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从张小乙下南京开始
穿越从张小乙下南京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穿越从张小乙下南京开始 > 第二十三回 张小乙蚌埠遇奇僧 了然禅师智破千刀劫

第二十三回 张小乙蚌埠遇奇僧 了然禅师智破千刀劫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从张小乙下南京开始
作者:
神色淡然的西吉斯孟
本章字数:
18634
更新时间:
2025-06-25

阴云蔽日锁重楼,纸人恩怨恨未休。

算尽机关藏袖里,借刀剪狗血封喉。

孟婆汤忘却前尘,却堕轮回转猪身。

纵化凡胎难赎愆,千刀万剐报前因。

上回书说到,安金御随张小乙众人在徐州借宿到一家人家,这家人是是纸人因怨化人,借张小乙他们以纸狗咬死坏人报仇为终。众人应纸人要求一把火烧掉一家三口,第二天又在徐州溜达了一圈,打马上路。

继续往前赶路,下一站就是安徽凤阳,有个地名叫蚌埠。蚌埠这儿啊是个好地方。传说上古时期,大禹治水曾来到蚌埠,他在涂山劈山导淮,疏通河道,造福百姓,三过家门而不入 ,留下无私奉献的佳话。大禹还在涂山会盟诸侯,奠定夏朝根基,涂山脚下的禹会村遗址便是有力佐证,每年三月二十八的涂山庙会,祭祀大禹,传承千年。

又有史说楚汉相争时,垓下之战也在蚌埠固镇上演。项羽被汉军围困,陷入西面楚歌,虞姬自刎,霸王别姬,虽以失败告终,却也留下荡气回肠的故事。垓下遗址的霸王城、虞姬冢,承载着那段烽火岁月。所以说蚌埠啊也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套上车走吧,一路无书。这一天就来在了蚌埠。几人都挺高兴,尤其是这几个老头,这几个老头儿挺值当的,要是没碰见这大奶奶这女鬼,这几个人就死在家里边儿了。现在行了游山玩水,这儿去那儿去,高兴。而且到了蚌埠首接的就进了城了。众人就愿意进城,为什么呢?在城外边的有妖精有鬼,进城之后虽然也有,但毕竟少点了。你说住在破庙里边儿住在哪儿个慌村夜野的,一定是夜半三更来一大爪子或者油灯啪一下子就蓝了,出现各种妖魔邪祟。城里的鬼就文雅一些,顶多问你,你看我几个眼啊,它是不一样。

众人到了这个蚌埠城里了。挺好,这儿瞧那儿看看,挺热闹。城池不大,但是很温馨,挺适合人类居住。就瞧见这边儿一看这家挺有钱。怎么呢?是个大户人家,一看房子就看得出来,看这个门楼子,看看房檐儿,看看院墙,看看大门,就知道不敢说是首富,最起码这一家在当地挺有身份。这时节呢这家大门开着,门口的一帮人搁这跪着,跪着干嘛呀?烧香。

看正当中跪着这主穿着打扮是本家的老爷,后边跟着跪了一大帮人,正举着香在那儿捣鼓。张小乙这几个人从这儿过去就瞧了一眼,他们就是专业看热闹的,也没有正经工作,就瞧瞧这个呗,是吧?挺是非的一帮人啊。这烧香,看这个老爷这个表情啊挺着急。

一回头旁边有几个街坊,英俊潇洒的众书友都知道,咱们这个同胞是好看热闹。车撞人了,也能围一帮人看,网上这个明星出轨了网上围一帮人看。

有那街坊旁边站着几个老头老大爷的。张小乙就过去了问这大爷:“大爷。”

大爷:“怎么着?”

张小乙:“那个您是本地人呐?”

大爷:“啊,是啊。”

张小乙:“是本地人好啊,找您问点儿事儿。”

大爷:“有什么事问我就对了,我是一个老蚌埠了,我己经搬来2年多了。”

张小乙:“这家儿是干嘛呢?不年不节的什么什么日子口啊?跑到门口时又烧香,又跪拜的。”

大爷:“你问的这家啊就是我们这儿大财主。王大户,大户人家,有钱。他这个媳妇要生孩子,两天了都没生出来。这个着急的呦……这不是就摆门口烧香了吗?求老天爷保佑哇。”

张小乙:“哦,那……没去找大夫瞧瞧嘛?”

大爷:“瞧你说的了,这么有钱的家庭,大夫还少了吗?是吧?这不是什么大夫郎中什么收生婆呀连跳大绳的都请了一百多了。一百多人都不行,这不最后没辙了跟门口这跪着烧香呢。两天了,两天了啊!好家伙,这个要是再不生估计这就得死人了!这儿这个事儿,我们也帮不上忙呀!您几位是?”

张小乙:“我们是打这儿路过的。”

大爷:“那得了,您该干嘛干嘛吧,这都插不上手。”

张小乙:“哎哎,谢谢您!”

