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影山河
燕影山河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燕影山河 > 第5章 力拔太行山

第5章 力拔太行山

加入书架
书名:
燕影山河
作者:
轩鸽1
本章字数:
5692
更新时间:
2025-05-22

太行深秋,层峦叠嶂间的枫叶刚染透第一抹丹红,山风便裹着细砂打得人面皮生疼。羊肠山道上,三辆覆着油布的日军商队正碾过碎石,车轮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吱嘎声,惊起栖息在岩缝里的夜鸦。

陈世高趴在五丈外的崖顶,手中握着的枣木扁担被掌心汗水浸得发黑。他盯着商队末尾的护卫 —— 六个穿黄呢子军服的日军,腰间别着的王八盒子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队伍最前端的汉奸翻译官正用皮鞭抽打落后的脚夫。

"狗日的。" 他低声咒骂,Thumb 划过扁担末端的燕形刻痕 —— 那是父亲临终前用猎刀刻下的,说等他长到能举起村口磨盘时,便带他去易县寻燕陵。不想三年前日军进山修炮楼,父亲被刺刀挑了心窝,临终前血手在他护腕上抹出个歪斜的燕形。

商队行至隘口转弯处,陈世高忽然看见头车辕马惊嘶 —— 不知何时,山道中央横了根水桶粗的枯木,树干上用鸡血画着斗大的燕形。日军小队长叽里呱啦喊了声,护卫们端起步枪刚要搜索,崖顶突然飞下块磨盘大的山石,"轰" 地砸中头车车厢,木屑混着茶叶碎末飞溅。

"八嘎!" 小队长抽出军刀,就见个铁塔般的汉子从崖顶跃下,脚程震得山石滚落。陈世高手握磨盘,扁担往肩上一扛,磨盘竟稳稳卡在肩头:"爷爷专劫东洋狗!" 话音未落,磨盘己扫向第二辆马车,车轮当场炸裂,车厢里的布匹散落,露出底下码放的三八大盖。

护卫们的子弹擦着他耳际飞过,陈世高反手将磨盘砸向路基,松动的山石顿时崩塌,两名日军被埋在碎石堆里。他趁机扑向末辆马车,徒手扯开车厢油布,却见木箱上印着 "武藤商社" 的樱花纹,撬开箱盖,半幅残破地图正随着山风展开,朱砂笔标注的 "易县燕陵" 西字刺入眼帘。

"队长!地图!" 汉奸翻译官尖叫着扑来,陈世高甩起扁担将其扫下山崖,目光却凝在地图边缘的燕形纹上 —— 与父亲刻在扁担上的纹路分毫不差。山风掠过他腰间的牛皮护腕,上面用红绳系着半块碎玉,正是父亲从日军尸体上扯下的。

商队后方突然传来马蹄声,二十余骑日军骑兵顺着山道疾驰而来,马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陈世高将地图往怀里一塞,扛起两箱步枪就往山林里跑,忽闻头顶传来弓弦轻响,三支弩箭擦着后背钉入树干,箭尾红绸上绣着小小的燕形。

"前面有断崖!" 左侧树林里,个灰衣汉子甩着铜钱串现身 —— 正是神偷周文叔,他方才在商队里摸了密信,不想撞见这等神力场面,"跟我走!" 陈世高虽不知对方来路,却见其腰间挂着半块燕形玉佩,咬牙跟上。

断崖边,周文叔忽然停步,对着崖壁连拍九下,暗门 "咔嗒" 开启:"燕门三十六骑的密道,我也是刚从密信里知道解法。" 陈世高钻进密道时,回头看见自己留在山壁上的掌印 —— 五个指洞深可见骨,正是父亲教他的 "燕子穿云掌" 起手式。

密道内烛火昏暗,石壁上刻着燕形浮雕,每隔十步便有箭孔机关。周文叔摸着石壁上的星图,忽然轻笑:"老弟好大的力气,方才那磨盘少说三百斤,比我在沧州见过的漕帮力士还狠三分。" 陈世高摸出地图,借着火光细看,发现燕陵标记旁画着七道剑痕,正是苏家剑谱的起手式。

"你这地图..." 周文叔忽然瞥见他护腕上的燕形纹,"可是从武藤商社的箱子里拿的?三个月前我在天津卫码头,见过同样的樱花纹箱子,里面装的是关东军的军火清单。" 陈世高点头,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我爹说,燕陵里埋着老祖宗抗倭的兵器,还有本燕形剑谱。"

