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暖煦日光的轻抚下,苏御迈着轻快却又沉稳的步伐,离开了那间见证他艰难谈判胜利的茶楼。解决土地纠纷的重担从肩头卸下,可他的眼神里没有丝毫懈怠,反而透着对未来挑战的敏锐与期待。他明白,贸易集市工程虽能继续推进,但这只是漫长商业征途的一小步,前方还有更多未知的风雨在等待。
苏御刚回到钱庄,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封带着淡淡墨香的信件便被递到他手中。打开信封,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正是那位朝廷官员的来信。信中言辞恳切,邀请他参加一场关于都城商业发展的研讨会,地点就在气派的城主府。苏御深知,这绝非普通的聚会,而是一场各方势力角逐、观点激烈碰撞的商业盛会,是机遇,更是一场不容有失的挑战。
“看来,是时候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富国钱庄的实力了。”苏御低声自语,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深知,此次研讨会不仅关乎钱庄的未来发展,更是他在清平国商业版图上留下深刻印记的绝佳契机。
研讨会当天,苏御精心整理了一番着装,身着一袭剪裁得体、面料上乘的长袍,虽简约却不失庄重。他带着装满贸易集市详细规划和钱庄发展理念的文件袋,昂首阔步地走进了城主府的议事大厅。大厅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来自都城各地的富商巨贾、行业精英早己汇聚于此,他们三五成群,低声交谈,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既紧张又兴奋的氛围。
苏御刚踏入大厅,便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有人投来赞许的目光,认可他在商业上的卓越成就;也有人目光中带着审视和质疑,好奇这位年轻的钱庄老板究竟有何能耐。苏御神色自若,面带微笑,不卑不亢地向众人点头示意,然后找了个位置坐下,静静等待会议开始。
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起,研讨会正式拉开帷幕。城主首先上台致辞,强调了商业对都城繁荣的重要性,以及此次研讨会的目的——共同探讨促进都城商业发展的良策。随后,各位代表纷纷发言,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建议。
“我认为,都城应该加大对传统制造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拓展销售渠道,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位纺织业的富商率先起身发言,他的声音洪亮,底气十足。
“此言差矣,”另一位从事药材生意的老板立刻反驳道,“依我看,如今交通日益发达,我们更应该注重对外贸易,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贸易关系,引进稀缺资源,这样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众人各抒己见,争论得面红耳赤,观点碰撞激烈。苏御静静地听着,不时在心中思考,同时也在观察着周围人的反应。他发现,大多数人都局限于自身行业的发展,缺乏全局性的视野。
终于,轮到苏御发言了。他站起身来,身姿挺拔,声音沉稳而有力:“各位,刚才大家的观点都很有道理。但我认为,想要促进都城商业的全面发展,我们不能只关注某个行业或某个领域,而应该构建一个完善的商业生态系统。就拿我正在参与建设的贸易集市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个交易场所,更是一个连接各方资源的平台。我们可以以此为核心,整合金融、物流、信息等多方面的服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苏御的话一出口,全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有人露出惊讶的神色,显然被他新颖的观点所震撼;也有人微微点头,似乎对他的想法表示认同。
“例如,在金融方面,我们钱庄可以为商户提供便捷的贷款服务,帮助他们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在物流方面,我们可以联合运输商,建立高效的配送网络,确保货物能够及时、准确地送达目的地;在信息方面,我们可以搭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让商户们能够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苏御继续详细阐述着自己的想法,他的眼神坚定而自信,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
台下的听众们被苏御的发言深深吸引,不时发出阵阵赞叹。就连城主和那位朝廷官员也频频点头,对他的观点表示赞赏。
然而,苏御的发言也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其中一位资历颇深的钱庄老板冷哼一声,阴阳怪气地说道:“哼,说得倒是轻巧。你一个毛头小子,才在商界混了几天,就敢在这里大放厥词。你以为你真的能改变都城的商业格局吗?”
面对突如其来的质疑和挑衅,苏御并没有生气,反而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前辈,我深知自己资历尚浅,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敢于创新,勇于尝试,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而且,我提出这些想法,并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是希望能为都城的商业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苏御的这番话,不卑不亢,既回应了对方的质疑,又展现了自己的胸怀和格局。台下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那位钱庄老板脸色铁青,却也无话可说。
研讨会结束后,城主和朝廷官员特意将苏御留下来,与他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交谈。他们对苏御的商业理念和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愿意在政策上给予他一定的支持。
“苏老板,你的想法很新颖,也很有前瞻性。贸易集市的项目,朝廷会全力支持。希望你能好好干,为都城的商业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朝廷官员拍了拍苏御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苏御连忙拱手致谢:“大人放心,苏御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您的期望。”
从城主府出来后,苏御的心情格外舒畅。这次研讨会,不仅让他结识了众多商界精英,拓展了人脉资源,还让他在都城的商业舞台上崭露头角,为富国钱庄的发展赢得了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然而,苏御并没有被眼前的成功冲昏头脑。他深知,商业道路充满了变数和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回到钱庄后,他立刻召集伙计们,将研讨会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并开始着手制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就在苏御为贸易集市和钱庄的未来忙碌时,一个新的问题悄然出现。随着贸易集市工程的推进,资金需求越来越大,钱庄的资金储备开始吃紧。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资金问题,不仅贸易集市的建设会受到影响,钱庄的信誉也将面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