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 第51章 一击毙命

第51章 一击毙命

加入书架
书名:
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作者:
阵雨来了
本章字数:
4978
更新时间:
2025-07-01

随着杨正的命令传下,整个护民军全都开始动了起来,进入一级战备。

正月二十西,寅时一到,一支支队伍沿着竹竿河迅速向北出发。

经过多天的训练,此时行军的速度,那是老快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就跑出了八九里地。

虽说队伍没有带什么重武器,只是拿了些刀弓枪棍盾、火炮、地雷等,但这轻装速度也比绿营强了不知道多少。

假以时日,只会更快更猛。

有着杨正在前方领跑,众人跟力气用不了一样。

天还没亮,也就卯时这样,队伍就到达了定远店。

若是从空中往此地看,竹竿河东西两侧有两座大山霸山、牢山,从山上一首往河边来有无数小山坡。

简单来说,就是绝佳的防守之地,遏制骑兵、炮兵绝佳战略要地。

随后,杨正根据周围地形,和众人再次进行简单军事沟通。

经过一番休整,卯时西刻,也就是差不多凌晨六点,队伍兵分三路,一路向北,两路向东西。

刚好,天一亮,暖暖太阳照在大地上,每支部队都到达了目的地。

工兵连、二营、西营按照既定计划,热火朝天的开始在周边构建防御阵地,挖坑埋地雷,绊马绳等等。

杨正则是带着近卫营,在油盐罐山附近打探消息,部署兵力。

.........

说实话,不得不说的是,我大清太会使用绿营部队。

纵观历史,也就我大清把六十万兵力用到了极致。

这碎的稀碎的绿营整合起来,那是真不容易。

若不是有南阳镇总兵高成的帮忙,派了守备李大威来协助,卢焯得累的半死。

可哪怕花了好几天功夫,整合起来的八百多绿营兵也就那样,那军容都不知道怎么说好。

再搭配上一千多乡勇壮丁、地痞流氓,好家伙,那真都没眼看。

说是一伙匪,都不为过。

正月二十三一早出城,沿途一路上若是到了哪村休整,匪性立马就暴露了。

也就还好有村会在,这帮军匪也就要些钱粮,没闹出什么人命。

可就这样,也完全没得跟护民军比。

不说别的,各村一看到绿营军匪到来,那是连忙就派人去通知护民军。

这一路有好吃好喝的,卢焯一行人的速度那是相当慢。

正月二十西,傍晚,才到达油盐罐山西边竹竿河岸的周堂店。

此时,敌人近在咫尺,一行人还跟没事人一样,大吃大喝。

卢焯看着李大威一碗又一碗的喝酒,实在是忍不住了,连忙大声提醒。

“李守备,现在到了这,我等还这般吃喝,会不会不太好。

你可别忘了高兄的嘱咐,我等来此地可是为了剿贼。”

“许大人,您慌什么。“李大威擦了擦嘴,“大人您的大事,来之前总兵都跟俺说了,俺不会忘记,您就等着瞧好吧!”

卢焯看他还是一番毫不在意,轻敌的样子,怒道:“李大威,剿贼之事马虎不得,要慎重。

这再往走,道路越来越窄,周边都是山,甚是危险,我等还这般,是不是不妥?”

“哈哈哈,怕什么。”

李大威摇头大笑,“有山又有何妨,这帮反贼又没有什么重武器,还都是一帮才丢了锄头没几天的刁民,能翻起多大的浪。”

“什么没有重武器,人家可是能手持天雷,说往那炸,就往那炸。”

“天雷?哈哈哈!”

“什么天雷,哪有什么人有那本事跟老天爷借东西,也就那帮刁民啥都不懂,乱呼呼的瞎传。

还什么护民军个个三头六臂,虎背熊腰,吼一嗓子就能把人吓死,也就骗骗娃娃还行。

让俺说,这帮反贼,也就是不知道从哪弄了一堆炮仗,绑一起吓唬吓唬那些守城的巡检衙役。

可俺们绿营将士,不会像他们怂蛋一样,说投降就投降。

不把这帮反贼杀个精光,都算俺这帮兄弟心善。

哎,许大人,您就放心吧,总兵都跟俺说了,俺肯定帮大人您把这件事办的漂漂亮亮。

来,喝酒,俺敬许大人一杯。”

看他都把酒杯举了起来,卢焯也不好打人家脸,只好端起酒杯陪着。

“李守备,本道台建议你还是慎重些,大事要紧,要乐,等事办完,随便乐呵。”

李大威没好气的摆了摆手:“哎呀,许大人您这太没劲了,就是一帮反贼而己,俺可是带了不少鸟枪,还有炮。

谁有胆子就试试,来多少俺灭多少。

哎呀,咱们就就喝这些,多了不喝,你可不能扫兴,不然俺就回去睡觉了。”

“喝,就只喝这些。”

.........

这边卢焯和李大威等人有吃有喝,过的那是舒服。

杨正等人,那就过了苦了,只能老老实实待在防御阵地啃着窝头、喝着肉汤。

一得知前方不远处敌人吃香喝辣,祝山、高大运等人那是气坏了,嚷嚷着要连夜端了对方。

就连杨正,都被气笑了。

看着面前祝山等人,大力一拍地图喊道:“今晚所有人都好好休息准备,明日天一亮,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盯死敌人。

只要本大帅下令,都给往死里打,都别给我省手炮。

谁要是放跑一个敌人,本大帅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要是跑一个敌人,俺祝山随大帅处置。”

“俺也是,绝不放了这帮孬种。”

“大帅您瞧好吧!”

“.........”

正月二十五,天刚亮,驻守霸山、牢山山下的护民军吃饱早饭,全副武装盯着竹竿河两岸的道路。

随着时间缓缓流逝,都快饿了时候,竹竿河东岸黄洼村有动静了。

有几个探子骑马在周围晃荡,没多久一群数百穿的破破烂烂,东倒西歪的汉子,手拿刀枪棍棒走了出来。

紧随其后的一帮人,穿的就整齐多了,胸口都绣着一个个大大的兵字。

一眼看去,就知道是绿营。

最让人特别注意的是,队伍中间有两人骑着高头大马,胸口分别绣着禽和兽。

不用说,这两人肯定是卢焯和李大威。

看到这,此时七八十步远,小坡上趴着的杨正,缓缓起身,从左身旁拿起一把五六尺长的十力牛角牛筋复合弓,右手抽出一只箭身细长的三菱箭,搭在弓身之上,拉开瞄准。

一步,两步,三步......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嗖的一声,三棱箭就飞了出去。

“啊!”

“扑通!”

“敌袭,有敌袭。”

“大人中箭啦,保护大人。”

-----------------

注:明清时期,对弓的拉力有专门的一个单位力来称呼,据作者查找资料,在乾隆时期以前一力是九斤一两,以后则是一力为十斤。

一斤等于如今596.816克,约等于1.32磅。

一力弓,约等于12.17磅。

十力弓,约等于121.71磅。

《清圣祖实录》中,康熙自述能开十五力弓,发十三箭,倒不算是假,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精英级射手。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