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面漂浮的碎冰在晨光中折射出棱形光斑,程墨白蹲在缉私艇甲板上,用偏光镜观察冰晶的消光现象。林清和将激光测距仪对准陆远樵坠江点,突然出声:"水下有金属反光,偏振角与氯气罐涂层一致。"
潜水员打捞起的铁箱表面结着盐霜,程墨白用液氮喷雾冻结锁芯。箱盖弹开的瞬间,二十八枚六棱柱冰晶排列成星图状,每枚中心都封着片锡制士兵残骸。林清和将冰晶置于冷台上:"这些是重结晶冰,成型温度必须精确控制在-7℃。"
解剖室的低温箱泛着白雾,程墨白用显微切片机剖开冰晶。第7号样本内部嵌着半张海图,墨迹在偏振光下显出血丝状纹路。"是乌贼墨汁混合氯化钴的隐形墨水。"林清和调整物镜倍数,"遇冷显色特性说明..."
"凶手在模仿极地探险队的密信手段。"程墨白将海图碎片拼上灯箱,"经纬线交叉点正好是教会医院停尸房。"
暴雨冲刷着吴淞口废弃电厂的外墙,程墨白踹开变电室铁门。成排的电磁铁线圈积满灰尘,他忽然掏出怀表贴近线圈——表盘上的指南针疯狂旋转。"有人在用电磁脉冲干扰地磁场!"林清和举起高斯计,"强度足够改变信鸽的导航本能。"
程墨白攀上高压电塔,锈蚀的避雷针顶端焊着船锚形发射器。他用频谱分析仪捕捉到19.3千赫的次声波,正是信鸽内耳敏感的频率段。塔架横梁上刻着德文公式:B=μ0I/2πr。
"这是毕奥-萨伐尔定律。"林清和计算着电磁场强度,"凶手在模拟货轮引擎的磁场特征,误导信鸽飞行路线。"
法租界信鸽协会的鸽笼弥漫着消毒水味,程墨白检查冠军鸽"雨点"的脚环。显微镜下,铅制脚环内侧刻着凹凸纹路,他取出氯气罐触发器的残片比对——纹路间距完全吻合。
"信鸽降落时的冲击力会转动脚环,"林清和用压力传感器模拟着陆动作,"相当于给氯气装置上发条。"
圣约翰大学低温实验室的液氦罐嘶嘶作响,程墨白将冰晶样本放入真空腔。当温度降至-269℃时,冰晶突然显现出淡蓝色荧光,排列成货轮螺旋桨的剖面图。林清和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冰里掺杂了硫酸奎宁,这种物质在超低温下会产生切伦科夫辐射。"
暴雨夜突袭教会医院地下室时,程墨白在停尸柜后发现暗门。门锁结合处结着冰霜,他用热成像仪扫描发现冷源来自上方——改装过的空调系统正将冷气导向暗门。林清和突然按住他握门把的手:"小心负压陷阱!"
程墨白将液氮罐砸向通风管,爆裂的寒气瞬间冻结传动齿轮。暗门滑开的刹那,五百只信鸽标本从天花板倾泻而下,每只脚爪都绑着微型氯气罐。林清和用紫外灯照射鸟喙,发现荧光编号对应孤儿院名称。
"凶手用信鸽尸体当冷链运输工具!"程墨白切开鸽胃,里面是用蜂蜡包裹的氯气中和剂,"体温融化蜂蜡后,中和剂才会接触毒气..."
解剖室的离心机突然爆出电火花,林清和抢救出半片烧焦的日记。程墨白用静电吸附法复原字迹:"…陆氏在孤儿院地下建造冰窖,利用孩童新陈代谢维持低温…"
暴雨中的孤儿院废墟阴森如鬼域,程墨白用探地雷达扫描操场。当扫描到第七块水泥板时,屏幕突然出现中空结构。他撬开板子,寒气裹着二十八个冰雕玩偶扑面而来,每个玩偶手心都攥着锡制士兵。
"冰雕的晶格方向经过精确控制。"林清和用激光干涉仪检测,"阳光聚焦到特定角度会引发升华反应释放毒气。"
程墨白砸碎冰雕,在底座发现老式唱机的铜质唱头。当他将唱针放入教堂找到的破损唱片,底噪中突然响起陆远樵的录音:"…令尊当年若肯睁只眼闭只眼,此刻本该安享天年…"
声纹分析仪突然捕捉到19道异常谐波,林清和用带通滤波器逐级剥离。当第7道滤波启动时,录音里混入的摩尔斯电码显形:SOS 31°14'12"N。
缉私艇切开江面薄冰时,程墨白在声呐屏发现沉船轮廓。潜水员打捞起的船长日志里,夹着父亲与陆远樵的合影——两人中间摆着台电磁铁发生器,背景里的信鸽笼挂着"圣约翰大学实验用"的标牌。
解剖室的无影灯下,林清和从冰晶提取出硅藻残骸。"这些淡水硅藻只在黄浦江支流繁殖,"她将电子显微镜图像投射到幕布,"说明制冰水源来自..."
程墨白猛然想起教会医院的深井水泵,抓起外套冲向夜色。井口绞盘的铁链上,他刮下片蓝藻薄膜——紫外光照下显出血红船锚图案。
暴雨如注的深夜,程墨白在电厂截获最后一批信鸽。解开它们腿上的铅管,里面是父亲未寄出的警告信:"…陆氏以人体为反应皿,在皮下植入氯气缓释胶囊,万望彻查各慈善机构..."
林清和用CT扫描信鸽颅骨,发现耳石被人为磁化:"这些信鸽永远会飞向电磁场最强的地方,比如装满氯气罐的货轮底舱!"
晨雾漫过外滩时,程墨白站在海关钟楼顶层。怀表里的全家福被镶进棱镜,折射出的光斑在江面拼出航海图。林清和将最后一份检测报告递给他:"教会医院的冰晶里,藏着整个租界的氯气管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