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东汉:老农的江东霸业
穿越东汉:老农的江东霸业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穿越东汉:老农的江东霸业 > 第103章 铁骑南下

第103章 铁骑南下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东汉:老农的江东霸业
作者:
柴门听雨
本章字数:
5282
更新时间:
2025-07-08

建安十九年深秋,朔风卷着黄沙掠过中原大地,枯黄的草木在风中瑟缩。鲜卑王庭内,轲比能身披虎皮大氅,腰间悬挂着寒光凛冽的弯刀,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帐下的各部酋长:“曹操与孙刘在荆襄打得不可开交,正是我鲜卑入主中原的良机!此番南下,踏平并州,首取许昌!” 随着一声令下,二十万鲜卑铁骑如同黑色的洪流,扬起漫天尘土,朝着南方汹涌而去。

并州雁门关,守将乐进望着关外密密麻麻的鲜卑骑兵,面色凝重。城墙下,轲比能的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他高声叫嚣:“乐进小儿,速速献关投降,饶你不死!” 乐进冷笑一声,张弓搭箭,一箭射向轲比能的帅旗,旗杆应声而断。“贼子,有本事就来取我关隘!”

鲜卑军队随即发起猛攻,他们推着巨大的冲车,如潮水般涌向城墙。城头上,曹军的投石机轰鸣作响,巨大的石弹如雨点般砸向敌军,鲜卑骑兵纷纷落马。但鲜卑人悍不畏死,前赴后继,很快便有士兵架起云梯,攀爬城墙。乐进亲自率军在城头拼杀,他的长枪挥舞间,鲜血飞溅,然而鲜卑军队实在太多,曹军逐渐陷入苦战。

许昌城内,曹操接到战报后,立刻召集众将。“鲜卑来势汹汹,雁门关危在旦夕。” 曹操目光如炬,“夏侯惇、夏侯渊听令,率五万大军星夜驰援并州;曹仁留守许昌,加强城防;荀彧、贾诩,你们负责筹措粮草,确保前线供应!”

夏侯惇、夏侯渊的援军赶到后,局势稍有缓和。但轲比能改变战术,分兵绕过雁门关,劫掠周边郡县。一时间,并州大地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曹操心急如焚,他深知,若不能尽快击退鲜卑,不仅北方难保,南征的计划也将彻底泡汤。

汀兰城内,孙翊手持密报,眉头紧锁。“鲜卑南下,曹操自顾不暇,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他看向孙昭与陆逊,“你们怎么看?”

孙昭沉思片刻,说道:“父亲,曹操若败于鲜卑,势力必将大损;若胜,则会再次南下。我们可作两手准备:一方面,加强荆州防御,防止刘备趁机偷袭;另一方面,与鲜卑暗中联络,若轲比能占据并州,我们可承认其统治,换取他对江东的支持,共同对抗曹操。”

陆逊点头补充:“少主所言极是。此外,我们还应密切关注南匈奴的动向,若他们倒向鲜卑,曹操将更加被动。” 孙翊采纳了建议,立即派使者前往鲜卑王庭和南匈奴王庭,同时命吕蒙在荆州各城增派兵力,加固城防。

在外交上,孙翊的使者成功与轲比能达成秘密协议:江东承认鲜卑对并州的占领,提供铁器和粮草;鲜卑则承诺不进犯江东,并在曹操南征时从背后牵制。而南匈奴单于在看到鲜卑的强势后,态度更加摇摆不定,在曹操和孙翊的拉拢下,始终不肯明确表态。

益州成都,刘备与诸葛亮站在巨大的沙盘前,注视着北方局势的变化。“鲜卑南下,曹操陷入困境,这是我们的机会。” 刘备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孔明,我们是否要趁机出兵荆州?”

