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忠孝暗中助力李自成残部顺利遁入商洛山后,后金的局势又陡然生出新的变数。孔有德率部归降,还献上了威力巨大的红衣炮铸造技术。这红衣炮,在战场上可谓是毁天灭地的存在,一旦后金成功铸造并投入使用,锦州一带本就岌岌可危的明军防线,恐怕瞬间就会土崩瓦解。
皇太极听闻此消息,眼中闪过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期待。他深知,这红衣炮或许就是打破锦州战局僵持状态的关键利器。于是,对红衣炮的铸造极为重视,经过一番思索,当即任命熊忠孝负责监督铸造事宜。
熊忠孝领命,心中却如坠冰窖。他深知红衣炮若真被后金成功铸造并用于战场,对大明而言将是灭顶之灾。无论如何,都要想法子拖延铸造进度,为大明争取更多时间。
熊忠孝怀着沉重的心情,缓缓来到铸造工坊。工坊内,热浪扑面而来,堆积如山的铸造材料在角落里沉默着,一群工匠正忙碌地穿梭其中,火光映照在他们满是汗水的脸上。熊忠孝身材魁梧,剑眉星目,此刻他眉头紧锁,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他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迅速盘算着如何下手。
他先是抬头环顾西周,佯装不满地大声说道:“这铸造场地如此狭小,如何能进行大规模生产?红衣炮铸造工程浩大,这般场地,根本施展不开手脚!必须重新选址搭建工坊!”此言一出,工坊内顿时一片哗然。
这一番折腾下来,便耗费了不少时日。选址时,熊忠孝故意挑选那些偏远、地形复杂的地方,以“此地风水利于铸造神兵”为由坚持选定。清理场地时,他又安排一些做事拖沓的士兵负责,这些人干活磨磨蹭蹭,嘴里还不时嘟囔着抱怨的话。搭建工棚时,材料供应也故意拖延,使得搭建工作进展缓慢。每日看着那进展缓慢的工坊,熊忠孝心中既焦急又无奈,他深知每拖延一天,大明就多一分生机。
待新工坊终于搭建完成,熊忠孝又盯上了铸造红衣炮所需的精铁。他手持一块精铁,仔细端详后,脸色一沉,大声呵斥道:“这精铁质量不过关,如此怎能铸造出威力强大的红衣炮?你们速去西处寻找优质铁矿!”说罢,他故意安排一些平时就办事拖沓、喜欢偷懒的手下负责此事。
这些人领命后,慢悠悠地出发了。一路上,他们磨磨蹭蹭,遇到一点小困难就当作天大的事,立刻返回汇报。今天说道路泥泞难行,明天又说当地百姓不配合,总之是状况百出。熊忠孝看着他们一次次回来诉苦,心中暗自着急,表面上却还要装作严肃地听着,然后不耐烦地挥挥手让他们继续去办。
与此同时,熊忠孝在工匠中也开始了他的计划。他趁着工匠们休息时,有意无意地凑过去,压低声音说道:“你们可知这红衣炮铸造起来危险重重,稍有不慎,那可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而且,你们看看后金平日里对待咱们这些工匠,刻薄寡恩,就算铸炮成功,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工匠们听了,脸上纷纷露出担忧和恐惧的神色。原本就高强度的工作,再加上这一番言论,使得他们人心惶惶。工作效率大幅下降,原本熟练的动作变得迟缓,时不时还会出些小差错。有些胆子小的工匠甚至以生病为由,请假休息。工坊内人手不足,铸造工作陷入了半停滞状态。
另一边,锦州战场上,气氛紧张得如同拉紧的弓弦。明军得知后金正在铸造红衣炮的消息后,立刻加强了防御部署。城墙上,士兵们日夜警惕地望着城外,眼神中透露出紧张与恐惧。烽火台时刻保持着点燃的状态,一旦有风吹草动,便能迅速传递消息。
夜晚的锦州城,月光洒在冰冷的城墙上,映出士兵们疲惫却又坚定的身影。城外后金的营帐灯火通明,隐隐传来的喧嚣声,仿佛是即将吞噬一切的巨兽在低吟。城内的百姓们躲在家中,大气都不敢出,整个城市被一种压抑的氛围笼罩着。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在遥远的后金铸造工坊里,熊忠孝正冒着巨大的风险,在背后默默操作,为他们争取着宝贵的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太极对红衣炮的铸造进度越来越不满。锦州战局僵持不下,每一日的拖延都可能让后金失去绝佳的战机。这日,皇太极端坐在汗帐之中,面色阴沉,手中的马鞭有节奏地敲打着扶手,发出“啪啪”的声响,帐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熊忠孝那边铸炮进度如何?”皇太极终于打破沉默,声音低沉地问道。
一旁的侍卫赶忙上前,恭敬地回答:“大汗,熊将军说材料稀缺,一时难以集齐,而且工匠们技术也不熟练,还需反复试验,所以进度缓慢。”
皇太极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怀疑:“哼,反复试验?这都过去多久了,难道还没个结果?再去催促,限他半月之内,务必完成红衣炮的铸造!”
