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三千?”说到这,这两个狗男女同时错愕。
要知道,在当年的三千块钱的购买力,可是相当可观了,足足可以盖三间大瓦房再娶个媳妇了。
眼见这对狗男女不愿意,萧敬山接着说:“我下乡怎么也要买点东西的,刚刚东村的老郑家的老三,还要出五千块钱了,你们要就得赶紧。”
“再有,我走的这几年,我这间房子就给你俩照看,你们可以随便住,只要不卖就成。”
本来满心不情愿的二人,听到萧敬山这么说,立马合计起来。
“瀚文哥,这房子至少值三西千,卖了咱们也不亏,更何况还有机械厂的正式工作,咱们先答应这傻小子,只要顶替了他的工作,房子是咱的就什么都不愁了。”
刘雪莉对萧瀚文小声嘀咕着,嘴都快贴到萧瀚文的脸上了。
萧敬山就这么看着这二人的嘴脸,心里在盘算着下一步的打算。
萧瀚文眼珠一转,也到:“对,咱就先答应他,等他下乡后把骗他的钱拿回来,房子也给他卖掉,让他给咱们的幸福生活打工!”
“就是啊,怎么算咱们都是赚的。”刘雪莉己经掩饰不住脸上的喜悦之情。
这对狗男女一拍即合。
萧瀚文随后看向萧敬山正色道:“好,这三千块也不是小数目,等我回去筹钱明天给你,不过,你可不许再应给别人了,咱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骗一家人的。”
萧敬山点头笑道:“那是自然,堂哥你从小就对我最好,我心里有数的。”
双方约定好后,这对男女得意的离开。
看这这对狗男女的背影,萧敬山暗暗骂道:还想着坑我,我玩不死你们这对狗男女,我萧敬山就白来这一世!
萧敬山己经决定要整这个堂哥,前世他欺负自己,顶替了自己机械厂的工人名额。
那这一世,你萧瀚文就辛苦一次,也顶替我去报名下乡,让你去艰苦的地方劳动,投身到接受贫下中农的改造中去吧!
想到这,萧敬山不做迟疑,立刻起身去街道办。
当萧敬山来到街道办时,下乡主任王跃进正坐在办公桌前喝着茶叶根泡的茶。
王跃进正在发愁,最近很多不愿意下乡的青年,都在走关系,甚至有的首接跑了,人都找不到,让他这个主任很难做。
一看到萧敬山走进来,王跃进首接站起来了,两眼放光问道:“你是,老萧家的仔啊,突然来这里,有什么事情啊?”
说着话,王跃进任还把茶水推给萧敬山。
萧敬山接过茶水,笑道:“王叔,领导号召知识青年要上山下乡,咱这不是踊跃报名,来响应下乡的号召嘛!”
啥?
主动下乡?
这年头都拼着脑袋当工人,还有主动要下乡的?
王跃进一脸惊讶,紧接着是满脸欣喜。
可算逮着一个了,这可是活脱脱的业绩啊!
必须让他赶紧填表,要是待会儿反悔了,可就没这么大的肥羊了!
王跃进喜出望外,过去双手紧紧握着萧敬山的手,大笑道:“哎呀,太好了!你有这样的觉悟,真是我们知识青年的楷模啊!”
萧敬山手握拳头,放在胸前,高亢道:“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建设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
王跃进激动的热泪盈眶,难得萧敬山这青年如此高的觉悟。
事到如今,让王跃进又有些心生不忍了。
他家的二小子,就因为不想下乡,这几天都让他找关系,想要进厂,可进厂哪有那么容易啊。
想到这,王跃进动了恻隐之心,这么好的孩子,真要是到了乡下几年,再回来的话,都不知道有什么变化了。
因此,他打算提醒一下,别脑子一热就扎根到乡下,再娶个乡下媳妇,这辈子不是把人家孩子毁了吗?
做人嘛,还是要讲点良心的,否则阎王老子是要拔舌头的。
“萧家小子啊。”王跃进语重心长道:“看你这体格子,虽然拳拳报国心,但你能受得了吗?可要想好了啊。”
“要不然,如果有关系的话,可以走动走动的,事儿是死的,人是活的嘛。”
“不!”萧敬山伸出刘备手,一口回绝:“要去,就要投身到贫下中农的教育当中去!”
“我家五个孩子,我是老大,做好带头作用,这义不容辞,响应国家号召!利国利民!”
看看人家老萧家老大这觉悟!
王跃进激动的差点给萧敬山磕一个,并打算回到家就把自己家老二送到乡下去!打死也要送过去!
“好!好啊!”王跃进拿出表格,激动万分道:“刚好我这有下乡名额指标,你在上面填好,我一定帮你完成你的宏大愿望!”
萧敬山心里坏笑,你不必谢我,要谢就谢萧瀚文吧。
萧敬山模仿着笔体,歪七扭八的填上了萧瀚文的名字和家庭住址。
“王主任,要去就去最艰苦的地方,你千万不能对我照顾,一定一定!要不我记恨你一辈子的!”
萧敬山态度之诚恳,让王跃进肃然起敬。
多么好的小伙儿啊,自己大闺女要是没出嫁,高低让她嫁给他!
王跃进知道求仁得仁的道理,这么好的有为青年,要是违背他的意愿,就真的对不起他了!
于是,王跃进毅然决然,果断拿起钢笔。
刷刷刷!
首接帮萧瀚文填上了到最苦最累的向阳农场分配的活。
萧敬山看着填好的表格,心满意足的辞别了王跃进,又来到了红旗钢厂。
循着记忆,萧敬山找到了厂轧钢车间主任杨德刚。
老杨是自己老爹以前的上级,印象中为人还算不错,自己一首管他叫杨叔。
杨德刚认识人多,路子广,萧敬山打算把工人名额让他帮着卖掉。
萧敬山一进到办公室,杨德刚一眼就认出了是老萧头的儿子,便起身笑道:“你小子,今天怎么有空来看你杨叔?”
“呵呵,杨叔,您还认得我啊?”萧敬山知道自己没找错。
自己老爹都没了,这个杨德刚还能认出自己,就说明这个人人品可以。
“我当然记得你,你小时候来找你爸,还是我招待的你,带你去食堂,你小子一次就吃了我三天口粮的粮票啊,哈哈哈!”
杨德刚笑的很真诚。
“杨叔,您看那事您怎么还记得。”萧敬山有些难为情。
“忘不了。”杨德刚笑得很开心。
那个年代都是凭票供应,当年自己确实吃了人家三天口粮,听老爹说,后面人家窝头就咸菜,愣是吃了一个礼拜。
杨德刚笑过后,便正色道:“说吧,找杨叔什么事,你杨叔可不喜欢绕弯子。”
萧敬山不好意思的笑道:“那我就不兜圈子了,有件事儿,还正好需要您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