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班窗外的梧桐叶
林暖的自动铅笔在课桌上轻轻敲打,窗外梧桐叶飘落在摊开的历史笔记上。教学楼对面理科实验班的窗户反射着刺眼的阳光,偶尔能看见穿白衬衫的身影在走廊闪过。她悄悄翻开速写本,在"文艺复兴三杰"的笔记旁边,无意识地描摹起电磁感应线的弧度。
"这道题请林暖同学回答。"历史老师的声音惊醒了她。站起身时,铅笔滚落到地上,她看见笔杆上刻着一行极小的公式——那是去年沈初阳帮她解物理题时留下的。
实验室外的偶遇
化学试剂的味道弥漫在走廊,林暖抱着美术工具拐过转角,差点撞上抱着一摞竞赛资料的沈初阳。他的白衬衫袖口沾着新鲜的墨迹,眼镜框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你们班下周去写生?"他先开口,目光落在她抱着的画板上。
"嗯,去西山。"林暖的指甲无意识地刮着画板边缘,"听说你们物理竞赛..."
"下周三决赛。"沈初阳调整了一下怀里的资料,一张草稿纸飘落。林暖弯腰去捡,看见纸上除了复杂的公式,角落里还画着一朵歪歪扭扭的向日葵。
食堂的平行座位
午饭时间,文科生和理科生自然而然地分成两个区域。林暖的餐盘里西红柿炒蛋的汤汁漫过米饭,她抬头看见沈初阳坐在对角线另一端,正和竞赛组的同学讨论题目。他的筷子在餐盘上方划出弧度,像是在空中解着什么方程。
唐果果用胳膊肘碰她:"看什么呢?你饭都凉了。"林暖低头扒饭,再抬头时,发现沈初阳的视线刚刚从她这边移开,耳尖微微发红。
图书馆的两端
周末的图书馆,阳光透过落地窗将自习区分割成明暗交错的格子。林暖在文学区查阅资料,抬头透过书架缝隙,看见沈初阳坐在理科区的光影里,眉头微蹙地解着题。他的钢笔在草稿纸上流畅地移动,偶尔会停下来,笔尖悬在纸面上方,像是等待灵感。
她轻轻抽出一本书,透过突然出现的空隙,发现沈初阳不知何时己经抬起头,正望着她这个方向。两人隔着书架同时愣住,又同时假装若无其事地低头。
校运会的交错
秋季运动会开幕式上,文科班的方阵穿着统一的蓝色T恤,理科实验班则是白色。林暖举着班牌走在队伍前列,经过主席台时,看见沈初阳作为学生代表正在调试话筒。他的白T恤在阳光下几乎透明,后颈处有一小块没涂匀的防晒霜。
"下面请运动员代表宣誓。"主持人的声音响起,沈初阳站到话筒前,目光扫过队伍,在林暖的方向微微停顿。宣誓词说到一半时,一阵风吹乱了他的稿纸,也吹起了林暖的马尾辫。
美术室与实验室
放学后的走廊安静得出奇,林暖留在美术室完成静物写生,松节油的味道在黄昏里格外浓烈。洗手时,她经过物理实验室,透过门上的小窗看见沈初阳一个人在做实验。他的白衬衫袖口挽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正专注地调整着示波器的旋钮。
林暖在门外站了一会儿,首到走廊的声控灯熄灭。黑暗中,实验室里仪器的指示灯像星星一样闪烁。
分科后的第一次合作
"校园文化节需要文理科联合出节目。"学生会主席敲着黑板,"去年获奖的《量子星空》组,今年还能合作吗?"
全班同学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林暖。她捏着炭笔的手紧了紧,转头看向窗外。对面教学楼的走廊上,沈初阳正被一群理科生推搡着,他的银框眼镜在阳光下闪了一下,像是某种回应。
公交车上的平行线
周末的11路公交车,林暖坐在靠窗的位置,耳机里放着《月光奏鸣曲》。车停靠三中站时,上来一群穿着江城一中校服的学生,其中就有沈初阳。他抓着扶手站在车厢中部,白衬衫领口别着那枚熟悉的校徽。
林暖假装看窗外,却在玻璃反光里看见沈初阳的目光几次掠过她这边。当车经过天文馆时,两人同时抬头看向那个圆顶建筑,又同时低头,像是完成了一次无言的对话。
月考后的走廊
月考成绩单贴在走廊公告栏,文科红榜和理科红榜并列。林暖的名字出现在文科第三,而沈初阳高居理科榜首。她站在人群外围,听见有女生小声议论:"理科第一那个沈初阳,听说拒绝了保送?"
"说是想参加高考..."议论声渐渐远去。林暖抬头,看见沈初阳不知何时站在理科榜前,正望着她这个方向。阳光穿过走廊的窗户,在他们之间的地面上投下平行的光带。
未送出的笔记
期中考试前,林暖在图书馆复习到闭馆。收拾书包时,发现邻座遗留了一本物理笔记。翻开扉页,熟悉的字迹写着沈初阳的名字。笔记最后一页夹着一张便签:"文科班的林暖同学:上次借你的美术史笔记,一首没机会还。——理科实验班 沈初阳"
便签日期是三个月前,正是文理分科的那一周。林暖将笔记合上,指尖在封面上停留了一会儿,最终把它交给了图书馆失物招领处。走出图书馆时,初冬的风吹起她围巾的一角,像是一句未说出口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