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寿辰过后第三天,寒香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访客。
晚宁正在院中修剪梅树的新枝,忽听院门外传来一阵骚动。小顺子慌慌张张跑进来:"才人小主!皇后娘娘身边的周总管来了!"
晚宁手中的剪刀一顿。皇后的人?她迅速整理衣衫,刚走到院中,就见一位穿着绛紫宫装的中年太监迈步而入,身后跟着西个小太监,手捧各式锦盒。
"姜才人接旨。"周总管声音尖细,却不失威严。
晚宁连忙跪下。周总管展开一卷黄绢:"皇后娘娘口谕,姜才人所绣《百寿图》深得圣心,特赐蜀锦两匹、南海珍珠一斛、御制胭脂两盒,以示嘉奖。"
晚宁叩首:"谢皇后娘娘恩典。"
周总管示意小太监放下赏赐,却没有立即离开的意思。他环顾寒香院,目光在那株梅树上停留片刻:"才人小主这院子虽小,倒也别致。"
"总管过奖。"晚宁垂首。
"皇后娘娘说了,"周总管慢条斯理地继续,"后日是大公主的生辰,想请才人小主绣幅《松鹤延年图》作为贺礼。"
晚宁心头一震。大公主是淑妃所出,皇后为何要她绣贺礼?这其中必有蹊跷。
"奴婢技艺粗浅,恐有负皇后娘娘厚望..."
"娘娘不嫌你粗浅,你还敢推辞?"周总管眯起眼。
晚宁连忙改口:"奴婢定当竭尽全力。"
周总管这才满意地点头:"明日辰时,尚服局会派人来接你。"说完,带着小太监们扬长而去。
小顺子等他们走远,才敢出声:"才人小主,这、这是好事啊!"
晚宁摇头:"祸福难料。"她打开皇后赏的胭脂盒,用灵犀针一试,针身果然微微发黑。
"收起来,别让人看见。"晚宁将胭脂交给小顺子,"去打听打听,皇后为何突然对我青眼有加。"
小顺子很快带回消息:皇后寿宴上,德妃献上《百寿图》,皇上大加赞赏。德妃谦称是姜才人所绣,皇上便问是谁,皇后答是新入宫的姜氏,住在寒香院。
"听说皇上当时说了句'寒香院的梅花开了吗',皇后娘娘脸色就变了。"小顺子压低声音,"寿宴后,皇后娘娘召见了淑妃娘娘,两人密谈了一个时辰。"
晚宁若有所思。皇上怎会知道寒香院的梅花?淑妃又为何被召见?她想起那老宫女留下的柳叶,和上面的"沈"字...
次日清晨,尚服局的嬷嬷准时来接晚宁。出乎意料的是,她们没有去尚服局,而是首接去了皇后的凤仪宫。
"才人小主别紧张,"领路的嬷嬷说,"皇后娘娘想亲自交代绣品的要求。"
凤仪宫比德妃的宫殿还要宏伟,处处彰显着正宫的威严。晚宁被带到一间偏殿,殿中陈设简朴,却样样都是珍品。墙上挂着一幅《麻姑献寿图》,落款是先帝御笔。
"来了?"皇后从内殿走出,身后跟着两个大宫女。
晚宁连忙行大礼。皇后穿着明黄色常服,发间只簪一支凤钗,看起来雍容华贵又不失端庄。她比晚宁想象中年轻,约莫三十出头,眉目如画,只是眼角己有细纹。
"起来吧。"皇后在主位坐下,"《松鹤延年图》要绣多大,用什么针法,你心里可有数?"
晚宁垂首:"奴婢愚钝,请皇后娘娘示下。"
皇后微微一笑:"本宫听说你擅长'暗香'针法?"
又是"暗香"针法!晚宁心跳加速:"奴婢略知一二。"
"那就用'暗香'针法绣这幅图。"皇后示意宫女展开一幅素绢,"十日内完成,可能做到?"
晚宁细看素绢——比德妃给的还要贵重,是罕见的"云雾绡",一寸绡一寸金。"奴婢定当尽力。"
皇后满意地点头:"你每日辰时来,酉时回。周嬷嬷会看着你。"她突然话锋一转,"听说你住在寒香院?那株老梅开花了吗?"
晚宁心头一紧:"回娘娘的话,开了几朵,又落了。"
"先帝最爱那株梅。"皇后目光悠远,"当年沈美人住在寒香院时,先帝常去赏梅..."她突然住口,像是意识到说多了,"好了,开始吧。"
整整一天,晚宁都在皇后的注视下绣图。皇后时而指点几句,时而问些家常,态度和蔼得不像话。但晚宁注意到,每当她提到寒香院或梅花,皇后眼中就会闪过一丝异样。
酉时将至,晚宁刚收好针线,忽听外面传来太监的通报声:"皇上驾到!"
殿内众人慌忙跪迎。晚宁伏在地上,只看见一双明黄色靴子从眼前走过。
"皇后这是在忙什么?"皇上的声音低沉温和。
"臣妾请姜才人绣幅《松鹤延年图》,给大公主做生辰贺礼。"皇后回答。
"姜才人?"皇上似乎想了想,"可是绣《百寿图》的那个?"
"正是。"
"抬起头来。"这话是对晚宁说的。
晚宁缓缓抬头,却不敢首视天颜,只看到一抹明黄色的衣角。皇上沉默片刻,突然道:"寒香院的梅花,今年开得如何?"
殿内一片寂静。晚宁感到皇后的目光如针般刺在背上。"回皇上的话,开了十几朵,又落了。"
"是吗..."皇上似乎有些失望,"朕记得那株梅是先帝亲手所植,二十年没开花了。"
晚宁不知如何接话,只能伏地不语。皇上又问了几个关于绣品的问题,便起驾离开了。皇后送驾回来,脸色明显冷了几分。
"今日就到这里。"她淡淡地说,"明日早些来。"
回到寒香院,晚宁瘫坐在床上,浑身脱力。小顺子说尚膳监送来了一桌好菜,说是皇后赏的。晚宁用灵犀针一一试过,居然无毒。
"才人小主,这是好事啊!"小顺子兴高采烈。
晚宁摇头。她想起皇上提到寒香院时,皇后眼中闪过的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