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前提到过一个因果理论。意思就是每个人都有上天给他的因果试炼,你要去干预,这等于是你在和上天做对,自己就要承担分摊这个人的因果。如果自己能量不够强大别去管。但有的事情又必须要管、想管怎么办?反过来说这也是你的因果,你可以去提醒、讲道理,但也就到此为止。如果对方还不听、不信,那就说明他命里有这一劫,你能做到的事己经到位了。好言劝不住死鬼就是这个道理。
2. 很多人都说人想要成事或者成大事要借力,但怎么讲借说不清楚。可能大多数人对于借力这事如同借钱一样,本质上还是存了别人帮你后你的心思,这不叫“借”,叫施舍。海里面鲨鱼嘴边的小鱼见过吗?这就是一种接力,鲨鱼需要他们来清理牙齿,而小鱼以此饱腹,对两者而言都属于借。借力的本质就是双赢,在完成你的事情的过程中,顺便把我的事也给办了。找到这个点,就是借力的点。
3. 网上说老板要多分钱、多给钱的内容很受欢迎。盖因为大部分读者都不是老板,或者说这种文章并不是写给老板看的。真实情况你做一次老板就知道,眼睛睁开就是成本,想涨工资,关键是钱哪里来?
4. 有没有中产?我自己觉得中产这个概念是伪概念。世界上只有有产和无产两种。中产之所以出来,恰恰是把无产中的那部分精英划分出来赋予的新的概念。从激励上来说,弱化上层存在,设立中产,让底层看到一个更容易出售可以的目标。从稳定上来说,为底层提供一个看似存在的阶层攀爬结题,其实依然在底层内大赚。从收割上来说,中产概念一旦制造,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附属概念出来,那么中产是不是要为之消费?然后被束缚消耗,在孩子没有能力维持中产概念时,又掉回底层。你以为是从哪来回哪去,其实你一首在原地就没动过。
5. 以前的电影电视剧能看一看,现在的没啥看头,很大程度上是现在电影电视剧并不是在演生活反应真实情况,而是在迎合一些群体或某些群体的想象。或者可以理解为,如果真实生活拍出来,会刺痛到那些人,而有些人需要在电影电视中去找一些真实生活中缺失的慰藉。
6. 我好多次都提到过“德不配位”这句话,这是上天对一个人试炼。但这东西我觉得要分两个方面来看。如果是通过自己努力拿到财富,“德不配位”考验得是你的智慧转变,能不能从打天下向守天下转变。如果是自己付出的够不上现在拿到的,或者说因为幸运而己。“德不配位”则是在测试你有没有潜力潜质向则更好的方面发展。
7. 出来混,首先要先出来,然后才是怎么混的问题。人做事,总是喜欢瞻前顾后,不到十分把握就不做。但实际上的哪有十分把握必然成的事。很多事情后世看是神来之笔,当时看有弄险、赌的成分。人家能成,不是一开始就制定好了全盘计划照做,而是有目标,围绕目标制定计划,而是去做,中间有问题及时调整,只要不脱离目标就行了。
8. 结交贵人、牛人,不一定非要去认识那些很厉害、高大上的人物。一来你未必够得上,二来人家就算给你一个机会,你也未必承受的住,就好比王健林给你一个小目标的工程去做,你做得来?你要去认识那些略微比你厉害的人。因为这些人距离和你更近,你更好学他们,就算这些人给你机会,你也有能力资本去扛起来。
9. 任何一个人、一本书、一门课,宣称能让一个人短时间内获得巨大提升,如改命、赚大钱、转运,不用想,一定是骗子。饭得一口一口吃,事得一件一件做,很多改变看似突然,实则是日积月累积攒的能量在那一瞬间爆发。
10. 太在意别人看法的人,活的非常累。之前提到的世界的多样性,当你认识到这点之后,你会发现,别人怎么看你,不过是他对他自己理解这个世界或你的解构。他怎么看你,并不会改变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跟不能证明你就是这样的人。同一个人,不同的人来看,注定的观点想法多重多样的,你要都在乎你还要不要活?不违法、不触碰道德底线,自己爽就行了,别管别人怎么看你的。
11. 从底层杀上来的人,能力什么的可能五花八门,但往往与三个共同点。第一,爱学习,不是狭义上的读书上学,而是思考。第二,对自己够狠,也就是通常说的自律,不过不是单纯的早起锻炼身体,而是能够坚持做一件事,哪怕没有短期回报也死磕下去。第三,不管闲事,不是冷漠独居,而是把精力聚焦在自己能改变且对自己有利的事上面。
12. 大部分想进体制内的人,压根就不是盯着那点基本工资去的。而是想着有点权力能够干点事情。可当他们真的进入了之后才发现权力是没有的,反而各种各样的有型的无形约束特别多。可能有一小部分人因为工作业务关系有一点裁量权,于是就把这个权力用到飞起,最后被曝上舆论首接完蛋。
13. 任何时代,任何资源其实都分三六九等,越往上的资源越是稀缺。而这些资源也不会进入到流通环节被底层百姓所接触到甚至都不会让他们看到知道其存在。
14. 如果你去问那些名人成功者为什么成功,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原因说的非常高大上,让人有一种膜拜甚至觉得“此子非凡人”的感觉。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如果成功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一定有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15. 如果非要从别人身上学点什么,我觉得你可以去看别人两个阶段的经历。一个是没有发迹之前人家是怎么做的。比如我读《资治通鉴》到三国,发现真正平民老百姓家崛起的极少,可能 10 个都不到,但就这 10 个人,你放在一起比较,相似点极高,这就说明背后的逻辑值得学。再一个你去看一个成功人物他以前跌落谷底时,又是怎么做的。这两个阶段是所有人,尤其是对普通人而言,绕不过去的两个大坎,搞明白了,基本上人生也就顺了。
16. 市面上有很多说强势文化的,说得神乎其神,但这个东西说来说去其实无非就是“拒绝等靠要”“人一定要靠自己”。实际上的几乎所有的道理,只要有用的,其实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之所以要说得神乎其神,因为包装了之后才能卖得上价。要是你交个 999,对方就告诉你两句话,就算是真经,你是不是觉得被骗了?捎带着真经也会怀疑是不是假的。可如果对方给你整个几十篇文章再配十几个视频,你是不是觉得这东西很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