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东海,烈日当空,楼市依然高烧不退。林泽和苏瑾经过一轮又一轮买房、租房、家庭攻防的洗礼,终于在一处老小区看到一套价格、地段都勉强能承受的二手婚房。也许是累了太久,也许是真的渴望一个真正属于两个人的家,他们抱着“要么就这一次”的心情,一夜之间完成了从比较、咨询、中介到看房、付款的大跳跃。
但现实给这场努力当头泼了盆冷水。辛辛苦苦攒的积蓄,林母的养老存款、苏母答应提前垫付的一半——统统凑到银行窗口,却被工作人员以“审批额度收紧、首付成数提升”为由打回。原本以为三成首付就够,结果新政要求西成。差额七八万,一夜之间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银行大厅里,林泽一页页算着数字,脸色发白。苏瑾攥紧存折,只觉得头皮发麻——这不是几千块的疏漏,而是两人未来几年所有可预见的安稳与期待突然化为乌有。
他们打电话给双方父母,林母想了很久,只能低声说:“家里只有那点存款,老房子挂在市场没人买,己经支援到极限。”苏母嘴硬,暗里偷偷流泪:“除了那笔楼盘借贷,咱家实在掏不动了。”两家老人面上都挂着“你们先看着办,实在不行就再租两年”,可电话这头,林泽听得出母亲夜深长叹、父亲半夜坐在院子的沉默。
回到合租屋,林泽和苏瑾各自低落。饭桌上,阿琛和陈妍见状不敢多问。夜里,他们关了灯,在厨房的板凳上小声分析解决方案:
“用信用卡套现?”“太冒险。” “问亲戚再凑点?”“家里早己借过,亲戚间人情己经欠了两轮。” “干脆再省点预算?”“地段换远点,怕生活压力更大。”
苏瑾勉强笑道:“其实能走到这一步己经不错了,最怕不是差钱,而是差希望。”
更难的是,第二天房东打来电话:“现在小区房子抢得紧,不全款定金就不留,十分钟内要答复。” 那一刻,两人都明白,一场现实的赌博又要开始。如果贸然冲动、勉强上车,未来数年都可能跌进泥潭;若是选择放弃,等几个月后市场新一轮暴涨,可能再无翻身机会。
林泽犹豫良久,最终拉着苏瑾坚定地说:“房可以先放一放,我们还能一起慢慢攒钱,但人生不能被一次冲动埋单。现在的首付买不起,租房不丢人,婚姻也不该急于求成。”
苏瑾哭笑着点头,两人抱在一起,知道放弃“当下最现实的安稳”,也是为了未来保留一份从容。第二天,他们把定金退回,房东不屑,银行冷淡,但这小小的退出让他们心头轻了许多。
那晚,林泽在日记写道:“买房不是唯一的幸福入口。现实可以让人头破血流,但愿我们永远不因一次失败否定自己,哪怕所有人都说‘上车才算赢’,我们也要留住做选择、收拾残局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