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风云再起
四合院风云再起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四合院风云再起 > 第65章 四合院里的文化曙光与新征程

第65章 四合院里的文化曙光与新征程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风云再起
作者:
用户80550888
本章字数:
8176
更新时间:
2025-05-27

在国际丝路文化博览会载誉归来后,西合院沉浸在一片喜悦与自豪之中,然而,随着知名度的迅速提升,一系列新的问题与挑战接踵而至。

一天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西合院的青石板路上。一大爷易中海早早地起了床,他背着手在院子里踱步,眉头紧锁,心中思索着近日来的诸多事务。这时,二大爷刘海中哼着小曲从屋里走出来,瞧见一大爷,赶忙凑上前去。

“一大爷,您起得可真早啊!这几天来咱们西合院谈合作的人可不少,我看这都是赚钱的好机会,咱可不能错过了。”二大爷脸上堆满了笑容,眼中闪烁着对利益的渴望。

一大爷停下脚步,严肃地看着二大爷:“海中啊,咱可不能光想着赚钱。咱做这些都是为了传承文化,一旦被利益蒙蔽了双眼,这西合院的味儿可就变了。”

二大爷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一大爷,您这思想太保守了。现在时代不同了,有钱才能更好地办事。咱要是能拉到几个大合作,不仅能改善院里的生活条件,还能把西合院打造得更有名气。”

两人正说着,三大爷阎埠贵也走了过来。他手里拿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些商业合作的条款和数据。

“一大爷,二大爷,我仔细研究了这些合作方案,有些确实挺不错的。比如那个和广告公司的合作,他们愿意出高价在咱们西合院拍广告,这既能赚钱,又能宣传咱们的西合院。”三大爷推了推眼镜,振振有词地说道。

一大爷看着眼前的两位大爷,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他深知,如今要想让西合院坚守文化传承的初心,面临的阻力可不小。就在这时,傻柱从厨房里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盘新研制的点心。

“哟,几位大爷,都在呢!正好,尝尝我新做的丝路点心。”傻柱热情地招呼着大家。

二大爷接过点心,咬了一口,赞不绝口:“傻柱,你这手艺真是越来越绝了!不过,你也得想想,要是能借着这些商业合作,把你的美食推广出去,那你可就发大财了。”

傻柱挠了挠头,憨厚地笑了笑:“二大爷,我做这些美食可不是为了赚钱。我就想着把咱们中国的饮食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尝到咱们老祖宗留下的美味。那些商业合作,我总觉得不太对劲。”

几人正说着,秦淮茹带着棒梗和小当从屋里出来。秦淮茹听到大家的讨论,也忍不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一大爷说得对。咱们西合院能有今天的名气,都是靠大家一起努力传承文化得来的。要是为了钱就随便和那些商业机构合作,以后咱们怎么跟孩子们交代?”秦淮茹目光坚定地说道。

棒梗也在一旁点头:“妈说得对,我可不想咱们西合院变成一个只知道赚钱的地方。我还想跟许叔叔学拍纪录片,把咱们西合院的故事、丝路文化都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呢。”

就在众人各抒己见之时,聋老太太在王奶奶的搀扶下,缓缓地从屋里走了出来。老太太虽然耳朵听不见,但心里却跟明镜似的。她用拐杖敲了敲地面,示意大家安静。

“都别吵了!这西合院是咱们大家的根,不能因为几个臭钱就把根给卖了。咱们要做的,是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传下去,让子孙后代都能记得自己的根在哪里。”聋老太太声音虽然微弱,但却充满了力量。

众人听了聋老太太的话,都陷入了沉思。一大爷趁热打铁:“大家都想想,咱们成立‘西合院丝路文化传习所’的初衷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免费向公众开放,让更多的人了解丝绸之路的文化吗?如果现在为了利益放弃了这个初心,以后咱们还有什么脸面对那些来学习的孩子们?”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最终达成了共识:坚决拒绝一切可能影响文化纯粹性的商业合作,一心一意办好“西合院丝路文化传习所”。

为了让传习所能够顺利开展活动,西合院的众人开始各司其职,忙碌起来。傻柱每天早早地起床,准备各种食材,为前来学习的孩子们制作具有丝路特色的美食。他不仅教孩子们如何制作,还会给他们讲述每道美食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许大茂则把自己的纪录片设备搬到了传习所,他利用空闲时间,给孩子们播放自己拍摄的关于丝绸之路和西合院的纪录片。在播放过程中,他会耐心地讲解每一个画面,让孩子们更加首观地感受丝路文化的魅力。

王奶奶带着院里的妇女们,在传习所里开设了刺绣课程。她们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刺绣的技巧,让孩子们在一针一线中,领略中国传统刺绣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王奶奶还会给孩子们展示自己在国际丝路文化博览会上创作的“丝路风情长卷”,激励孩子们传承和发扬丝路文化。

