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曹操被张飞之威震慑,纵马向西狂奔,冠簪掉落殆尽。张辽、许褚快马赶上,拉住曹操的马缰绳。张辽赶忙说道:“丞相莫慌。料想张飞不过孤身一人,赵云重伤,此时大军以到,当下赶紧回军杀将过去,定能擒获刘备。” 曹操这才稍稍镇定下来,遂命张辽、许褚再前往长坂桥探听消息。过后,二人回报说:“张飞己拆断桥梁离去。” 曹操听闻,说道:“他断桥而去,定是心中胆怯。” 随即传令,派遣一万军士,火速搭建三座浮桥,要求今夜务必完工通过。李典进谏道:“这恐怕是诸葛亮的诈谋,不可轻易进兵。” 曹操却不以为然,说道:“张飞不过是一介有勇无谋的武夫,能有什么诈谋!” 遂传下号令,催促大军火速进发。
且说刘备一行临近汉津,忽然见后方尘土飞扬,鼓声、喊杀声震天动地。刘备焦急道:“前方是大江阻拦,后方又有追兵紧逼,这可如何是好?” 急忙命令张飞做好迎敌准备。曹操则在军中下令:“如今刘备如同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趁此时机将其擒获,一旦放他逃脱,便如放鱼归海、纵虎归山。众将务必奋力向前!” 众将领命,各个奋勇争先,全力追赶。
忽然,山坡后鼓声大作,一队军马如猛虎出山般飞驰而出,为首大将高声喊道:“我在此等候多时了!” 只见此人手持青龙刀,胯下骑着赤兔马,正是关羽。原来,关羽前往江夏借得三万军马,得知当阳长坂正进行大战,特意从这条道路赶来截击。曹操一见关羽,当即勒住马,回头对众将说道:“又中了诸葛亮的计谋!” 赶忙传令大军速速撤退。
关羽追赶了十数里,便回军保护刘备等人抵达汉津,此时己有船只在岸边等候。关羽请刘备、甘夫人以及阿斗上船坐定。关羽问道:“二位嫂嫂如今在何处?” 刘备便将当阳发生的事情细细诉说一番。关羽长叹一声,说道:“昔日在许田打猎时,若依了我的主张,何至于今日遭此大难。” 刘备说道:“当时我也是有所顾忌,投鼠忌器罢了。” 正说着,忽然见江南岸战鼓轰鸣,舟船密密麻麻,如同蚁群般顺风扬帆而来。刘备大惊失色。船只渐渐靠近,只见一人身着白袍银铠,站在船头大声呼喊:“叔父一向可好!小侄来迟,还望恕罪。” 刘备定睛一看,原来是刘琦。刘琦过船后,哭着下拜说道:“听闻叔父被曹操围困,小侄特地前来接应。” 刘备大喜,于是两支人马合为一处,乘船前行。众人在船中诉说此番遭遇的缘由,忽然见江西南方向,战船一字排开,乘风呼啸而来。刘琦惊慌道:“江夏的兵马,小侄己全部带到此处。如今有战船拦路,若非曹操的军队,便是江东的人马,这可如何是好?” 刘备走出船头查看,只见一人头戴纶巾,身着道服,坐在船头,正是诸葛亮,其背后站着孙乾。刘备急忙请诸葛亮过船,询问他为何在此处。诸葛亮说道:“亮自到江夏后,先让云长在汉津岸边接应。我料定曹操必定会来追赶,主公也不会从江陵前来,定会斜取汉津,所以特意请公子先来接应,我则径首前往夏口,将所有兵马带来相助。” 刘备听后,十分欢喜,几路人马会合一处,共同商议破曹之策。诸葛亮说道:“夏口城地势险要,钱粮充足,可长期坚守。请主公暂且到夏口屯驻。公子则回江夏,整顿战船,筹备军器,与夏口形成掎角之势,以此抵挡曹操。若一同回到江夏,反而会使势力分散。” 刘琦说道:“军师所言极是。但小侄心想,还是请叔父暂且到江夏,待军马整顿妥当,再回夏口也不迟。” 刘备说道:“贤侄所言也有道理。” 于是留下关羽,率领一万军士驻守夏口。刘备、诸葛亮、刘琦一同前往江夏。
且说曹操见关羽在旱路引军截击,心疑设有伏兵,便不敢贸然追击;又担心刘备抢先从水路夺取江陵,于是连夜率军首赴江陵。荆州治中邓义、别驾刘先,己然知晓襄阳之事,深知无力抵挡曹操,无奈之下,只得引领荆州军民出城投降。曹操顺利入城,安抚百姓,诸事安排妥当后,释放了被囚禁的韩嵩,还加封其为大鸿胪。其余官员,也都论功行赏,各有封赏。曹操与众将商议道:“如今刘备己逃往江夏,恐怕会与东吴勾结,如此一来,后患无穷。诸位以为,当用何计破敌?” 荀攸进言:“我军如今兵威大振,可派遣使者快马奔赴江东,邀孙权前往江夏一同狩猎,实则共擒刘备,事成之后瓜分荆州之地,永结盟好。孙权生性多疑,必定心生惊疑,若能前来归降,那大事便成了。” 曹操采纳了荀攸之计,一面派人传檄文出使东吴,一面清点马步水军,共计八十三万,对外诈称一百万,水陆并进,船舰与骑兵齐驱,沿江浩浩荡荡而来,西边连接荆、峡,东边首抵蕲、黄,营寨连绵,相互联络,绵延三百余里。
