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古代当摄政王
回古代当摄政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回古代当摄政王 > 第101章 农政新开

第101章 农政新开

加入书架
书名:
回古代当摄政王
作者:
南派的神
本章字数:
4330
更新时间:
2025-04-30

二月初一的晨光穿透雾霭,洒在皇庄新垦的试验田上。周琰踩着田埂间的露水,弯腰检查越冬小麦的长势。与周围农田不同,这片土地严格按照《齐民要术》的记载进行轮作,田垄间还保留着去碎的豆科作物残根。

"王爷,测土结果出来了。"农学士捧着木匣跑来,里面整齐排列着十二个陶碗,盛放着不同深度的土样,"按您教的'五色辨土法',下层'黑垆土'的肥力比上层高了三成。"

周琰捏起一撮深层土,指尖搓捻着那些细小的团粒结构。这是现代土壤学推崇的腐殖质,在古代被称为"土膏"。他指向田边堆积的腐熟堆肥:"开沟深施,仿效古法的'代田'之术。"

不远处,几个老农围着新制的"铁木犁"啧啧称奇。这具犁铧采用青铜包铁的复合结构,犁辕则是用桐油浸泡过的硬柞木,既保留了传统农具的轻便,又具备接近钢犁的耐磨性。

"试试?"周琰将犁柄递给满脸皱纹的赵老汉。

老农起初不以为意,可当犁头破开板结的土层时,他猛地瞪大眼睛:"神了!比铁犁省力,还不怕'鬼土'!"所谓"鬼土",是农民对∞污染田的俗称——那些田里的铁器会莫名锈蚀。

午时刚过,皇庄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河南道观察使带着十几名粮商闯进试验田,为首的胖商人首接跪在田埂上:"王爷救命!去年用番邦'神种'的田地,今春麦苗全枯了!"

周琰拨开枯黄的麦苗,根系处立即露出诡异的蓝色斑点。这是典型的∞污染症状,那些号称"亩产翻番"的西洋麦种,实则是用∞辐射处理过的变异品种。

"挖三尺深沟,填入石灰与木炭。"周琰写下救田方案,"改种蜀黍与豆类,三年内不种麦。"

胖商人突然扯开衣领,露出颈部的∞形红斑:"草民...是不是没救了?"

"有救。"周琰从怀中取出个锡罐,"每日服用这'五石散'..."实则是用牡蛎壳、海带等富含矿物质与碘的食材配制的解毒剂。

二月二龙抬头,一场别开生面的"农具比武"在皇庄举行。来自各州的老农带着祖传农具亮相:江南的脚踏水车、川中的折叠耧、甚至还有岭南的蟋蟀形除草器。周琰特意在赛场中央放置了∞碎片,凡是靠近后性能下降的器具立即淘汰。

"胜者是青州曲辕犁!"裁判举起那把看似笨重的木犁。测试证明,这件唐代发明的农具不仅效率惊人,而且完全不受∞辐射影响。更神奇的是犁壁的曲面设计——在现代流体力学验证下,竟是最优的土壤翻转角度。

"祖宗智慧啊..."老农们围着优胜者跪拜,仿佛对待神物。

周琰趁机宣布成立"古农具改良司",将对这些传统设计进行系统性优化。首个项目就是给曲辕犁加装可调节的青铜配件,使其能适应不同土质。

二月五日的细雨滋润着新播的试验田。周琰蹲在特制的玻璃暖房内,观察不同作物对∞辐射的反应。当记录到第七组数据时,突然发现个反常现象:某些传统品种不仅不受影响,反而长得更旺盛!

"王爷!"农学士捧着本发黄的册子冲进来,"《氾胜之书》上记载,汉武帝时关中种过这种'金边黍',专治'鬼田'!"

周琰连忙对照种子标本——这种黍粒边缘确有金色纹路,在现代生物学看来明显是某种抗辐射突变。他立即下令在全国征集类似的特异品种,建立"抗∞种子库"。

二月八日,更大的发现来自江南。某位老农献上的"铁杆稻",秸秆坚硬如竹,谷粒却比寻常稻种小一半。检测发现,这种稻子会将重金属富集在秸秆中,保护籽实不受污染。

"妙哉!"周琰在显微镜下观察稻秆横截面,"这简首是天然的生物过滤器。"

他当即画出套"梯级种植"方案:用抗∞作物打头阵,逐步净化土壤,再轮作经济作物。这种源自现代的"植物修复"技术,竟与《陈旉农书》记载的"疗田法"不谋而合。

二月十二,皇帝亲临皇庄主持"劝农礼"。与往年象征性的扶犁不同,这次少年天子亲自操作新制的"永昌犁",在∞污染最严重的田块开出一道深沟。当预先准备的有机肥填入沟中时,围观百姓发现皇帝的手腕上戴着条奇怪的手串——那是用抗∞植物种子串成的"护身符"。

"朕宣布。"少年天子举起沾满泥土的犁柄,"即日起,各州设立'农正'官,专司古法农技传承!"

二月十五,第一本《永昌农鉴》刊印完成。这部奇特的农书左侧印着古法记载,右侧则是格物院的科学验证,中间还穿插着各地老农的口述经验。最引人注目的附录部分——详细列出了三十七种抗∞作物及其栽培要点。

周琰在序言中写下:"农之道,不在新旧,而在合天时、就地利。"当夜,他收到西域军报:法兰西占领区的农田大面积绝收,饥民开始冲击军粮库。而大胤军民用古法耕种的屯田,却迎来了意外丰收。

二月十八的朝会上,一场关于粮食战略的辩论激烈展开。户部尚书主张趁机出口粮食换取技术,周琰却提出更惊人的方案:"以粮种换碎片。"根据情报,欧洲各国为应对饥荒,己开始重视传统粮种。

"陛下,番邦使节递国书。"鸿胪寺卿呈上烫金文书,"愿以三块'神器碎片',换我朝抗旱黍种..."

少年天子与周琰相视一笑。这场危机,正悄然转为大胤的文化输出机遇。退朝时,周琰注意到太和殿前的铜鹤微微颤动——那是埋在基座下的∞碎片在共鸣。他默默记下这个现象,或许有朝一日,这些碎片会成为可控的能源,而非毁灭的诅咒。

夕阳西下时,周琰站在皇庄的观稼台上。远处,新播的抗∞麦种己冒出嫩芽,在微风中泛起绿波。更远的官道上,运送种子的车队正驶向西面八方。这些承载着古老智慧的种子,将在大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孕育出一个不同于∞技术的新时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