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年间
流水年间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 > 流水年间 > 第118章 亲友支援,两家动员

第118章 亲友支援,两家动员

加入书架
书名:
流水年间
作者:
蝶艳玉飞
本章字数:
2646
更新时间:
2025-05-24

婚期将近,林泽和苏瑾刚从一场筹备风暴里缓过神来,生活却迎来他们从未想象过的“合家总动员”模式。现实中的婚礼,永远不仅仅是新人的舞台――父母、朋友、同事、远近亲戚,全都在计划、支援、建议、催促,每个人都把点滴心意和自家“江湖经验”投入这场人生大事。

小家里,两人的预算表和流程清单己经贴满了冰箱门。策划小组实际早己“超编”:阿琛被指定为“堵门队队长”“现场安保负责人”,陈妍自动加入婚礼采购和应急小组。东海的朋友圈和老家亲戚群里,则每天都是“婚礼专线”:

“场地装饰可以找表舅,他是花艺批发。”

“你们的主桌名单我请人重新理了一遍,别让二姨吃亏。”

“小姑提前两天过去帮做点心,随礼单我们徐姐专门帮记。”

林母和苏母前后脚到东海,各自带来一袋特产、一份家传菜谱和一堆“必须守住的老规矩”。林母起早贪黑下厨,拉着苏瑾学包饺子;苏母和林泽在小阳台上推敲流程,细到“鸡蛋汤是谁先盛”“彩礼红包装哪个口袋”。

合租屋也彻底变成婚礼总部指挥中心。纸箱、喜糖、气球、祝福条幅塞满客厅,大家在临时“动员会上”扮演不同角色:阿琛举着白板,满脸得意:“堵门题库我出了5套,保准难倒新郎团!”陈妍一边贴请柬邮票一边给姐妹团医生叮嘱:“记得随身带止痛药,防止换装头疼感冒。”

每两天下一场集体彩排,客厅变成走台、堵门、抢捧花的练习场。好友们轮流彩排婚礼段子、模拟亲友团接亲“考验题”,新家厨房则成了“婚宴菜单实验室”,每天都新出2道“试吃菜”。

老家亲戚来东海都是阵仗十足。林母安排老表、乡邻接送:“你们要是谁走丢别怕,首接打我电话!”苏母重新拉群,公布“高铁组”“自驾组”“帮厨团”名单,连谁负责监督红包“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但两家风格差异也自然碰撞。苏母讲究面子,要求定制花束、全面录像、多请一批“家族长辈”见证;林母心疼孩子,主张亲戚吃好住好、流程朴实不比排场。两人在菜市场边推推搡搡商量菜单,一度因为甜汤该不该加冰糖争执半天,最后还是苏瑾劝和:“甜不甜,心里有家就好。”

合租老友们也贡献出所有精力和乐观。“堵门环节”在阿琛和陈妍的“脑洞题”和整蛊笑料下成了欢乐场;夜里大家围在一起手写签到卡、装礼品袋,还在阳台小酌“彩排人生”。

就在婚宴倒数一周时,新房里一天到晚都有熟悉或陌生的亲戚搬着菜篮、婚纱、行李前来报到。孩子追跑打闹、表哥帮忙布置会场、远方表姐还自带乐器:“婚礼上露一手,给小林争点光!”

筹备虽忙成一团,温情和亲情也在这期间逐渐积累。林泽和苏瑾都感到,很多事哪怕心里觉得麻烦,最后看到亲友们比自己还忙,还关心两口子的幸福――所有的操心与催促,都是藏在世俗琐碎里的爱。

临近婚礼前夜,两家父母破天荒聚坐一桌,无人再说仪式流程、赞助金额,只聊儿女和往昔青春。林母感慨,“老房拆了、孩子长大了,可家始终在。”苏母也说,“只要你们好,父母再累也心甘。”

婚礼最终是亲友、友人、现代与传统、多代人的合力,“家”在这一刻变成最大动员和最温柔的依靠。

苏瑾写下:“一场婚礼,最珍贵的不是谁出多少力气,而是亲友帮你筑起抵抗风雨的城。”

林泽记在心里:“人生的路,总会有人推着你前行。我们一点点成长,也学着从麻烦和支援中收获幸福。”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