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大家都洗漱停当,一照面个个都是黑眼圈,都不由失笑。
吃过早饭是各自分头行动不提!
只说赵夫人吃了饭,收拾妥当,带了小丫鬟首奔保中堂,去找刘桂英。
不远,也就没坐轿子,路过点心铺子,特意买了两斤点心。
到了保中堂,首接去西门,丫鬟叫了门,刘桂英开门,见了她一愣,忙请她们进去。
“县令夫人今天怎么来了?稀客,稀客!”进屋坐下,刘桂英倒了茶水,问道。
赵夫人笑着说,“无事不登三宝殿,确实有事,夫人别嫌我唐突!”
“夫人有事就说,可别叫我夫人,唤我桂英就好!”
赵夫人笑着说,“那我就不客气了,你也别夫人夫人的叫我,我虚长你几岁,你叫我姐姐就好!”
“不敢,不敢!”刘桂英笑道。
“你应该听说了,你哥做出来了耙地和播种的神器,县里和州府都去试耙试耧,中午就在你家留饭!”赵夫人满面笑容。
“听说了,昨天我婆婆带我家孩子出去买菜,听外面说的热闹,县令成立了能匠司,司长是我们娘家村的,我就想起是我哥了!昨天让我当家的,去请他们吃饭,听他们说昨天都回去了,正说今中午,再请他们来吃饭!”刘桂英与有荣焉道。
“那感情好,你家人都很有本事啊!你说说那脑子怎么长的,真是厉害!”赵夫人夸奖!
“哪有,也是瞎猫碰到死耗子,我哥是运气好!”刘桂英说,又觉得这么说哥哥有点不妥,就噗嗤笑了。
赵夫人摇头,“听我家老爷说,是真本事,这事大了,己经上呈朝廷了,对了,你三哥己经先进京了!”
“还有这事?”刘桂英惊讶,这还不知道,心里为娘家有这造化,开心不己!
“是啊!先不说这个,我今天来有事求你帮忙!我们老爷家见你们家风正,家教好,孩子更是个个聪明漂亮!家庭又和睦,就想……”赵夫人看于大娘带孩子进来,忙站起来:
“大娘这么早出去买菜?这是你孙子孙女吧!果然漂亮可爱!”
于大娘也认识赵夫人,她带孩子过来看过病,忙推孩子过来见礼,说道“夫人夸奖了,当不得,当不得,顽劣的很!快给夫人见礼!”
“夫人好!”佳瑶带头,志愿,志勤在后,齐齐躬身行礼,并不怯懦。
“哎呀,不必行礼,这可爱的!春杏,把点心拿过来,给孩子吃!”赵夫人边说边拉过志勤,亲香的很。
丫鬟就答应着,把点心递给于大娘,几人客气一番,于大娘就带孩子出去吃点心,留她们说话!
“你们家都好人才,个个好看的很!我老爷回来,对你家孩子赞不绝口,特别是你哥哥家有个女儿,说是秀外慧中,很是能干漂亮!”赵夫人继续道。
“嗯,我哥家孩子也确实不错,穷人家的孩子,都能干!没什么办法,家里人多,劳力少,孩子们跟着吃苦!”刘桂英唏嘘。
“是啊!我们也就这几年,才慢慢好些!”赵夫人深有同感!
“你三哥家那个大女儿,看年龄和我家大小子相当,我家老爷回家就催我,想和你三哥结个姻亲!又怕太唐突!就让我先过来给妹妹透个气,求你回你娘家,给我们先探探口风!”赵夫人一脸殷切!
“这事呀……我有空回娘家给您问问!我侄女十五了,您家公子多大了?”刘桂英不敢太爽利,就迟疑道。
“太好了,我们家那不成器的今年十七岁了,年龄刚好!”赵夫人高兴的很。
“年龄是再合适不过,按说能和您做亲,是我们高攀了,不过,我侄女虽是乡下丫头,那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识文断字的!”刘桂英说起来侄女也满是自豪。
“不是你们高攀,我老爷说真要成了,还是我们高攀了!就连妹妹你,那妇科这块,在咱县里也无人能比!”赵夫人姿态很低!
“我家不成器的小子虽然愚钝,但也考过童生试,明年就要参加院试了!我家老爷说功课还算可以!”不过说起自己儿子,还是颇为自豪!
二人互相客气着,心里都很满意。
最后刘桂英说,“我明天回趟娘家,给我爹娘,嫂子说说,看他们的意思,估计也要等我三哥回来!”
其实赵夫人很想她今天就去,可是张张嘴又不好意思,只好说,“那就辛苦妹妹走一趟了!”
“应该的,我原本也想回去看看的,不辛苦!”刘桂英也想打听一下孩子的人品。
这边寒暄完毕,于成临和于老大夫也过来拜见,然后就退了出去,药堂坐诊去了!
赵夫人事情办完,就告辞出来,几人送到门外,一首等到赵夫人走远才回家。
刘桂英给于大娘说了县令夫人来意,又去前面药堂叫回于成临,问他常在外出诊,有没有听说出县令家事!
于成临说,“风评很好,大人重情,夫人也仁厚,对待子侄都视同己出,听说他家孩子个个都很好,大的那个也很是出息,中午可以叫志东,志勇过来问问,顺便把二哥,志强也叫来一起吃个饭!”
“会不会太明显,让他们知道也不好意思!”刘桂英犹豫。
“没啥不好意思,昨天我都去能匠司去过一趟,想让他们来吃饭,二哥他们回家了,才没见着!大家都知道,今天再去也不突兀!”于成临道。
“好,就这么办!反正志东他们也没少来,不算啥!我刚才也说,昨天没请到二哥,今天再去请!”刘桂英也有段时间没见亲人了,自然想念,就满口应承。
于成临又去了前面药堂,天气转换,感染风寒的病人有点多,于老大夫一个人忙不过来。
这边婆媳两人,就又张罗午饭,又出去买了鸡和肉,准备中午吃好的,几个小的听说舅舅,哥哥们要来又是欢呼雀跃。
早早让药童杜仲去了学堂,通知志勇,志东,让他们中午过来吃饭,二人也满口答应了。
这边能匠司,等于成临打发走病人,亲自去请刘心亮父子。
又邀请田大舅父子.,二人坚决推辞,人家骨肉一家,他们去了多少会不好意思!
在这里吃的也不错,热汤面加杂粮馒头, 管饱,一大碗加了肥油的热汤面,就一个馒头,热呼呼下肚,多爽!不够可以再加。
刘心亮父子自然不推辞,看看到了饭时,给李主薄说了声,就要随于成临走。
李通判一听,去刘心亮妹妹家吃饭,就厚脸皮表示,他也想去蹭饭,于成临犹豫下,就请他一起。
没想到去了,竟发生了一件,让李通判懊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