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国内问题,刘炟无力,或者不想改变。
但对国外,刘炟还是在进行交流。
却不是和那些藩国。
一来,大商的这些藩国一般都在其他大陆,大汉海军,或者说航海船队一出去,就处于大商的包围圈中,到时候要是发生点什么摩擦,大汉都无法跨海救援,只能吃哑巴亏。
二来,大汉和大商平级,甚至于大商曾经都还是大汉名义上册封的国家。
要是去和这些大商的藩国交流,到时候这些藩国的臣子来了大汉,在礼仪问题上如何处置?
大汉对外购买奴隶,都是送到琉球进行处理,由特定的官员对接。
倒是在通过西域都护府,和更西边的那些国家交流,每每听说到整个南亚次大陆都被大商所占据,面积虽然比不上如今大汉,但也差不了太多!
而这,也仅仅只是大商其中一部分!
人比人得扔啊,国比国得气死啊!
不仅刘炟,刘庄和前面西汉的一些皇帝,乃至王莽都在心里抱怨。
为什么,当初大汉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不和大商一样,发展大航海呢?
就算技术比不上大商,但那时候到底大汉整体国力强于北边的大商,连大商都对大汉忌惮无比!
就算海军上比不过大商,但在周围地区抢一些地盘都是可以的!
毕竟要不是刘邦的允准,又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人从大汉跑到北边的大商呢?
这叫什么,脱南?还是北逃?
如果不是那么多移民,光凭秦末时期殷肃第一批带走和后面诱惑、搜刮而走的那些人口,要想发展到如今这个程度,想都别想!
再往后。
就是刘秀向殷肃求娶王女。
殷肃的三位嫡女。
有两位,在大汉当上了皇后,还有一位赵王后。
靠着这些关系,大商轻而易举地就将通往大汉的商路打开。
用各种大汉没有的东西,造成庞大的贸易逆差,趴在大汉的身上吸血,快速壮大。
乃至最后称帝,连明面上的臣服都不装了。
后来大汉因为刘恒是殷肃女婿,以及其他缘故,更是默契地都没有提起过。
其中,殷彩作为刘盈皇后,在后面更是里应外合,将长安城给打开。
自从那次靖难之役之后,大商就彻底扭转了和大汉对峙的局面。
后面的皇帝,就算是想搞海运,在各方面势力,和现实原因阻挠下,也搞不下去了。
因为实在是入不敷出。
首到后面,差距越来越大。
王莽当初篡位的时候也在想,如果不是当初刘邦没去打商国,灭了商国。
他还用得着割让那么多土地和利益吗?
结果最后只当了十年皇帝,自己创立的新莽政权,就轰然倒塌,最后得利的还是大商。
“尊敬的大汉皇帝陛下,这是我月氏国的雄狮,勇不可当,我们也是耗费了巨大的代价,最后才由一名猛士将它驯服。”
朝堂上,月氏国使臣用略显蹩脚的口音说着汉语,指着身后那只关在笼中的金毛大雄狮。
“我们国王说,只要你们大汉能将它驯服成功,我们月氏国就继续向大汉进贡。倘若你们大汉境内没有这等猛士的话,我们月氏国也就不必对大汉朝贡了!”
相比较于大汉的藩国联邦体系。
大汉遵循的,还是朝贡体系。
刘炟顿时来了兴致。
虽然前面几十年,刘秀重造大汉,为自己祖宗宋王刘义正名,甚至将刘义追封为皇帝。
恢复和西边国家的交流,秀了一番肌肉,收了不少朝贡国。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这种朝贡关系也是会有变化的。
刘炟比较上心。
毕竟这些确立下来的朝贡关系,算是两位先帝在位时期的功绩,若是到他这里丢了,那他不就成了在败坏祖宗基业吗?
此事断不可发生!
只是这狮子...
刘炟微微蹙眉,“朝中可有勇士,驯服此狮?”
对于狮子,刘炟也并不吃惊。
毕竟早在‘前汉’,就己经有狮子随着西边国家的进贡和贸易,被带到了中原。
在典籍上亦有记载。
只是这毕竟是野兽。
而且这使臣所言,是要驯服。
而不是靠着刀剑将其砍杀。
这就需要一定难度了。
稍有不慎,就会血洒朝堂。
朝中文武对视。
文臣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毕竟,陛下总不可能让他们这些文人去驯服此等猛兽吧?
虽然在大汉,儒生并不像后世那般柔弱,也有不少孔武有力的大汉。
但到底和真正的武将不同。
武将们你看我,我看你。
在刘炟逐渐有些不耐烦的目光中,还是有人站了出来。
“好,朕就给你们一月时间,在使臣离开之前,务必要将此狮驯服!”刘炟大喜。
但这几人下去之后,发现无论怎么搞。
这只雄狮都很难被驯服。
甚至对那月氏国使臣所言,有一猛士将其驯服,心存疑虑。
但这到底是陛下吩咐。
他们还是尽职尽责地训狮。
只是一个不慎,狮子发狂,失手将其打死。
“这该怎么办?”
中年人苦恼。
“诶!”
旁边的青年眼前一亮,指着那狮皮说道:
“不如我们把狮皮扒下,装作狮子?”
“此事,可行吗?”
“只要我们好好地学习一番,扮演成一个真正的狮子,陛下若是看喜欢了,说不定我们不但没事,还会得到赏赐呢!”
舞狮自此流行。
但这件事,只是如今大汉困局的一个缩影。
北匈奴正在联合西域的一些国家,想要控制大汉的西域都护府,来势汹汹。
所谓的驯狮,不过是一个试探罢了。
大汉朝堂对此态度有些斟酌不定,甚至有人说维护西域统治虽然关系重大,但北匈奴来势汹汹,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对西域下手。
最终很可能还是受不住。
不如收缩,保存有生力量。
但洛阳殷氏的态度,很坚决。
一个字:打!
如今大汉之所以能光复,不就靠当年西域的支持吗?
西域在殷氏的经营下,己经逐渐繁荣起来,说不定再过几百年,就和中原一样了呢?
这是在为华夏拓宽生存空间。
就算北匈奴刀利,我大汉之剑也未尝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