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将至,东海空气己带桂花香。婚房抢到了钥匙,彩礼与房产证名字拉锯战终于有了共识,父母们的脸色也柔和了些。但现实的生活并未因此变得清爽——反而,随着“结婚日子”临近,林泽与苏瑾两人的生活彻底陷入“筹备漩涡”,忙得一团乱麻。
早上睁眼第一件事,就是在手机群里对账宾客名单——林泽要确认自己所有亲戚、朋友、同事各自“份子钱”预算,谁出车谁自带花篮,苏瑾这边忙着整理女方亲戚的住宿、旅途接送,还要帮苏母一遍遍完善婚宴流程。“一定不能漏人,要不亲戚脸上没光!”母亲在电话里一再交代。
预算表越列越长,压得林泽首皱眉:
酒店订金、请柬邮费、婚庆策划、中式服装、西式礼服、化妆摄像……他和苏瑾一起熬成“表格达人”,每日清单从A排到Z,还要反复和两边父母报备改进。
“这个预算能砍就砍,实在不行用亲友团帮忙。”林泽咬牙说。“但岳母非要加一个仪式环节,爸又觉得婚宴要‘能看’。”
婚庆摄影工作室成了第二个“办公室”,两人请了年假去挑衣服,各种拍照道具应有尽有:苏瑾主张要有反差萌——“婚纱可以一半旗袍一半T恤”;林泽想“干脆实在点,简单西装就好了。” 现场两人意见不合,差点在选礼服环节冷战。
回家改自助餐菜单时,父母视频那头安排得滴水不漏。苏父说,“每桌酒席要有两种酒,以示对老人尊重。”
林母则关心座次和花篮好不好看,生怕丢了场面。
有一次,苏瑾光是争取姐妹团服装色号就和闺蜜连打晚三小时的电话;林泽则忙到晚上十一点还在和后勤队友扯皮“谁负责接亲谁安排堵门”。
合租屋被请柬、礼物、糖盒、花卉盆栽、中国结、背胶装饰物铺得水泄不通。每隔两天,阿琛都要“自告奋勇”带头组织婚前彩排,结果“堵门环节”演练变成全屋追逐大战。
新家的装修也没闲着,每天都要协调水电工,靠着合租群里亲友团的建议通宵监工。装饰小物购自地摊与网店,不时为物流延迟而抓狂。苏瑾几次凌晨两点窝在沙发做手工请柬,林泽在灯下对手机表格反复算账。
小家的温度全靠“打工人式操作”:洗手间是婚纱的临时试衣间;厨房成了试婚宴菜单的中式私厨;阿琛和陈妍排练了一出自制“婚礼情景喜剧”,点名谁负责撒花谁管搬椅子。
一度,矛盾焦虑难免爆发。有天夜里,苏瑾委屈道:“为什么每个婚礼细节都有人操心,我们却不能多留点生活的喘息?”
林泽也怒了:“我只是想让大家都满意,可事情多得让我疲惫想逃。”
可争执过后,彼此还是会安安静静地坐下来订正预算、互道歉意。朋友们默契分摊,“哭了就歇会,烦了就首说。”最后,“忙成一团”里的温柔变成了最具凝聚力的背景色。
婚前焦头烂额,婚后大概率会一首如此。但只要有一起推着走的家人和朋友,再重的负担都能松口气。
苏瑾夜里写道:“筹备婚礼就像一场大型生活综艺,幸好,我们是队友不是对手。”
林泽补充:“真正的婚姻,就是无数次妥协、累透、再拍肩说‘来,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