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每天都在鸡爹
穿越古代:每天都在鸡爹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穿越古代:每天都在鸡爹 > 第24章 自我攻略

第24章 自我攻略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古代:每天都在鸡爹
作者:
八千少女心
本章字数:
4218
更新时间:
2025-03-22

他们这住得又偏僻,了解这个时代的信息还是有点慢。

她开始觉得分家是因为她爹是极品。

但鸡爹的这段时间看,也没到那种程度。

尤其是现在西叔、五叔家都搬来了。

那说明她爹哪怕是极品也还不够极品才对。

好歹她娘每个月还给公中交钱,没道理她爷奶就这么厌恶他们这一房才对。

“我也不知道,我猜是奶奶怂恿的。”

“为什么?”

“不知道。”苏荷自己也没想明白。

孙氏却能想明白,“这有什么不明白的?你爹是长子,按照规矩至少能得七成家业,现在你爹是没儿子,万一你爹生了儿子,那家里的田地的大头可就只能分给你爹了。”

苏荷想不明白的事情忽然懂了。

跟以后主张家产要平分,一碗水要端平的时代不同,这时候大房哪怕有千般不好,只要没犯大错这长子继承的规矩就必须要遵循的。

这条规矩对世俗的约束比她想象的要重要得多。

在乡下人眼里,钱永远没有土地重要。

彭氏自然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尽早将地归到z积极亲生儿子名下。

如此二叔就必须要去参军,只怕她当时想的就是二叔去参军,就无法生下长孙了。

因为当时她爹是答应了苏启铭家五年不生孩子的。

意外的是王氏肚子争气,一次就怀上了,只是生产终究比闵氏晚了三天。

其实就算没有这三天,彭氏也会想别的办法,只怕不会有什么好事。

分家对西房和五房来说虽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人心相悖总有差别,尤其彭氏还天天说道,自然也会觉得她爹不好。

孙氏觉得自己想到的就是真相,“你家启铭虚岁己经16了,等他成亲之后,他亲生父母留给他的田地房产也是要归还到他的名下,族里这么多人看着她不能不还,还不如早点分家,还能面子上说大哥家有10多亩地,显得他们仁至义尽。”

这些苏荷本就知道一点,只是没想得这么透彻,但是孙氏掰开了说她就懂了。

她得用这个时代的思维来想事情。

族人都看着,苏启铭那30亩地彭氏拿不去,不如趁着找个由头早点分家,将苏老头那几十亩地给占着。

她爹没儿子,这般做族人就算说道也会觉得情有可原,但万一她娘生个儿子出来,或者他爹脑子一热找人借腹生出儿子就完全不一样了。

分家将长子分出,那就是大过了,就算是苏大没意见,族里也会怪苏老头坏了规矩。

家产这东西,不早点争取到自己儿子手里,估计彭氏她夜夜都睡不安稳。

苏薇原本以为分家她家才得3亩地,大伯家得了32亩很不公平,听五婶这么一说顿时五味杂陈。

难怪她爹说大伯才是亲大伯。

孙氏也觉得自己真相了。

有句话她还是没说——苏大虽然不好,但她一个外村的都能听到苏大一家的坏名声,当是彭氏故意闹出来的。

一旁绣花的李氏看了看苏大,苏大捧着书没抬头,似乎没听到孙氏的话。

苏薇年纪小,但是天赋是真的很好,苏荷教了几遍不但会了,还能发挥得更好。

“小荷姐,我听说城里的人都喜欢配络子,我们何不打点络子?”

苏荷也懂,绣坊收的络子更多,不过她也有自己的考虑:“这东西城里的人家自己都会,想要赚钱图的也就是个新鲜罢了,今个儿我们这些花样趁着新鲜先把绣坊的任务给交了,把这钱赚到手再说。”

“这些手绳我们编好了也不急着卖,等端午当能把价钱卖得高些,过年的时候要络子的人多,我们再打络子。”

“全靠辛苦赚不了多少钱。”

这个跟绣活不一样,只要学会了,手艺差别不会那么大,没那么大的竞争优势。

若是做100件和做500件赚的钱没有太大差别,那何必辛辛苦苦多做那400件。

苏薇点头,表示自己懂了。

又问:“那过完年之后呢?”

苏荷:“过完年你跟我娘学刺绣应该能绣点东西换钱了吧?”

苏薇没想到堂姐如此为自己思虑,很是感动。

她不问,堂姐就不说,想必以前堂姐对自己的好也是如此,只是她没领悟吧。

苏荷可没想着小堂妹内心的自我攻略,就是觉得住在一起,大家都赚点钱实现共同富裕更好。

如此,她二婶做饭的时候要是能舍得多放一点猪油,大家也能生活得更好一点。

至于孙氏,对这个陌生的侄女己经刮目相看了。

她二哥是个货郎也是知道些做生意的门道的,却没想到一个八岁的孩子能这么通透。

读书和没读书果然还是有差别的。

没错,孙氏也在自我攻略,是她以前对大房不了解,大房其实还可以。

苏启铭沐休回来的时候自然发现家里多了很多人。

不得不说他是便宜爹养大的孩子,两人的性格还真是多方相似——有人到地里干活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不过这次苏启铭回来有两件大事要说。

“叔父,我想下个月起就不去书院了。”苏启铭说这话的时候小心翼翼的看着苏大,生怕对方动手。

事实就是苏大还真的动手了,只是被他躲过去了。

苏荷瞧着他们这两人熟练的做派,是真像亲父子啊。

“叔父,季夫子来我们书院了。”苏启铭解释了缘由。

苏大的脸冷了。

“他一来就将我叫了过去,问你的事情。”苏启铭没有瞒着他的意思将季夫子来的事情说了一遍。

翠岭县有三个书院,明礼、知心两个书院在县城中,善学则在镇子上。

苏大以前就是在明礼书院念书,后又被开除的。

而那位季夫子以前是苏大的恩师,后来又是他当众将人赶出书院,坐实了他的罪名。

往事不可追,苏大不想这么多年过去,不刻意打听还会听到这称呼。

“他都七老八十了吧,居然还活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