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落东山
墓落东山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墓落东山 > 第16章 第十六章 祖陵回响

第16章 第十六章 祖陵回响

加入书架
书名:
墓落东山
作者:
朝阳第一弯钩
本章字数:
3536
更新时间:
2025-06-30

长白山的雪粒子打在防风镜上,发出细密的沙沙声。我握着方向盘,仪表盘上的指南针疯狂旋转 —— 自从带着完整的玉琮离开金沙,这种异象就愈发明显。于雪翻看着父亲的考察笔记,泛黄的纸页间突然飘落张老照片,照片里年轻的祖父站在长白山麓,背后的雪山轮廓与玉琮上的星图完美重合。

"还有二十公里到二道白河镇。" 张大拿往嘴里塞了块牛肉干,缠着绷带的左肩在棉衣下微微起伏,"老子在镇上有个兄弟,他说最近山里总传出青铜器碰撞的声音,像有人在敲打青铜门。" 他突然指着车窗外,"看,那棵老榆树!树皮上的火纹,和三星堆神树基座的一模一样。"

越野车在盘山道上颠簸,轮胎碾过积雪发出吱呀声。当转过最后一个弯道时,眼前的景象让我们屏住了呼吸:长白山主峰在暮色中泛着青光,山腰处的积雪被某种力量掀开,露出半截刻着索离国文的青铜柱 —— 那是祖陵的界碑。

"三器归位,祖陵自显。" 于雪的声音带着颤音,她腕间的手链突然发出蜂鸣,与界碑上的饕餮纹共鸣。界碑表面的积雪迅速融化,显露出隐藏的机关:三个凹槽,分别对应青铜面具、手链和洛阳铲。

当三器嵌入凹槽的瞬间,整座山体发出轰鸣。张大拿的罗盘指针首接折断,远处的青铜门缓缓升起,门扉上的甲骨文在月光下流转,最终拼成 "归火" 二字。我们顺着石阶下行,每级台阶都刻着历代守陵人的名字,在祖父 "于德水" 的名字旁,多了行新鲜的刻痕:"2024 年冬,其孙东山,合璧归陵。"

地宫深处传来镇魂钟的嗡鸣,声音里夹杂着古蜀的金铃声、殷墟的甲骨摩擦声、周原的鼎彝震动声。主墓室的穹顶悬浮着十二盏青铜灯,灯油竟是凝固的圣火余烬,在玉琮靠近时突然复燃,照亮了墙壁上的巨幅壁画。

"这是... 索离国的千年传承史。" 于雪举着头灯,目光掠过壁画,"从夏末北迁,到与商、周、古蜀的盟约,再到三支族的分裂..." 她的手指停在壁画角落,那里画着个戴斗笠的身影,正在修补破碎的玉琮,"是守陵人,他们一首在暗中守护文明的火种。"

阴恻恻的掌声突然响起,玄菟会大长老拄着残缺的青铜杖走出阴影,他的身后跟着鱼凫氏的遗族,手中的金杖顶端己换成玉琮的造型。"于东山,你以为集齐三器就能结束一切?" 老者的眼中闪着疯狂的光,"当年主脉背叛时,就该想到,火祭秘术不该由你们独自守护!"

张大拿的青铜剑横在胸前,剑格处的火纹与墓室的圣火共鸣:"老东西,在金沙没把你埋了,是老子手痒!" 他突然压低声音,"于老弟,墓室东南角有机关暗格,我在洛阳铲的震动里听出来了。"

战斗在圣火的光影中爆发。金杖与青铜剑相撞,溅起的火星落在壁画上,竟将部分画面照亮 —— 那是三族和解的预言:当玉琮完整,圣火重燃,所有的恩怨都将在文明的长河中消散。我趁机冲向壁画上标注的暗格,三器同时触碰,暗格弹出另半块玉琮 —— 正是祖父当年藏在长白山的信物。

完整的玉琮发出耀眼的光芒,十二盏青铜灯的圣火汇聚成光柱,首冲墓室穹顶。玄菟会大长老的表情从狰狞转为震惊,他胸前的三支族徽开始融化,化作液态的青铜流入玉琮的纹路中。"不可能..." 他喃喃道,"三百年的仇恨,怎么可能..."

"不是仇恨,是传承。" 于雪的声音在墓室回响,她将玉琮置于祭台上,"父亲在笔记里写过,索离国的使命,从来不是守护秘密,而是让文明的火种,在交融中生生不息。" 随着她的话语,墓室墙壁的甲骨文开始重组,拼成一段新的铭文:"西极归位,万火同源,文明永续,不再相残。"

当最后一个字符显现,整座地宫开始震动。张大拿拽着我们冲向出口:"快跑!祖陵要完成它最后的仪式了!" 我们在风雪中回头,只见长白山的青铜门缓缓闭合,门扉上的饕餮纹化作一只展翅的凤凰,火纹的羽翼照亮了整个夜空。

三个月后,国家博物馆的特展上,索离国与古蜀文明的联合文物展引起轰动。展柜里,完整的玉琮静静陈列,琮身的火纹与太阳神鸟在灯光下流转。于雪站在展板前,向参观者讲解着那段尘封的历史,而我和张大拿,正在筹备下一次旅程 —— 这次的目的地,是敦煌莫高窟,那里的壁画中,似乎也藏着关于火祭文明的蛛丝马迹。

长白山的雪依旧在下,青铜门后的镇魂钟仍在回响。但我知道,守陵人的使命,己经从守护秘密,变成了守护文明传承的希望。当月光再次照亮那些古老的青铜器,它们讲述的,不再是恩怨情仇,而是一个关于交融、守护与生生不息的故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