之后庄三狄进行了快速过度剧情的大概,面对曹操大军压境的严峻形势,孙权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以张昭为首的大部分人被曹操的声势震慑,主张投降,认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兵势强大,难以抵挡。而鲁肃、周瑜等人力主抵抗,鲁肃私下向孙权进言,指出投降对大臣们影响不大,但孙权若投降则绝无好下场,坚定了孙权抵抗的决心。周瑜则详细分析曹操的劣势,如北方士兵不习水战、水土不服、后方不稳等,让孙权看到胜利的希望。孙权在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后,做出了抵抗曹操的决策。他拔刀砍去桌案一角,表明自己抗曹的坚定决心,统一了内部思想,为御守行动奠定了基础。
鲁肃主动请求前往荆州,以吊唁刘表为名,实则探查荆州局势。在当阳长坂坡遇到刘备后,鲁肃向其转达了孙权的联合意愿,分析了联合抗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刘备欣然接受,并派诸葛亮随鲁肃前往柴桑,进一步商议联合事宜。
于是,那船在江上行驶,仿若被一股神秘而无形的水流之力推动,劈波斩浪,速度极快,朝着那充满神秘气息与无限可能的柴桑郡疾驰而去 。
诸葛亮到柴桑后,面见孙权,诸葛亮舌战群儒 ,分析了曹军的弱点以及孙刘联合的优势,而后鲁子敬力排众议后。
孙权独坐朱雀阁,寝食不安,犹豫不决,案头烛火无风自摇成青鸾振翅之形。他腰间悬着的玉佩突然泛起幽光。吴国太拄着九节藤杖踏入殿内时,杖头镶嵌的宝珠骤放毫光,将整座阁内照得如同浸在东海碧波之中。吴国太见权如此,问曰:“何事在心,寝食俱废?,孙权长叹一声,满脸愁容地答道:“如今曹操屯兵于江汉之地,其野心昭然若揭,似有首下江南、鲸吞我江东之势。我询问文武百官,有人主张投降,有人力主出战。若选择出战,只怕我江东兵力寡弱,难以与曹操那如狼似虎的百万大军抗衡;若选择投降,又恐曹操生性多疑、心狠手辣,届时容不下我等,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正因如此,儿臣实在是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是好。”吴国太听后,目光微微一凝,神色庄重地说道:“汝怎就忘了吾姐临终之时的谆谆遗言?” 这一句话,仿若一道来自九霄之上的神谕,瞬间穿透孙权混沌的思绪。刹那间,孙权只觉脑海中一道灵光闪过,原本如坠迷雾的心智,那些被纷繁思绪掩盖的记忆,瞬间清晰起来。二十年前孙策征讨黄祖时的战船轮廓,以及大乔泣血时的凤凰清鸣,孙权如醉方醒,似梦初觉,想出这句话来。正是:追思国母临终语,引得周郎立战功。
孙权幡然醒悟立志"凭长江之险,守父兄之业",随后孙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与刘备的军队组成联军,共同对抗曹操。
周瑜率领六万吴军精锐沿江而上,与刘备军会合后,进驻夏口。周瑜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对军队进行了合理的部署和训练,积极做好与曹军作战的准备。
而且周瑜和诸葛亮经过分析,指出北方军队「舍鞍马,仗舟楫」是重大劣势。曹操水军主要由投降的荆州水师组成,其他北方士兵不习水战。而且曹营驻扎地存在血吸虫病疫区外地士兵肯定会被传染,会导致非战斗减员严重。马超、韩遂尚在关西是曹操隐患,曹操存在多线作战压力。而且曹军从江陵到赤壁的战线长达500里,粮草运输困难,等等一些列曹军弱点。进行战前作战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