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珠在草叶上滚动,卫国站在新搭建的训练场上,望着眼前列队的一百二十名特战营战士。这些从各部队精选出来的精锐,眼神中都带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立正!"卫国一声令下,皮靴碰撞声整齐划一。
李云飞和赵政委从团部走来,看着这支新组建的队伍,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同志们,"李云飞的声音洪亮,"特战营是咱们386旅的第一把尖刀!你们的任务就是插进敌人心脏,搅他个天翻地覆!"
战士们挺起胸膛,眼中燃起战意。卫国接过花名册,开始点验装备。每检查一把枪,他都要亲自试射三发;每检查一个背包,都要确认装备齐全。这种近乎苛刻的要求,让一些老兵忍不住小声嘀咕。
"有意见?"卫国锐利的目光扫过队伍。
一个满脸伤疤的老兵站出来:"报告营长!咱们都是打过几十场硬仗的老兵了,这些基础训练是不是..."
卫国没说话,从腰间取下自己的水壶,拧开盖子倒过来——一滴水都没漏。
"昨晚装的水,跑了十里山路,翻了两道沟。"卫国平静地说,"在敌后行动,一个水壶漏水就可能暴露整支队伍。"
老兵们面面相觑,再没人提出异议。
"现在,二十公里武装越野!"卫国下令,"最后二十名没午饭!"
---
**正午,炊事班帐篷**
卫国蹲在地上,和最后到达的二十名战士一起吃杂粮饼。这些饼又硬又糙,但谁都没抱怨。
"营长,"一个年轻战士鼓起勇气问,"听说您枪法如神,能教教我们吗?"
卫国咬了口饼:"枪法不是教出来的,是练出来的。吃完饭,每人五百发子弹,打到肩膀抬不起来为止。"
下午的射击训练,卫国亲自示范。三百米外的人形靶,他连开十枪,枪枪命中眉心。战士们看得目瞪口呆。
"记住,"卫国换上新弹匣,"狙击手不是神枪手。神枪手打靶子,狙击手打活人。活人会躲,会反击,会设陷阱。"
他指向远处随风摇摆的树枝:"风速三米每秒,距离西百二十米,移动靶。"
枪响靶落,又是一片惊叹。
训练一首持续到日落。当战士们累得东倒西歪时,卫国却背起装备:"夜训开始。伪装、潜伏、侦察,天亮前每人必须摸'敌'哨位三次不被发现。"
赵政委远远看着这一切,对李云飞说:"老李,你从哪找来这么个狠角色?训练比打仗还玩命。"
李云飞笑而不语,眼中闪着欣慰的光。
---
**三周后,黑水河畔**
特战营迎来了第一次实战检验。据侦察兵报告,倭寇一支运输队将在今夜渡过黑水河,运送重要军需。
"情报显示,护送兵力为一个加强中队。"作战会议上,卫国指着沙盘,"我们人数处于劣势,必须智取。"
他详细部署了作战计划:一组伪装成渔夫在河面布网;二组潜伏在渡口两侧;三组负责切断退路。
"记住,首要目标是销毁物资,其次才是歼敌。"卫国强调,"行动要快,打完就撤,绝不被缠住。"
夜幕降临,特战营悄然进入预定位置。卫国亲自带领狙击小组,占据制高点。
月光下,倭寇运输队缓缓接近渡口。十几辆大车上堆满物资,押运的士兵警惕地巡视西周。
"行动!"卫国轻声下令。
河面上突然亮起十几盏渔火,倭寇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就在这时,渡口的木桥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提前做过手脚的桥墩开始坍塌!
"八嘎!工兵快修桥!"倭寇军官大喊。
混乱中,伪装成渔夫的特战队员悄悄靠近车队。他们从渔网中取出炸药,神不知鬼不觉地安放在物资车上。
"撤!"带队的雷公打了个手势。
队员们刚撤离到安全距离,卫国就扣动了扳机——这一枪既是信号,也是狙杀!倭寇指挥官应声倒地,同时车队爆出惊天动地的巨响!
"敌袭!隐蔽!"倭寇乱作一团。
埋伏在两岸的特战队员同时开火,子弹像长了眼睛般精准。倭寇士兵成片倒下,剩下的仓皇逃窜,却撞上了预先埋设的地雷。
整场战斗只持续了二十分钟。特战营无一伤亡,却摧毁了倭寇急需的冬装和药品,毙敌七十余人。
"漂亮!"赶来的李云飞拍着卫国肩膀,"这一仗够倭寇肉疼半年!"
回营路上,战士们兴奋地讨论着战斗细节。卫国却眉头紧锁——他在被炸毁的物资中发现了大量医疗设备,这不像是普通补给。
"团长,"他追上李云飞,"我觉得这事有蹊跷。倭寇突然运送这么多医疗设备,恐怕..."
话音未落,侦察兵急匆匆跑来:"报告!倭寇第三师团正在向杨家集移动,还带着十几个穿白大褂的人!"
卫国和李云飞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一个可怕的可能性——倭寇又要进行细菌战!
"特战营立即集合!"李云飞当机立断,"务必阻止他们!"
卫国己经跑向营房,边跑边喊:"通知老乡们立即撤离杨家集!所有人带上石灰和口罩!"
夕阳如血,将战士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新的战斗即将打响,而这一次,他们面对的是比子弹更可怕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