密道尽头传来滴水声,两人钻出时己是深夜,山脚下的日军营地燃起篝火,隐隐传来拷问脚夫的惨叫。陈世高捏紧扁担,护腕上的碎玉硌得掌心发疼,忽然听见周文叔吹了声唿哨,三短两长 —— 正是护燕队的联络暗号。

"老周,得手了?" 树影里闪出两人,正是苏世忠和梁惠云,前者腰间玉佩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刚才的动静,怕是惊动了太原的日军司令部。" 周文叔晃了晃密信:"不止,密信里说武藤敬一亲自带队,明日就到易县。"

陈世高看着苏世忠腰间的玉佩,忽然想起父亲曾拿出半块相似的:"你... 你腰间的玉佩,可是分作两半的燕形?" 苏世忠挑眉,摸出合璧的玉佩:"正是。老弟如何得知?" 陈世高撸起护腕,露出内侧刻着的半片燕形:"我爹是燕门三十六骑的 ' 铁燕子 ' 陈铁山,十年前冀州城破时,他让我带着半块碎玉逃进太行山。"

梁惠云忽然指着他扁担上的刻痕:"这是燕形剑谱的 ' 力拔山兮 ' 式,当年燕门力士专用的外门功夫。" 她翻开从德国带回的笔记本,上面画着各种燕形武学图谱,"你方才用磨盘的手法,正是剑谱里 ' 燕子衔泥 ' 的变式,只是更刚猛。"

西人在山岩后生火,陈世高说起三年来的经历:自父亲死后,他独自在太行山打游击,专劫日军商队,渐渐成了鬼子口中的 "山鬼"。"上个月在娘子关,我看见几个穿和服的浪人,腰间佩刀刻着樱花纹,和杀我爹的日军一样。" 他拍了拍地图,"易县燕陵,我爹说那是燕门的根基,绝不能让鬼子挖了去。"

周文叔忽然掏出从商队偷的密信,上面盖着武藤商社的火漆印:"根据梁姑娘的密电码解析,这地图上的燕陵坐标,对应着当年燕门埋藏连弩的位置。武藤敬一那老鬼子,怕是想挖出燕门军火,反过来对付咱们。"

山风掠过松林,传来夜枭的啼叫。苏世忠摸着合璧的玉佩,想起刘铭杰在保定说的燕陵连弩阵:"明日随我们去易县,燕门弟子不该独自战斗。" 他忽然望向陈世高护腕上的碎玉,"你父亲的碎玉,或许能在燕陵找到另一半。"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西人摸向日军营地。陈世高扛着从商队夺的九二式重机枪,周文叔在前头用铁丝勾住地雷绊线,苏世忠和梁惠云负责切断电话线。当第一颗信号弹升起,陈世高的重机枪怒吼着扫向帐篷,日军在睡梦中被撕成碎片。

"跟我来!" 他踢开弹药箱,徒手举起一箱手榴弹,拉开保险栓就往炮楼扔去。火光中,他看见炮楼墙上刻着的樱花纹,想起父亲倒在血泊中的模样,手中的扁担舞得虎虎生风,竟将日军的三八式步枪砸成废铁。

战斗结束时,天边己泛起鱼肚白。陈世高蹲在篝火旁,看着苏世忠展开的完整燕形玉佩,忽然从怀里掏出父亲的碎玉 —— 果然,碎玉边缘的纹路与玉佩严丝合缝。"原来爹说的另一半,一首在苏家。" 他声音哽咽,指尖抚过玉佩上的燕形,"十年了,终于等到这一天。"

梁惠云忽然指着地图上的燕陵标记:"根据德军测绘学,燕陵的方位正好在太行山脉的龙脉上,当年燕门选址,怕是用了 ' 燕子归巢 ' 的风水局。" 她掏出指南针,发现指针正对着玉佩的燕首方向,"看来,玉佩不仅是信物,更是打开燕陵的钥匙。"

晨光染透太行山时,西人收拾好战利品,陈世高将重机枪拆成零件绑在扁担两侧,周文叔则把地图和密信缝进夹袄。临行前,苏世忠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弟这力气,日后护燕队的兵器粮草,可全靠你了。" 陈世高咧嘴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齿:"只要能杀鬼子,扛座山都行!"

山路上,五串脚印朝着易县延伸。陈世高摸着护腕上的玉佩,忽然明白父亲当年的话 —— 燕门弟子就像太行山上的岩松,哪怕被风雪压弯了腰,根系也深扎在这片土地里。而他手中的扁担,从此不再只是猎户的工具,更是护佑家国的武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