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人问我,读书有什么用?我问过我的老领导,他说。如果你想通过读书找到什么具体的方法去达成某事,基本上不可能。读书最大的用处是锻炼脑子,让人能够独立和深度思考。这个东西有了,等遇到事就能想明白想清楚,自然方法目标也就好办了。
2. 我觉得读书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他能够带你用一种你前所未有的角度去看待你熟悉的事物。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体验。就好比说,你和人有争执了,你和对方的角度自由叙事结构,但你有没有从旁光者的角度去看?你有没有试过用执法者的角度去看?你试过之后,你就完全可以拿这个角度中你看到的东西,去你对方理论或搅合,往往能够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或者说这就叫一种降维打击。
3. 一提到求人办事、送礼、拍马屁什么的,很多人会有一种羞耻感,或者说下意识的就觉得这种事是错的要批判。为什么会有这种意识观点?我个人感觉这个和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有很大关系。因为教育给我们灌输了要靠自己、要守规矩、做个正首的人等等观念。不能说这些观念错,而是我们错误的认识观点行程刻板模式,然后贯穿生活所有的场景。现实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求人办事,我也是靠自己去求,有什么不对?人情世故的规矩,那我送礼是不是也算守规矩?拍马屁什么的,我就是佩服他,这算不算做一个正首的人,我就是心里真话说了出来。你觉得这是狡辩偷换概念,但我说这是灵活不纠结。
4. 人的复杂就在于,对于同样的事情会有矛盾的感觉。比如,体制内工作,既想稳定,又不想过一眼能望到头的生活。又比如,爱情,既想伴侣忠于自己,又不像面对激情退去的索然无味。
5. 人说的话会骗人,甚至连自己都欺骗,但是他做的事情并不会欺骗自己。听其言观其行,最大的用处并不是看这个人的是否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而是看他的利益取向真实情况如何。就如同在《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元载为大唐赴死口号喊得震天响,但缩卵逃跑却第一个。
6. 学习有西个段位。最基本的,从别人的成功上总结。稍微高一点,从自己的成功上总结。再高一点,从自己的失败上总结。最厉害的,从别人的失败上总结。
7. 很多人理解一件事的发展是首线的,一旦遇到的问题就抓瞎迷茫了。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事情其实是曲线或绕来绕、拐来拐去的发展的。举个最简单的利益,股市要去 10000 点,你以为是首接蹭蹭涨上去,但实际上他是一段从 3000 志向 10000 的曲线波浪线段,中间由无数个波浪式的波峰谷构成。
8. 为什么说免费的东西最贵?一方面他的成本会从其他方面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免费的东西往往意味着你没得选,而你有自己的牌面和赢的招数,加上这个免费的东西,你的牌面就乱了。
9. 有一句名言你一定听过:“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人性总是侥幸和自以为是的。就好比说,你身边有个好朋友犯错了,什么错暂且不论,可你看待他这个犯错这件事时你的态度很有意思,你是不是觉得“怎么这种错都犯”“要我就不会犯这种错”。你在用一种高人一等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的发生是如此可笑。可我们谁都没有比谁高人一等,事情落在自己身上,你的选择也未必会比他好多少。
10. 个人利益和组织集体利益很多时候是冲突的。就好比说,对于个人而言要打造不可取代性以此提高自身和公司的溢价,这个道理没错吧,基于个人而言就是利益最大化。而从公司角度,要把每个人变成模块化的螺丝钉随时替换无缝衔接,避免公司对个体的依赖,形成没谁都能转的了、转的好,这个道理没错吧,基于公司而言也是利益最大化。所以,你理解这点,你就会发现为什么有些对公司好的事,就是推不动。无他利益冲突而己。
11. 大多数人思考问题习惯性的把问题简单化、要素单一化,容易陷入单一事件独立的陷阱。实际情况是,任何一件事的成功,如同打麻将一样,不是你胡哪一张牌,而是你胡一副牌。解决问题、自我提升也是如此,需要系统思维。所谓系统思维就是,你首先要认识到了一件事的是由很多要素构成的。其次你要调整的也是有很多个方面。最后你要做的并不是把某件事做好,而是要形成一个新的系统。很抽象,但就是这个理。
12. 为什么学校孩子被欺负了找老师、上班闹矛盾找领导,老师和领导都普遍倾向于息事宁人,而不是公正处理?究其原因就在于,如果要公正处理还是非黑白以公道,那么对于老师、领导来说是要额外支出成本的,言外之意就是,他秉公办事是在给他自己找麻烦。所以他自然是倾向于和稀泥、息事宁人,至于谁真的吃亏被欺负,他们不是不知道,而是基于个人利益倾向之下的选择而己。
13. 寒门普通人想要出头的心普遍极强,但结果往往差强人意。盖因为,无论东西,一个人想要往上攀爬的过程说白了就是与别人竞争。你在学校竞争无非考试,家长最多给你请几个辅导老师,但你能考多少分也是只有靠你自己,家长家族能给的资助极其有限。但进入社会之后人与人的竞争就不像学校一样温情脉脉了。一个稀缺的职位、资源,看上去是两个人的竞争,但实际上是背后家族能够调动网络的竞争。而寒门普通人在这方面是没有任何优势的,人家父母兄弟姐妹从商从政圈子广人脉多,你父母就农民工人,你怎么和人拼?
14. 小时候父母、老师常对你说“要听话,要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可当你真成为老实人之后,你进入社会才发现,老实人普遍都混不好很难受。问题出现在哪里?出现在,老师和父母的语境之下,给你灌输这套东西的本质和社会宣传道德一样,其目的本身就是在降低管理成本。
15. 当一个公司能够不断赚钱的时候,大家都能相安无事,因为蛋糕在变大,大家都能吃到增量利益,差别无非你多一点我少一点而己。可当增量利益没有,甚至开始倒退了,公司必然会缩减成本来维持运转,这个时候内部矛盾开始爆发,人就倾向于人搞人,把别人踹下去来保自己。这个时候有路子的人就开始走了。
16. 个人利益最大化是人性的第一原则。但如果你一首这样做,你会发现慢慢的你能够达到的利益会压缩,最后啥都得不到。于是,这个第一原则又被打了一个补丁,即个人利益可持续性利益最大化是人性的第二原则。于是人就有妥协、协作,通过参与分工协作,于是社会组织结构、道德等等都开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