诸葛亮却冷静地摇头:“主公,此时出兵并非明智之举。孙翊早有防备,且曹操虽在北方受挫,但根基未动。若我们贸然进攻荆州,一旦曹操腾出手来,定会联合孙翊对付我们。不如静观其变,待曹、孙、鲜卑三方两败俱伤,我们再坐收渔利。”

刘备虽心有不甘,但还是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他下令关羽、张飞在荆州边境保持警戒,同时在益州继续扩充军队,训练士卒。为了增强实力,刘备还派人深入南蛮部落,招募了一批擅长山地作战的勇士,组建了一支特殊部队。

然而,刘备阵营内部的矛盾并未因外部局势的变化而缓解。关羽对诸葛亮的战略不满,认为太过保守;法正与李严之间也因权力分配问题产生了矛盾。刘备不得不在安抚众将和谋划战略之间疲于奔命。

在荆州,孙昭一首在关注着北方战局。他发现,鲜卑军队虽然势大,但后勤补给是个大问题。“父亲,我们可派一支轻骑,绕道偷袭鲜卑的粮草运输线。” 孙昭向孙翊建议,“同时,派人离间鲜卑各部,许诺给他们更多的利益,让他们不再死心塌地跟随轲比能。”

孙翊批准了这个计划,命朱然率领三千轻骑,携带轻便的火器和弓箭,悄悄北上。朱然的军队昼伏夜出,成功绕过曹军防线,摸到了鲜卑的粮草运输队。“点火!” 随着一声令下,江东士兵将火把投向粮草车,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鲜卑守军惊慌失措,朱然趁机率军冲杀,将这支运输队彻底摧毁。

与此同时,孙翊的使者在鲜卑各部之间活动,大肆宣扬轲比能独吞战利品,承诺若他们与江东合作,将得到更多好处。一些鲜卑酋长开始动摇,对轲比能的命令不再那么坚决执行。

轲比能得知粮草被烧、内部生乱的消息后,暴跳如雷:“孙翊,我与你誓不两立!” 但他也不得不分兵回防,寻找江东的袭击部队,同时安抚内部的不满情绪。这给了曹操喘息的机会,他趁机调整部署,对鲜卑军队发起反击。

并州战场上,局势变得错综复杂。曹操的军队在乐进、夏侯惇等人的带领下,与鲜卑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双方在雁门关、太原等地反复争夺,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鲜血。

鲜卑骑兵的冲击力极强,他们手持弯刀,如旋风般冲入曹军阵中,左砍右杀。但曹军也不甘示弱,他们用强弩和长枪组成防线,顽强抵抗。一场战斗下来,双方都死伤惨重,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轲比能见强攻难以奏效,再次改变战术,他派精锐骑兵深入曹操后方,劫掠城池,制造混乱。一时间,冀州、青州等地警报频传,曹操不得不再次分兵回防。这让前线的曹军压力大增,乐进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雁门关的防守岌岌可危。

就在曹操与鲜卑打得难解难分之时,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南匈奴单于在权衡利弊后,决定倒向鲜卑。他亲自率领十万匈奴骑兵南下,加入了轲比能的阵营。

这个消息对曹操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望着地图,面色阴沉得可怕:“南匈奴这背信弃义的家伙,实在可恶!” 但他很快冷静下来,召集众谋士商议对策。

贾诩建议:“丞相,如今敌众我寡,我们不可与之硬拼。可派使者前往江东,请求孙翊出兵相助,许以荆州部分土地;同时,加强许昌的防御,坚守城池,等待时机。” 曹操虽不情愿,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派使者前往江东。

孙翊收到曹操的求援信后,陷入了两难。孙昭分析道:“父亲,曹操若败,鲜卑将一家独大,对我们也不利。但我们也不能轻易出兵,可与曹操谈判,让他割让南阳郡,我们便出兵相助。” 孙翊依计而行,与曹操的使者展开了激烈的谈判。

在这场错综复杂的博弈中,曹操、孙翊、刘备、鲜卑、南匈奴等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绞尽脑汁。并州的战火仍在燃烧,荆襄的局势也暗流涌动,整个天下都被卷入了这场巨大的纷争之中。孙昭在这场乱局中不断成长,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着天下的走势。而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等待着这些逐鹿中原的豪杰们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