很快带回消息:二十年前,寒香院住着一位沈美人,深得先帝宠爱。那株梅树就是先帝为她所植。沈美人离宫后,梅树再未开花。
"沈美人..."晚宁取出母亲留下的绣帕,看着那个小小的"淑"字。母亲与沈美人,淑妃与先帝...这宫中到底藏着多少秘密?
窗外,暮色渐沉。晚宁取出针线,开始准备绣《兰亭集序》。她知道,从今日起,她再也不是那个无人问津的小小才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