随着“西合院丝路文化传习所”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学习和参观的人也越来越多。每天,西合院都热闹非凡,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对知识的渴望。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有一次,一位自称是某文化公司老板的人找到了西合院。他开出了极为丰厚的条件,希望能够租用西合院举办一场商业性质的文化活动。他承诺,只要西合院同意合作,将会支付一笔巨额的租金,并且还会在活动中大力宣传西合院。

二大爷和三大爷听到这个条件,心中又开始动摇了。二大爷找到一大爷,试图说服他:“一大爷,你看这个条件多啊!这笔租金足够咱们把西合院好好修缮一番,还能给传习所添置不少新设备。这对咱们西合院来说,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一大爷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海中,咱们不能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一旦接受了这次商业合作,以后就会有更多的商业机构找上门来。到时候,咱们还怎么坚守文化传承的初心?咱们要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不能让他们觉得文化是可以用来买卖的。”

三大爷也在一旁附和:“一大爷,我觉得二大爷说得有道理。咱们可以和他们约法三章,只要不影响文化传习所的正常活动,偶尔举办一次商业活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大爷看着两位大爷,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不行!咱们既然己经做出了决定,就不能轻易改变。如果这次开了这个口子,以后就很难再关上了。咱们要对西合院负责,对文化传承负责。”

最终,在一大爷的坚持下,西合院拒绝了这位文化公司老板的合作请求。这件事情也让二大爷和三大爷认识到了坚守初心的重要性,他们不再提商业合作的事情,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西合院丝路文化传习所”的工作中。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西合院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一群来自偏远山区的孩子们。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北京参加一次文化交流活动。听说了“西合院丝路文化传习所”的故事后,他们特意前来参观学习。

西合院的众人热情地接待了这群孩子们。傻柱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丝路美食,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许大茂带着他们观看纪录片,给他们讲述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王奶奶和妇女们则教孩子们刺绣,孩子们学得非常认真,虽然手法还很生疏,但他们眼中闪烁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好奇。

在交流过程中,一位来自山区的小女孩怯生生地对棒梗说:“哥哥,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西合院,也没有听过这么有趣的丝路故事。我以后也想成为像你们一样的人,把这些文化传承下去。”

棒梗听了小女孩的话,心中深受感动。他拍了拍小女孩的肩膀,鼓励道:“妹妹,只要你有这份心,就一定能做到。以后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来问我们。”

这次交流活动,让西合院的众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们不仅要把丝路文化传承下去,还要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于是,西合院的众人决定开展一项“文化下乡”活动。他们计划定期组织人员前往偏远山区,为那里的孩子们带去丝路文化的课程和体验活动。傻柱负责教授美食制作,许大茂负责播放纪录片和讲解历史文化,王奶奶和妇女们负责传授刺绣技艺。

为了筹备这次“文化下乡”活动,西合院的众人付出了很多努力。傻柱精心挑选了一些简单易做、又具有丝路特色的美食菜谱,准备了相应的食材和烹饪工具。许大茂重新剪辑了一些适合孩子们观看的纪录片,还制作了一些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王奶奶和妇女们则准备了大量的刺绣材料,她们还专门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些简单有趣的刺绣图案。

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西合院的“文化下乡”队伍出发了。他们带着满满的热情和期待,踏上了前往偏远山区的道路。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想象着即将和山区孩子们见面的场景。

当他们到达山区学校时,受到了孩子们和老师们的热烈欢迎。孩子们早早地就在操场上集合,他们用好奇而又兴奋的目光看着这些来自北京西合院的客人。

傻柱一下车,就迫不及待地在学校的食堂里支起了炉灶,开始为孩子们展示丝路美食的制作过程。孩子们围在他身边,目不转睛地看着,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当香喷喷的美食出锅时,孩子们纷纷品尝,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许大茂则在教室里为孩子们播放纪录片。他一边播放,一边生动地讲解着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孩子们听得入神,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古老的丝绸之路。

王奶奶和妇女们在另一个教室里教孩子们刺绣。她们耐心地指导着孩子们穿针引线,孩子们学得非常认真,尽管手指被针扎了好几次,但他们依然没有放弃。当孩子们完成自己的第一件刺绣作品时,他们兴奋地举起来,向大家展示,眼中充满了自豪。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西合院的众人和山区的孩子们一起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他们不仅传授了知识和技艺,还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孩子们对丝路文化的热爱和渴望,也让西合院的众人深受鼓舞。

“文化下乡”活动结束后,西合院的众人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北京。他们决定把这项活动长期开展下去,让更多的山区孩子能够感受到丝路文化的魅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合院丝路文化传习所”和“文化下乡”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许多志愿者主动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为传承和弘扬丝路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西合院的葡萄架下,棒梗又在给一群孩子们讲述丝绸之路的故事。他的身边,不仅有西合院的孩子们,还有那些曾经参加过“文化下乡”活动的山区孩子们。他们围坐在一起,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西合院的青砖灰瓦上,洒在每个人的笑脸上。丝路文化的传承之路,在西合院里继续延伸,温暖而坚定。西合院的众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他们就像一颗颗星星,在文化传承的夜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