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落东山
墓落东山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墓落东山 > 第17章 第十七章 莫高谜窟

第17章 第十七章 莫高谜窟

加入书架
书名:
墓落东山
作者:
朝阳第一弯钩
本章字数:
3196
更新时间:
2025-06-30

敦煌的风沙裹着砂砾拍打车窗,于雪的手指无意识着玉琮上的纹路,三个月前长白山的震动仿佛还在掌心残留着余悸。张大拿叼着烟,方向盘在他手里转得行云流水,车窗外,鸣沙山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宛如蛰伏的巨兽。

“莫高窟的王道士故居,老子托关系找了熟人。” 张大拿碾灭烟头,“那人说最近窟里常传出古怪回声,像有人在念古老咒语。” 他斜眼瞥向后座的玉琮,“会不会和这玩意儿有关?”

我翻开祖父的《山河志》,敦煌篇的页面夹着半片残破的丝绸,上面用朱砂画着火焰形状的符号,与索离国的火纹如出一辙。于雪凑过来,她的手链突然发出微弱的嗡鸣,“父亲笔记里提到,1900 年王道士发现藏经洞时,洞壁上有层被覆盖的壁画,很可能是...”

“火祭文明的线索。” 我接上她的话。车子在莫高窟外围停下,夜色中,492 个洞窟如同沉睡的眼睛,而我们要找的,或许藏在某双眼睛的瞳孔深处。

借着月光,我们摸到编号 17 的藏经洞旧址。洞口的封条崭新,但张大拿早从熟人处拿到备用钥匙。推开石门的瞬间,一股陈腐的气息扑面而来,手电筒的光束扫过满壁经卷,却在洞顶某处戛然而止 —— 那里的壁画明显与其他部分不同,画着头戴青铜面具的祭司,手中捧着的,赫然是与玉琮相似的器物。

“看壁画边缘。” 于雪用青铜簪轻轻刮开表层颜料,露出下层的索离国文,“这是... 古丝绸之路时期,索离国与西域诸国的通商记录!” 她的声音发颤,“原来他们不仅北上,还沿着丝绸之路西进。”

突然,洞外传来脚步声。张大拿立刻吹灭手电,我们躲在经卷堆后。三道黑影闪进洞窟,为首的人戴着鱼凫氏风格的金面具,手中的权杖顶端刻着残缺的火纹 —— 是玄菟会残余势力。

“他们怎么还没死?” 张大拿压低声音,手己经摸到腰间的青铜剑。

“玉琮的秘密还没完全解开。” 我盯着对方手中的罗盘,指针正疯狂旋转,指向壁画下方的地砖,“他们也在找什么东西。”

玄菟会众人开始撬动地砖,我们趁机绕到他们身后。就在这时,于雪的手链突然爆发出强光,地砖应声裂开,露出向下的石阶。双方对峙的瞬间,张大拿先发制人,青铜剑与金杖相撞,火星西溅。

我拽着于雪冲下石阶,身后传来激烈的打斗声。石阶尽头是座小型密室,西壁挂满羊皮卷,中央石台上放着个青铜匣,匣盖上的纹路与玉琮完美契合。当玉琮靠近青铜匣的刹那,匣子自动打开,里面躺着本残破的账本,记载着索离国商人用青铜器物换取西域香料、宝石的交易细节,其中一页用朱砂标注:“敦煌西,三危山,火祭秘窟。”

“三危山!” 于雪惊呼,“父亲当年在考察日记里提过,那里的山体结构特殊,能产生奇异的共鸣。”

上方的打斗声渐渐平息,张大拿一瘸一拐地出现,衣服上多了几道血痕,“那些杂碎跑了,不过老子削掉了带头的半只耳朵。” 他瞥见石台上的账本,“好家伙,敢情索离国还是古代的跨国贸易大户?”

我们连夜赶往三危山。山风呼啸,仿佛在诉说千年往事。在一处断崖下,于雪的手链再次有了反应。拨开藤蔓,露出被流沙掩埋大半的石门,门上刻着西域文字与索离国文的对照 ——“欲寻火祭真意,需解三谜。”

“第一个谜,应该和星象有关。” 我抬头望向夜空,敦煌的星空格外璀璨,“索离国的火祭仪式,从来都与天象运行息息相关。”

张大拿掏出从墓室顺来的青铜星盘,开始对照星图。于雪则在石门周围寻找线索,突然,她指着石壁上的凹槽,“这些凹槽的形状,和玉琮的边角完全吻合!”

当玉琮嵌入凹槽的瞬间,石门缓缓开启,里面传来若有若无的铃铛声,像是古蜀金铃,又像是长白山的镇魂钟。门内漆黑一片,只有远处闪烁着几点幽绿的光,不知是希望的火种,还是未知的危险在等待。

“走吗?” 张大拿握紧洛阳铲。

我摸了摸掌心早己淡化的印记,深吸一口气,“走。索离国的故事,我们要亲眼看到结局。”

踏入石门的那一刻,敦煌的风沙在身后呼啸,而我们,即将揭开火祭文明埋藏在丝绸之路上的最后秘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