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天天过去,秋收也如火如荼的展开。可即便是半收时节,在人们脸上也看不到喜悦的笑容。今年的公粮由于浮夸风的缘故,又增加了三成。打完粮交完公粮,每家每户也只是分到可怜的一丁点粮食。估计就这么点粮食,农民连这个冬天都维持不住。
“永胜伯,这粮食也太少了,村里接下来该怎么办?上面总不会让人饿死吧?”秋收分完粮后,宁凡坐在大队部的门口,与永胜抽着烟。
“唉,能有什么办法,咱们这里还多少能分点粮食,再弄点榆树叶和沙蓬(一种草,小时候吃过用它包的包子)灰菜(一种苦苦的野菜)掺和在一起也能填饱肚子。我在公社听人讲,平原地区出现了绝收的问题,颗粒无收,人们都跑出去逃荒。现在就开始有人被饿死,到了冬天,饿死的人会更多。我计划就这几天,再组织村里的壮劳力,一起上北山打一次猎,如果打到了猎狗,还得靠凡子你给换成粮食。”永胜吸了一口烟说道。
“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呀,咱们村里想要坚持下去。必须得另外找到出路,光靠山里打猎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宁凡有着后世的经验,脑子里有着成百上千种办法。可这些办法拿到现在这个年代,总要找一个合理实施的借口。否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惹出麻烦来。
“那凡子你有什么办法?只要能让乡亲们活下去。你永胜伯豁出去,也会把事办成。”见宁凡若有所思,永胜严肃地说。
“嗯,我心里倒是有办法,可这要让公社的人知道了会很麻烦。等我再回家想想,这事怎么办才稳妥。”宁凡没有立即告诉永胜自己的计划,这件事还得回去好好想一想。
在家里陪着父亲休息了一晚,母亲与小妹不在,让这个西口之家显得格外冷清。
第二天一早,他就骑车去了厂里。在他结交的这些人中,易叔绝对是一个十分靠谱的人。他打算找易光年,让他帮忙出出主意。
“你说的就是这事?你真的有让猪快速生长和种植菌菇的技术?只要你有这技术,这件事就好办多了。我先告诉你一个人,这个人绝对能帮的上忙。”易光年听完宁凡的计划后,马上追问他技术的可靠性。
“易叔,我们认识也有半年多了,我是什么人你应该很清楚。没谱的事,我宁凡也不会干呀。你快告诉我,谁能帮得上我这忙?”宁凡急忙辩解了几句,接着就问这个人是谁。
“你小子,去了西九城一趟,也什么都没摸清。这个人就是咱们的秦厂长呀,他来自西九城的功勋之家秦家。这秦家呀,在全国范围内能量大着呢。别的我不能多说,就你这事去找秦厂长准成。”易光年看宁凡着急,也就首接说出了这个人。
之后,由易光年领着,两人首接去了秦厂长的办公室。
“小宁,这件事是一件好事,我可以答应你给京城打电话联系。我的意思是,这件事以挂靠的名义找国营大厂合作。你的计划只要可行,就好办。要干咱就干大点。养猪和茵菇要是成功了,就进行深加工。只是这方面的技术不知你有没看?”面对这种事,秦厂长考虑的更全面。
“深加工?这个技术我还真的懂的。猪肉可以制成猪肉罐头和火腿肠。而菌菇就更好办了,只需要采摘后进行无害化烘干,然后进行包装就可以了。这个包装可以分为简单的包装和精品礼盒包装……”宁凡说起后世的一些理论,也是头头是道。说的连秦广长和易光年都频频点头。
“好,这件事我来办,你从明天开始就回村去,除了必要的给厂子供应外,全力以赴做好准备工作。我听说你们村靠近北山,这件事你就找几个靠得住的人,进山里找地方悄悄干。千万在成功之前别让人知道,防止有人截取。”临走之前,秦厂长郑重的嘱咐。
宁凡回到村里就开始计划,几个村干部商量了一下,决定将养猪的地方放在北山的乱石峡谷。一是这地方到处乱石成堆,除了长着一些爬蓠之外,还有很多自然形成的山洞,正好稍微修整一下就能派上用场。二是旁边就有一外平坦的地方适合栽培菌菇。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交通,西面陡坡人进出一次太费事。不过这一切,对于有空间的宁凡来说并不困难。
一切决定好之后,村里选了十多个老实本分的壮劳力便偷偷进山开始先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