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人,本王只是说刘延列的有道理,啥时候说士族都是这个罪状了?”
司马玮反问道,他可不傻,就这点小问题,还是难不倒他的。
“是不是这个罪状老臣不知,只是刘延如此不尊朝廷,该不该严惩?”
杨骏当然不能放过刘延,刘延所谓的“摊丁入亩”政策,己经严重触犯到了他们士族的利益。
况且,这政策要是推行全国,那么,这些贱民基本上一一响应。
“严惩肯定是要严惩的,只不过,这方式是什么?”
又一位大臣走了出来,身穿着儒生的衣冠,站出来拱手作揖道。
此人姓张名华,字茂先,汉旺西百张子房的第十六世孙,在朝廷威望也挺高。
“是啊!”
“该怎么严惩啊!”
张华这一问,不仅仅是晋惠帝,很多大臣都思索起来。
濮阳县令是什么鸟样,一些人是心知肚明。
士族那些罪状,基本上都有。
说刘延有错,错就在枉杀朝廷命官,而且在没有朝廷的命令下枉杀那么多人。
说刘延没有错呢,就是把这县令和士族的罪全部找出来了,为百姓清理了一批蛀虫。
如果就这样给刘延定罪了,那一帮儒生,说不定就怎么用笔来喷他们了。
但就这样代过,朝廷面子挂不住,况且刘延这行为,涉及了造反了!
按造反罪处理,没什么问题,只怕濮阳的百姓不同意。
就怕他们全部造反,一地点燃,全部跟着来。
到时候就真的玩完了,农民起义啊!
这可不是一般的造反,刘延这一招用的很独特,相当于是解放思想。
“不如这样,将刘延此人召回朝廷,如何?”
贾南风突然开口说道,意思很明白
贾南风是想控制刘延,有这一种胆识和勇气的,可以驾驭住。
如果刘延不听话,那就可以慢慢地抹除掉。
众大臣们议论纷纷,感觉这建议阔以。
刘延敢不来,就是抗旨不遵,到时候等待他的就是朝廷大军镇压。
以他刚站稳的脚跟,根本就不足以抵挡朝廷百万大军。
“皇后这主意不错,众爱卿觉得怎么样?”
晋惠帝司马衷是一个没有主见的家伙,别人说什么,只要是他觉得有道理,他都会双手双脚赞成。
贾南风的手段是挺厉害的,其实历史学家们都搞不懂,为什么晋惠帝这么把贾南风?
晋惠帝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个有名的昏君,他那一种怕老婆的性格,首接让朝廷陷入了困境。
“臣等觉得阔以。”
“臣等也是。”
众大臣当然是附和,只有少数的没有附和。
不过那几个少数附和的也没说什么,这确实是最好的方法。
要么就派兵去剿灭刘延,要么就招笼他,成为他们的鹰犬。
刘延那种改革方法,他们这些士族当然不会采纳的。
不过呢,他们有很多种方法,去忽悠刘延。
只有忽悠到位了,到时候慢慢整刘延,还不是他们自己说的算?
贾南风、杨骏、司马玮等人的目标是一致的,不能让刘延触碰到他们共同的利益。
一旦摊丁入亩政策成功,那遭殃的是他们这些士族。
“传旨,让刘延进宫一趟,朕要亲自见他,看看他的丰功伟绩。”
拟好了旨,一个太监带人立马赶去了濮阳……
此时此刻。
刘延和崔豹、孙奇三人,在化学厂开工。
这厂己经开工了近两星期了,本来是个炼丹房,刘延把所有的炼丹师召了过来。
让他们共同研究炼丹技术,并且把所有发生的化学反应全部记录下来。
其中包括炼铁技术,炼铜技术,以及一些比较特别的化学反应。
比如火药的制造,还有识别各种化学器材等等。
制盐技术的提升,纯碱的冶炼,氨气的制造方法以及原理。
不过刘延并不着急想着氨气怎么造,氨气这东西可是要氮气和氢气结合的,以现在的条件根本就造不出来。
氢气能不能造出来还是个问题。
不过呢,刘延都跟崔豹说了,这些气体的原理方法。
有一些炼丹师顿时明白了自己并不是在炼丹,而是在试验这些化学反应。
人都傻了。
他们拼命的问刘延,这世界上真的没有长生不老药吗?
刘延始终就一句话,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长生不老药,如果有的话,这世界会乱成什么样?
不死心的人也只能死心了,但他们顿时就迷茫下来,不知道干点什么好。
刘延就跟他们说了化学的用处,这些炼丹师知道之后,又迅速的搞起了化学。
他们突然发现这个教化学的东西,挺有趣的。
这里面的反应,好像可以用于战争等方面。
他们也没有想到,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神奇的学科。
刘延给这个学科起名,和数学一起,称为理学。
他想让这些炼丹师跟着崔豹一起,弄出更好的化学反应。
打好基础之后,刘延再打算和他们一起,怎么用于实践当中。
刘延忙活这么久,也是回到了县衙内。
见到了自己的妹妹向他跑来,看来太久没见是想他了。
“哥哥——”
刘香可是想死刘延了,他哥哥早出晚归,没几次见到他,不想念才怪啊。
也确实,刘延忙土地、军队以及理学的问题,都没怎么陪自己的妹妹。
“香香,你先去玩吧。”
“好嘟,哥哥。”
随后,刘香乖乖地去了后院。
崔豹与孙奇在刘延的招呼下,准备坐下来商议事情。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阵喊声。
“圣旨到!”
只见一个太监,带着几个护卫,他手里拿着一个黄色的纸,走了进来。
“刘延接旨!”
刘延、崔豹、孙奇三人立马跪下接旨,刘延明白现在还不能跟朝廷闹掰,看看他说什么。
“刘延,为一介布衣,竟然杀死濮阳县令。”
“并且杀死以吴先为首的众多士族,当今皇上震怒。”
“但又考虑到刘延是为了百姓,而做出的义举,朕甚是欣慰。”
“因此召刘延入朝,朕要好好见见这位干过惊天动地大事的英雄。”
“钦此!”
太监念完了,又补了一句,“刘大人,请接旨吧!”
这就成大人了?
刘延脑瓜子蒙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