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屋内。
餐桌上,摆着简单的早点。
郑瑜正安静地喝着粥。
陈虹香却有些坐不住了。
她昨晚脑子里全是儿子那神奇的锅贴。
还有那一千八百六十块钱的收入。
此刻,她终于找到了机会。
趁着儿子吃早饭,陈虹香赶紧凑了过去。
“小瑜啊。”
她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
“你那个锅贴,到底是怎么做的?”
“怎么就能做到又脆又软的?”
陈虹香脸上满是困惑。
“我跟你说,我昨晚就没忍住。”
“夜里偷偷起来,想着自己也试试看。”
“结果你猜怎么着?”
她叹了口气,一脸的挫败。
“我刚刚自己亲手试了试,真的是一做一个糊!”
“面皮不是太硬就是太烂,馅料的味道也完全不对。”
“最后煎出来的,黑乎乎的一片,都不能吃。”
“气得我,全都给咱家来福了!”
郑瑜放下手中的碗,看着母亲那副既好奇又懊恼的模样。
他知道,这个问题迟早会来。
“妈,做锅贴的面皮,是有讲究的。”
他缓缓开口。
“我用的是低筋面粉。”
“和面的时候,除了水,还加了一点牛奶和极少量的酵母。”
“这样能让面皮更松软,同时又保持一定的筋性。”
“而且,发酵的时间也要控制得非常精准。”
“多一分则太软,少一分则太硬。”
陈虹香听得一愣的。
低筋面粉?
牛奶?
酵母?
这些东西,她平时做面食可从来没想过这么复杂。
郑新原坐在一旁,假装看着早间新闻。
听到这里,他也忍不住插话了。
“那你那素馅,里面不就是白菜,韭菜和香菇吗?”
“怎么就能做得那么香?”
“我昨晚尝了,确实与众不同。”
这个问题,同样困扰了他一晚上。
郑瑜转向父亲,耐心地解释道:
“爸,素馅看似简单。”
“但处理食材的手法很重要。”
“蔬菜要先进行预处理。”
“白菜,我先用开水焯烫了一下。”
“去除了里面的草酸味,这样口感更清甜。”
“韭菜,切成末之后,要先用少许食用油拌匀。”
“这样可以在韭菜表面形成一层油膜,锁住水分。”
“下锅后才不会出太多水,保持鲜嫩。”
“香菇,则是用温水慢慢泡发的。”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香菇本身的浓郁香味。”
郑瑜继续说着。
“至于调料。”
“我用的是素蚝油提鲜,少许香油增香。”
“再加一点点胡椒粉去腥提味。”
“最关键的是,我没有放味精或者鸡精。”
“完全是靠食材本身的鲜味来支撑。”
郑新原听着儿子的这番话,脸上的惊讶之色越来越浓。
焯水去草酸?
韭菜拌油锁水?
温水泡发香菇?
这些细节,他都未必能想得这么周全。
“难怪!”
郑新原恍然大悟般地说道。
“难怪吃着那么清爽,但味道又足够浓郁!”
“原来这里面有这么多门道!”
他看向郑瑜的眼神,又多了几分赞许。
这小子,好像真的懂行。
郑瑜微微一笑,没有居功。
他继续解释着最后一个关键步骤。
“至于那个脆底。”
“妈,您说的一煎就糊,可能是火候和方法没掌握好。”
“脆底的秘诀,是在煎的时候,锅里先放少量底油。”
“油热后,将包好的锅贴整齐地摆进去。”
“用中小火先将底部煎到微微发黄。”
“然后,关键的一步来了。”
“要淋入事先调好的淀粉水。”
“淀粉水的量要没过锅贴底部约三分之一。”
“然后迅速盖上锅盖,转中火焖煮。”
“等到锅里的水分差不多收干。”
“能听到滋滋的响声时,打开锅盖。”
“再转小火,继续煎一会儿。”
“让底部的水汽完全蒸发,形成一层金黄酥脆的嘎巴。”
“这样煎出来的锅贴,底部才会金黄酥脆。”
“面皮又因为焖煮而变得柔软。”
陈虹香听得眼睛都首了。
每一个步骤,儿子都说得清清楚楚,条理分明。
“哎呀!”
“我儿子这手艺!”
陈虹香激动地说道。
“这简首比那些素食馆的大厨还要厉害啊!”
她满脸的自豪。
“以前怎么就没发现,你还有这手艺呢?”
她上下打量着郑瑜。
这个问题,也是郑新原想问的。
儿子什么时候偷偷学的这些?
他们做父母的,竟然一无所知。
郑瑜看着父母那探究的眼神,心中早有准备。
他故作轻松地耸了耸肩。
“妈,您儿子我,可能是个隐藏的烹饪天才吧。”
他半开玩笑地说道。
“稍微琢磨琢磨,就会了。”
“噗嗤!”
陈虹香被儿子这副得意的模样逗乐了。
“你这孩子,还天才呢!”
她笑骂了一句,但眉眼间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儿子能有这样的本事,她心里比谁都高兴。
郑新原也哼了一声,没有再追问。
不管儿子是怎么学会的。
能做出这么好吃的锅贴,能赚到钱,就是好事。
……
城市另一边的一个高档小区内。
依依妈妈正心满意足地看着手机。
她刚刚编辑好了一条朋友圈。
“强烈推荐!”
“新城区美食街惊现宝藏小吃‘郑记锅贴’!”
“十五块钱五个,一开始觉得有点小贵。”
“但尝过之后,只想说,贵但值!”
“纯素馅的锅贴,味道简首绝了!”
“外皮酥脆,内馅鲜美多汁!”
“我家挑食的依依,一口气吃了三个,还吵着明天要继续吃!”
文字下面,配上了一张精心挑选的照片。
照片上,她可爱的女儿依依,正捧着一个金黄色的锅贴。
小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她还在最后加上了店铺的定位:新城区美食街。
点击了发送按钮。
这条朋友圈很快就引起了她好友列表里一些人的注意。
尤其是同住一个小区的几位年轻妈妈。
她们平时经常在微信群里交流育儿心得和生活琐事。
其中一位妈妈,很快就将这条朋友圈截图。
转发到了小区的业主群里。
群里立刻热闹了起来。
“咦?依依妈妈推荐的这个锅贴,看着好像很不错的样子。”
“新城区美食街?就是那个以前开什么倒什么的美食街吗?”
有人发出了疑问。
“十五块钱五个素锅贴?真的假的?”
另一个妈妈评论道,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怀疑。
“这个价格,比得上一些高档餐厅的点心了吧?”
“素的能卖这么贵?味道真有那么神奇?”
紧接着,又有人冒了出来。
“呵呵,坐等翻车!”
这条评论显得有些刻薄。
“那个地方,以前可难吃了,换了多少家店,都开不下去。”
“风水不好,做什么都白搭。”
“估计又是新的智商税,骗一个算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