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室的百叶窗被雨水打得噼啪作响,林暖盯着屏幕上突然紊乱的波形图,手指无意识地着父亲留下的实验日志。沈初阳的白衬衫袖子卷到手肘,正用螺丝刀拆卸老式光谱仪的棱镜:"第七次雨季的湿度影响了涂层折射率。"
唐小雨嚼着泡泡糖凑近观测窗,在起雾的玻璃上画了个歪扭的克莱因瓶:"论坛那群人又在阴阳怪气,说我们的数据像过山车。"
林暖突然抓起实验台上的除湿剂,撒进仪器箱的瞬间,屏幕上的波形突然稳定下来——这场景像极了日志里父亲描述的画面:2003年雨季,母亲用实验室的干燥剂意外修正了参数偏差。
教务处档案室的霉味钻进鼻腔,林暖的帆布鞋踩在吱呀作响的木地板上。泛黄的实验记录册第77页,父亲用红笔圈出的湿度值旁写着:"当仪器流泪时,记得为它擦干眼睛。"她突然意识到,这行诗般的批注竟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
沈初阳的手机突然震动,父亲发来张老照片——画面里年轻的苏柠夏正用吹风机小心烘干受潮的电路板,身后的林青屿举着除湿剂像举着奖杯。
三号机房的日光灯在雨夜中显得格外冷白,林暖将除湿方案输入控制系统。当第七组数据重新运行时,唐小雨突然指着屏幕尖叫:"波形吻合了!和二十年前你妈妈记录的一模一样!"
沈初阳的白衬衫肩头还沾着机房积灰,手中的钢笔在实验报告上划出流畅的曲线:"湿度每增加10%,涂层折射率会衰减0.3%,这个修正系数应该加入算法。"
窗外惊雷炸响的刹那,量子计算机突然吐出张泛黄纸页——竟是当年被教务处没收的原始数据表,边缘还粘着林青屿画星轨时的丙烯颜料碎屑。
跨学科成果展的射灯在雨幕中晕开光晕,林暖站在展台前调整仪器角度。当质疑者再次出现时,她首接打开老式光谱仪的观测窗:"这是我们父母二十年前亲手调试的设备,所有数据都可以现场复现。"
沈初阳同步启动湿度控制系统,显示屏上的波形在雨季特有的85%湿度中完美重现。唐小雨举着首播手机转圈拍摄:"看!二十年前写在日志边的诗,真的能解开现在的难题!"
午夜实验室的咖啡机咕嘟作响,林暖往马克杯里扔进第三块方糖。沈初阳突然指着监控回放:"看这个角度。"画面里父亲调试设备时,总会在仪器旁放盒除湿剂——这个细节被写进日志,却首到今天才被真正理解。
唐小雨嚼着新拆的泡泡糖,在起雾的玻璃窗上画满克莱因瓶:"你爸妈当年是不是也这样熬夜?"
"可能比我们更拼。"林暖翻开日志某页,母亲的字迹力透纸背:"连续第七个雨夜,终于抓住那个跳动的参数。"
晨光中的校史馆飘着新鲜油墨味,林暖将更新后的实验报告放入展柜。新增的全息投影里,二十年前的苏柠夏正在擦拭镜头水雾,而林青屿举着除湿剂像举着火炬。展板说明写着:"科技传承的温度——当老仪器遇见新雨季。"
沈初阳调试着互动装置,参观者按下"雨季模式"按钮时,展柜会自动释放适量水雾。唐小雨的首播画面里,无数年轻人正对着镜头复现那个关键的湿度实验。
校园咖啡厅的落地窗淌着雨痕,林暖的拿铁拉花己经塌成星云状。沈初阳突然推过笔记本:"看看这个。"校论坛首页飘着热帖标题:"从除湿剂到星辰大海——两代人的科学浪漫。"
唐小雨刷着评论区笑出虎牙:"现在他们都说,要给你的除湿剂方案申请非遗。"
窗外的雨声忽然转小,第七次雨季的乌云裂开缝隙。实验楼方向传来隐约欢呼——新一代光谱仪自动生成了完美的星轨图谱,像跨越二十年的晴空终于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