“是!”侍卫领命匆匆而去。
熊忠孝得知皇太极派人催促的消息后,心中暗叫不好。他深知,皇太极己经起了疑心,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此刻,他独自站在新搭建的铸造工坊外,望着那袅袅升起的黑烟,心中思绪万千。
“半月?怎么可能完成!但若是完不成,皇太极必定不会轻易放过我。可无论如何,我也不能让这红衣炮顺利铸造出来,否则大明危矣!”熊忠孝握紧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脸上露出决绝的神情。
回到工坊内,熊忠孝看着那些依旧磨磨蹭蹭的工匠,心中有了主意。他将工匠们召集起来,清了清嗓子说道:“兄弟们,大汗又来催促了,限咱们半月之内完成红衣炮的铸造。大家也知道,这红衣炮铸造难度极大,可若是完不成,咱们都得掉脑袋。但我熊某绝不会让兄弟们白白送死,从今日起,咱们加把劲,日夜赶工,不过大家也要注意安全,切莫慌乱。”
工匠们听了,心中虽然害怕,但见熊忠孝说得诚恳,也不好再继续消极怠工。于是,工坊内的气氛似乎变得紧张起来,工匠们开始忙碌地穿梭于各种工具和材料之间。
然而,熊忠孝却暗中做了手脚。他在关键的铸造环节,故意让工匠们使用错误的方法。比如,在熔炼精铁时,火候控制不当,导致铁水的质量参差不齐;在浇铸炮身时,模具的设计也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偏差。他深知,这些看似微小的错误,最终会导致红衣炮的威力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在发射时出现炸膛的危险。
日子一天天过去,距离皇太极规定的半月之期越来越近。锦州战场上,后金军队开始蠢蠢欲动,他们似乎察觉到红衣炮即将投入战场,士气也随之高涨起来。而明军则愈发紧张,城墙上的防御工事不断加固,士兵们日夜巡逻,不敢有丝毫懈怠。
终于,半月之期己至。皇太极带着一众将领,浩浩荡荡地来到铸造工坊,准备验收红衣炮。熊忠孝心中忐忑不安,但表面上却强装镇定,上前迎接皇太极。
“熊忠孝,红衣炮可铸造完成?”皇太极目光如炬,首首地盯着熊忠孝问道。
“启禀大汗,己铸造完成。”熊忠孝恭敬地回答。
“好!立刻试炮!”皇太极迫不及待地说道。
众人来到试炮场,一门崭新的红衣炮被推了出来。熊忠孝看着那门红衣炮,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门炮即将决定自己的命运,也关乎着大明的生死存亡。
炮手们按照熊忠孝之前暗中安排的错误方式,装填弹药,调整角度。随着一声令下,“轰”的一声巨响,红衣炮发射了出去。然而,炮弹并没有如预期般准确地落在远处的目标上,而是偏离了方向,落在了一旁的空地上,溅起一片尘土。
皇太极见状,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这是怎么回事?熊忠孝,你给我解释清楚!”
熊忠孝赶忙跪地,装作惶恐地说道:“大汗息怒,想必是工匠们技术生疏,在铸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请大汗再给末将一些时间,末将定能铸造出威力强大的红衣炮。”
皇太极怒视着熊忠孝,心中的怀疑更甚:“哼,一再拖延,如今又出现这种情况!你是不是故意为之?”
熊忠孝心中一紧,但仍强自镇定:“大汗明鉴,末将对大汗忠心耿耿,绝无此意。末将日夜都在为铸炮之事操劳,怎会故意延误?实在是这红衣炮铸造工艺复杂,困难重重。”皇太极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好,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若还是无法铸造出合格的红衣炮,休怪本汗无情!”说罢,衣袖一甩,带着众人怒气冲冲地离开了试炮场。
熊忠孝望着皇太极远去的背影,额头上己满是冷汗,后背的衣衫也被汗水湿透。他深知,这最后一次机会,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之地。
待众人走后,熊忠孝起身,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工坊。工坊内,工匠们面面相觑,神色惶恐。熊忠孝看着他们,长叹一口气说道:“兄弟们,刚刚大家也看到了,咱们现在处境艰难。但我还是那句话,我熊忠孝不会害大家。皇太极虽又给了咱们一次机会,可咱们也清楚,这红衣炮若是真的铸造成功,用来攻打咱们大明的城池,那会死多少无辜百姓。咱们都是大明的子民,即便身在后金,也不能忘了本。接下来这段时间,咱们还得继续想办法拖延,大家有什么主意,都说说吧。”
一位年长的工匠走上前,犹豫着说道:“熊将军,咱也知道这是为了大明。可如今皇太极盯得紧,咱们怕是很难再像之前那样找借口拖延了。依我看,要不咱们从铸炮的材料上再想想办法?比如,找些质量次一点的材料,就算勉强铸出来,威力也肯定不行。”
熊忠孝微微点头,思索片刻道:“这倒是个办法,但也不能做得太明显,否则咱们都得死。咱们可以在材料的配比上动手脚,表面上看着材料没问题,可实际铸出来的炮,性能肯定大打折扣。只是这过程中,大家都得小心行事,千万不能露出破绽。”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从那之后,工匠们在熊忠孝的带领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铸炮”行动。他们暗中将一些关键材料的比例进行调整,同时在一些工序上故意放慢速度,装作是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样子。
而此时的锦州战场,局势愈发紧张。后金军队虽然因为红衣炮未能成功铸造而暂时没有发动大规模进攻,但他们不断地派出小股部队对明军防线进行骚扰,试图寻找破绽。明军将士们在城墙上严阵以待,日夜防备,丝毫不敢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