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县令和通判他们,先回了能匠司。
今天师爷没跟着下乡,在这里暂代总司,也是忙的不亦乐乎,看到他们又点头见礼。
李通判和刘主薄看着抬出来的耙床,马上就被等着的各镇镇长,按排号抬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叫一个麻利!
车辆排队等着,倒是忙而不乱。李通判就笑着对县令说,“张兄治下有方啊!这是半点不出乱子!”
县令笑道,“哪里,昨天你没来,开始也没个章程,百姓兴致太高,挤挤挨挨的争抢,差点闹出大乱子,你没看李主薄今天还哑着嗓子!”
刘主簿也说,“实在是这耙太好用, 一趟过去两米宽,又有人的重量压上去,两遍就粉碎了土,节省太多人了!”
几人说着进了大门,看工匠们制作。院子里更是繁忙景象,可以说是热火朝天!
刘心亮父子都回家播种,就把带工匠的任务暂交给了志强的外公,田老汉!他本就是刘心亮的师傅,技艺自不必说。此时盯着木匠,很是有条不紊!
州里派过来的自然也是能工巧匠,稍加点拨就通了机窍,迅速投入了制作!这可是绝好的学习机会,他们一定要把握好!
运送木料的马车,进进出出,这是县令连夜让人联系的木料贩子,也是个个满面笑容,这次木料大卖,要趁机多赚点,此时你进我出,热闹异常!
为了方便进货还特意又开了两个侧门,免得进出不方便,自然安排的也是井然有序!
这里刘心亮一来,就提出安排大家各司其职的方案,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人去做,否则太乱又不出活!
每一个小组,又有一个小组长,这样就清晰多了,李主薄觉得很好,夸奖他一番,就采纳了。
刘心亮父子一个负责最后一道工序,耙床合成,一个负责检查最后质量!刘心亮还要检查送进来的木料质量,那是忙的不亦乐乎!
佳慧在家里就预判了这种情况,没想到还是出乎意料的忙。这次听二伯说了,就觉得还要专人检查木料,就又给他出主意,说找个信得过的人检查木料!否则自己能累死!
刘心亮深以为然,关键经过这些事对侄女那是谜之相信!他能当官可是
今天又有了耧车的打造,自己肯定忙不过来,就举贤不避亲的推举了自己忠厚的大舅哥,去负责检查木料!
县令大人也觉得可以,检查木料必须懂行,就让叫了田大舅过来,田大舅听县令传唤,马上跑过来行礼!
县令打量他三十多岁,体健貌端,眼神透着忠厚,心下满意。又听说十几岁就做木工,家传技艺,加上有心抬举刘心亮,当即命他负责检查木料!田大舅喜出望外,当即表示定然把好关!
田外公自然欢喜,他在这里今天做了代司,也算过了把官瘾,自己家也算在县令面前露了脸,越发觉得自己这个女婿选的好!
县令又让刘心亮叫了各个小组长过来开了个会,分出多半人学习做耧车,众人一听 ,激动万分!
这个时代手艺人非常吃香,但老师傅又很是保守,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所以有的人给人端茶送水,累死累活,跟着师傅两三年可能只学个皮毛,聪明的人就偷师!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
甚至有的亲父子到最后,师傅都保留一点绝招,等躺在灵堂才断续说出,听说还有说一半就咽气了,弄得儿孙又伤心又生气,最后捶胸顿足,搞得别人以为他们是伤心,其实是愤怒!
所以这会儿很多人都流了泪,这都是家传的手艺,多是传男不传女!学点手艺实在难!
这次刘司长就这么公开,甚至手把手的教授,他们个个感恩戴德!对刘心亮父子更是感激涕零。
这次不说能挣钱,就是单单能学习都很了不得了,所以个个摩拳擦掌,暗暗下决心努力学习,好好把握机会!
于是又分出来三十个人学习做耧车,刘心亮手把手的教,其实都是有基础的,大部分还是能工巧匠,又有图纸,本来就一琢磨就会,何况有人用心教授!
手艺不高的就去解木头,做最开始的一步,反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李通判也把他们带来的人分了十二个过来学做耧车,那些人更是挑拣出来的能人,上手更快!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分工明确,忙而不乱。
外面等待的各镇镇长,听说又有了播种神器,瞬间炸开了,个个激动的摩拳擦掌,恨不得去抢,马上拿到手!
外面的人闹嚷嚷的,七嘴八舌,弄的附近的没事做的,阿奶阿爷们也带着小孩来看热闹,也有不明所以的人听说什么神器也想过来一睹为快!
衙役们感到了从没有过的压力,打起十二分精神维持着秩序,可不敢出丁点乱子!
更有嗅到商机的人,过来问能不能代卖,这些以木料贩子为主,他们想拉过来木头,带回去耙床,来回赚差价,不得不说那个时代,都不缺聪明人!
县令看这边安排妥当,又让人去铁匠铺打造耧铲,刻不容缓!
用官府急用通知下去,其它物品全部停止打造,加急打造耧铲,不得有误!
并让第一个打造耧铲的铁匠,务必全力配合教授其他人!他也表示一定尽心传授。何况刘心武给的工钱高!他甚至暗暗想着这大批生产会赚多少钱!
县令:想屁吃呢?刘心武急用,我批量,长的不美想的挺美!
众铁匠们也不敢不听,纷纷表示加班加点干,争取保质保量打造出官府需要的耧铲!
有钱赚,又有官府撑腰,天上掉下来的好事情!更何况谁吃了雄心豹子胆?敢给官府叫板!谁还不是大聪明了?
县令甚至考虑,要不要把铁匠铺,也都集中管理起来!嗯,也不是不可以!容后再议!
这边安排妥当,几人又盯着,当场做好了一部耧车。刘主薄和李通判甚至还上手刨了木头,好好的木板被他们刨的坑洼不平,难以首视!
两人有点尴尬,就有人拍马屁,“大人们果然厉害,我当年可是学了几个月才能刨成这样!”
众木匠心里小人儿集体翻白眼,真会拍马屁!
两位大人心里舒服,李通判拍拍那人,“小伙子,有前途,好好干!”
特别李通判,今天没少受打击。扶耧扶的抖抖嗦嗦不说,连耙地,明明看别人耙的时候,翩若游龙,姿态潇洒,游刃有余!怎么自己站上去,还让人牵着牛,一走动还是差点掉耙,好容易龟速耙了个来回趟,愣是紧张出一身汗!
这会儿听这小木匠夸奖,很是找回了点自信,觉得这做木匠比自己学八股文都难!就更是佩服刘心亮。
但李通判是谁啊!那是有名的迎难而上的人,耙地就不说了,老吓人了,这老胳膊老腿不经摔(怕),可这木工活必须学学。
大家没想到李通判回去后买了木工工具,刻苦钻研,最后在木雕上还有了一点成就,深刻诠释了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还有巧的真谛!当然这是后话了。
那个同样被夸奖的小木匠,挺首了背,受宠若惊!
几位大人心满意足,和刘心亮父子打了招呼,勉励他们好好工作,几人才满面笑容的出了能匠司,准备回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