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鼎
锈鼎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锈鼎 > 第021章 钟铎失声

第021章 钟铎失声

加入书架
书名:
锈鼎
作者:
于学忠
本章字数:
3036
更新时间:
2025-06-27

宣统三年冬,寒意料峭,凛冽的朔风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子,在临邑县衙的上空肆意呼啸。县衙里那口曾经洪亮雄浑的晨钟,此刻却在这朔风里发出破锣般的闷响,仿佛是一位垂暮的老人在痛苦地呻吟。

金荣桂身着一袭深蓝色的长袍,眉头紧锁,神色凝重地盯着钟身新裂的细纹。那细纹曲折蜿蜒,宛如一条狰狞的伤疤,诉说着昨夜的惊心动魄。昨夜,一群暴民不知受了何人指使,竟趁着夜色,用石头猛烈地撞击这口铜钟,似乎想要将这承载着百年历史的声音彻底击碎。

“东翁!”栾师爷气喘吁吁地捧着《剪辫通令》踉跄奔来,他的脸上满是焦急与惶恐,“济南电令三日内完成剪辫,可乡民说……说这是要绝了大清的龙脉!”

金荣桂微微一震,接过那纸通令,目光在上面缓缓扫过。他深知这剪辫令的推行将会在这小小的临邑县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在这大清的土地上,辫子己经不仅仅是一种发型,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和信仰,想要在短短三日之内让乡民们剪掉辫子,谈何容易。

话音未落,衙门外突然传来“咣当”一声巨响,仿佛是大地在颤抖。金荣桂和栾师爷急忙奔出衙门,只见那口康熙年间的铜钟竟被套上了麻绳,绳头系着上百条乌黑的发辫,宛如一条条黑色的蟒蛇,在寒风中扭动着、挣扎着。那些发辫上还带着乡民们的体温和气息,似乎在诉说着他们的不满和反抗。

金荣桂望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铜钟的裂缝,象征着旧秩序的崩塌;而这些发辫与麻绳构成的权力绞索,正紧紧地勒住了这个时代的咽喉。他握紧了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混乱的局势中,找到一条平衡传统与变革的道路。

曲水亭内,茶香袅袅,却掩盖不住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和压抑。十二名乡老身着长袍马褂,神色肃穆地围坐在亭中。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忧虑和无奈,手中紧紧握着自己的辫子,仿佛那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马永年身着一袭崭新的西装,留着一个时尚的西洋头,在这群乡老中显得格外刺眼。他双手抱臂,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金大人,您这‘金辫子’不剪,难道要学张勋复辟?”

金荣桂坐在一旁,沉默不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决绝,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大的决定。突然,梁木“咔嚓”一声断裂,辫绳如黑蟒般砸落,露出梁上刻的“宣统二年重修”字样——正是马家捐的银子。

金荣桂心中一惊,他急忙拾起一根断辫,仔细查看。发根处缠着写满满文的黄绢,那黄绢己经有些陈旧,上面的字迹却依然清晰可辨。金荣桂的眉头紧锁,他意识到,这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这黄绢上的满文,究竟代表着什么?难道是保皇党人的密谋?”金荣桂心中暗自思忖。他知道,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保皇党人一首在暗中活动,企图恢复大清的统治。而这十二名乡老,或许就是他们的棋子。

马永年看着金荣桂手中的断辫,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他轻咳了一声,说道:“金大人,这不过是一些无聊的迷信罢了,您不必太过在意。如今朝廷推行新政,剪辫乃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顺应潮流,而不是一味地守旧。”

金荣桂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马永年:“马先生,我自然知道剪辫是为了国家的进步和发展,但这也不能操之过急。我们应该尊重乡民们的意愿,循序渐进地推行剪辫令。否则,只会引起更大的动荡和混乱。”

马永年冷笑一声:“金大人,您这是妇人之仁。如今国家危在旦夕,我们必须采取果断的措施,才能挽救这摇摇欲坠的局面。如果您再犹豫不决,恐怕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金荣桂没有理会马永年的挑衅,他站起身来,缓缓说道:“我会尽我所能,在推行剪辫令的同时,维护好乡民们的利益。但这需要时间和耐心,还望马先生能够理解。”

说完,金荣桂便转身离开了曲水亭。他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和困惑,他不知道自己能否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中,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