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雄英带朱元璋看孝子贤孙
大明:朱雄英带朱元璋看孝子贤孙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朱雄英带朱元璋看孝子贤孙 > 第16章 建立农业司

第16章 建立农业司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朱雄英带朱元璋看孝子贤孙
作者:
白洛大人
本章字数:
4652
更新时间:
2025-06-05

朱元璋看着他,嘴角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茹爱卿啊,你那张嘴,是能说会道。”

“虽然有时啰嗦了些,但也算敢说真话。”

“咱这内阁,也需要你这样的人,给咱提提不同的意见嘛!”

“不过,以后票拟,给咱写精炼点,别又整那万儿八千字的!”

“噗嗤......”有几个年轻官员没忍住,低声笑了出来,随即又赶紧憋住。

茹太素老脸一红,顿时松了口气,他知道皇上这是在敲打他,也是在给他机会。

他连忙叩首:“臣谨遵圣谕!臣日后定当言简意赅,为陛下分忧!”

其他大臣们看着这三人一步登天,心中五味杂陈。

有羡慕的,有嫉妒的,也有暗自盘算着日后如何与这新贵内阁打交道的。

随后,老朱才开始处理日常事务。

只不过大臣们,比起之前,都有些心不在焉了。

......

下朝后,朱雄英也没啥具体的事情干。

老朱便拉着朱雄英,和刘三吾,杨靖,茹太素等人,开始商量内阁的事情。

这一讨论,就是一天。

朱雄英回到住所,感觉这踏马比上班还累啊!

小说都没看几页,就匆匆睡下了。

今天不上朝。

老朱带着众人,来到南京外的试种田。

朱雄英亲自下田,开始带着一众大臣,开始种苗。

忙活了一整天,老朱高兴的不行。

“雄英啊,这东西种植这么简单啊,得赶紧多种点!”

朱雄英白了他一眼:“皇爷爷,这只是一千个种子试种田,得长出来后,我才能得到奖励啊。”

“咱知道咱知道,咱这不是高兴嘛,哈哈哈哈。”

其余大臣也一脸狐疑,这东西真能长出来吗?

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东西。

......

今天早朝,朱元璋打算把农业司也定下来。

“众爱卿,前日内阁之事,算是定了下来,咱这心里啊,也轻松了不少。”

他顿了下,“咱大明治国,首在安民!何以安民?食可安民!”

这话一出,不少官员纷纷点头。

也能猜到,应该是跟昨天的试种田有关。

“咱这一生,见过太多饥荒饿殍,那滋味,咱一辈子都忘不了!”朱元璋的语气沉重了几分,忆苦思甜是他的老套路了,但每次都能引起一些老臣的共鸣。

“幸得苍天庇佑。”朱元璋话锋一转,“咱有幸获得了三种‘神种’!名曰土豆、红薯、玉米!”

“据说,这些神种,若是种好了,亩产千斤不在话下,甚至数千斤都有可能!”

这话一出,朝堂一些不知情的官员,纷纷瞠目结舌。

陛下这是又发什么疯?什么作物能亩产千斤?

户部尚书赵瑁第一个站了出来,他主管天下钱粮,对这个数字最为敏感。

他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老朱:“陛下,亩产千斤怕不是昨天雄武侯带着大家种的那种粮食?”

“正是!”老朱点头。

“这......陛下,微臣从来没听说过,有种粮食可以亩产千斤,就连江南最富庶的地方,水稻也才亩产400斤啊。”

老朱听闻,阴冷瞪了他一眼:“怎么,你是在质疑咱?”

“臣不敢!”赵瑁吓一哆嗦,“亩产千斤闻所未闻,臣怕陛下被蒙蔽圣听啊。”

朱元璋摆摆手,“这就不需要你操心了,神种之事,千真万确!”

“是能惠及咱大明所有百姓的好东西!”

“以后咱的大明,所有百姓,就都不用为粮食而发愁了!”

“所以,咱决定,成立一个农业司,专门负责神种的试种,推广等后续一切相关事宜!”

群臣们一听,好家伙,内阁刚建立,这就又要建立新机构了?

大家纷纷猜测,大明这不会是要进行官职改革吧?

赵瑁苦着脸,硬着头皮再次出列:“启禀陛下,农桑、屯田、水利等事宜,向来由我户部所属各司及地方州府协同管辖,行之有年,己有成法。”

“若另设‘农业司’,岂不是与户部职权重叠,徒增冗员,耗费财力?”

大臣们听后都点了点头,他这话说的在情在理,户部本就主管这些,再设一个农业司,确实有职能交叉的存在。

“赵爱卿此言差矣!”朱元璋得意的抚了抚胡子。

“这神种的种植方式跟平常的水稻小麦并不相同。”

“如果交于你们户部,恐怕会因你们墨守成规的想法,从而耽误了神种的播散时间。”

“这种新作物,是全新的,你们户部死板的拿一套,根本没用!”

“再说了。”老朱道。“户部事务繁多,从田赋到漕运,盐铁等等,你们连这些都险些应付不过来,哪还有心思把精力放在这神种上面?”

赵瑁咽了咽口水,既然农业司成立己经板上钉钉,那就从另一个角度,给自己安插点好处。

他又拱了拱手:“陛下既然要成立农业司,那其中人员,就从户部挑选精干官吏,专司其职。”

“毕竟我大明初定,百废待兴,每一分钱粮都来之不易,若增设多余官员,必然徒增消耗嘛。”

这时。

一首沉默的朱雄英开口了。

“赵尚书,你这话就不对了!”

“雄武侯?”赵瑁心中一凛,“我这话怎么不对了?还请赐教。”

“这农业司的设立,非但不是耗费,反而是为了将来节省更多的钱粮,创造更大的价值!”

朱雄英语气不紧不慢,“这三种神种,土豆、红薯耐旱耐瘠,玉米适应性强。”

“它们的出现,意味着以往许多无法耕种的贫瘠之地,也能有所出产。”

“这不仅仅是增加粮食产量,更是扩大了我大明的生存空间!”

“而农业司的职责,不仅仅是推广种植。”

“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它们的特性,改良品种,防治病虫害,总结高产经验,编撰农书,培训农技官员和百姓。”

“这些,都需要专业的人才,投入专门的精力。”

“若是把户部精干的官员挑走,那户部的运作,便会大打折扣,不仅效率变低,还要重新招人,更是浪费钱财。”

朱雄英一眼就看出了赵瑁的小心思,还想在新部门安插手下?吃油水?没门!

朱雄英侃侃而谈,将农业司的必要性和长远意义阐述得淋漓尽致。

在场大臣们都被他的话,说的一愣一愣的。

朱元璋听后也是连连点头,越看朱雄英越是喜欢,简首就是大明救星啊!

“听到了吗?这才是远见卓识!咱的雄武侯,想的就是比你们这些老家伙周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