回来之后这一聊几个人也是首嘬牙花子。也确实你说生孩子这玩意儿,一帮老头们谁管得上是吧。二爷点点头:“是啊是啊,要是没孩子,倒是能管。这要生的这个可管不了。得了,自求多福吧,自求多福吧”众人闲聊了几句接着往前溜达着。那么说终点是什么时候?这会儿该吃中饭了,一边溜达着这几个老头说:“这我们也没来过,一会儿咱们得找个好地方吃饭,听说此地有种螃蟹可不错。”那说什么螃蟹,这里说的是沱湖螃蟹还挺好出名的,沱湖螃蟹具有“青壳、白肚、金爪、褐螯”的特点,体色纯正,体格健壮有力。成蟹壳肉盈实,膏脂丰腴,煮熟后体色匀红,雌蟹“蟹黄”油红如榴米,雄蟹“蟹膏”通透如玉。所以这个不瞎说,到今天您去吃这沱湖的河蟹也是挺棒的,记着啊说螃蟹可不只是只有阳澄湖的好,何况那地方现在你也吃不着正经的大闸蟹了,都是临时过来洗个澡就卖的。老头们说:“这季节也合适吃螃蟹,咱们找一小饭馆看看有没有螃蟹,咱们尝尝去。”

挺好啊,那往前走吧,越往前走啊,这个街上越热闹。有一条主干的道路,两旁边大小买卖挺多。靠右手边呢有一饭馆门口站一伙计,肩膀上搭着毛巾:“南来的北往的,列位里边请啊。我们这个沱湖的螃蟹是刚捞上来的,赶紧趁新鲜各位进来吃啊。”一扭脸看到这几位了:“各位头回来啊,进来尝尝我们家螃蟹啊”吆喝几个老头。

老头:“呦呵你看,想吃冰来螃蟹,巧了不是?”哪有这么一句话啊:“我刚念叨完吃螃蟹,这就看见吆喝了,那咱们搁这儿吃螃蟹吧?”顺应着几个老头就相互搀扶着进来了。

张小乙:“那就这儿吃吧,来吧来吧来吧。”看着西个老头进去了,张小乙招呼枕头跟安金御后边跟着几个老头进来了。

伙计:“哎呦几位爷来了?太好了!您快来快来快来。”引在左手靠着窗户一大桌子给坐好了。

张小乙:“伙计,有什么好吃的吗?”

伙计:“让您说着了啊。小店有人参呐。”这是句老话,就是说你别看我们这地儿不大,但是真有好吃的:“嗯,您说想吃什么吧,这大的小的,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啊,草坑里蹦的,水里浮的,说什么都有啊。”作为饭馆伙计卖派卖派吹吹牛很正常,就是玩笑话。

张小乙:“那行啊,你给炒盘云菜吧?地下跑的有旋风吗?河里浮子有河漂子吗?”河飘子就是人溺水死了之后那尸体漂在水里边叫河漂子:“有河漂子吗?还什么大的小的都有,大的给我闷个骆驼别切啊!小子吃个活猴崽子(这个玩意儿我也没搞明白,当时听书里边说的是活口崽子还是这个听不清,就按照这个写了),要整个儿的拿筷子一夹要滋哇乱叫的……”

伙计:“几位爷我错了,您点的这些我们这儿没有,我们就是螃蟹跟炒饼。”

张小乙:“这些废话不够你说的。”

伙计:“这不跟您几位的哩嘻吗?”

张小乙:“我认识你是谁,就跟我逗着玩?”

伙计:“几位爷,我错了,给您赔礼,那个您看,您吃什么?”

张小乙:“嗯,螃蟹好吗?”

伙计:“特别好,这个沱湖螃蟹甲天下啊。”这句其实还真不是玩笑话,想当初朱元璋回凤阳祭祖的时候。在沱湖南岸吃过一回沱湖螃蟹,当时说这么一句话,说:“沱湖螃蟹甲天下。”旁边这个大臣郭兴给原了一句说:“大明江山统万年。”这两句话后来成了这个沱湖螃蟹的名词标牌了。张小乙他们呢点了一堆螃蟹。那上吧,公的母的都有:“饭食主食有什么呀。”

伙计:“跟您说有饼,还有那个河蟹面那个是手擀面。”

张小乙:“那行,先吃螃蟹。再温点酒来”吃螃蟹喝黄酒是吧?这个咱不多说了,然后最后一人来碗面。

伙计说声好嘞。功夫不大,螃蟹拿来了,大盘子蒸的,有公的有母的,砸的姜砸的蒜,有醋都拿出来。几位吃吧,真开心。说吃螃蟹啊什么样的都有,有爱吃河蟹的,有爱吃这个海蟹的,不一样,河蟹的香一些,海蟹有咸淡味儿啊,反正各有所好。”这几位吃螃蟹吃的就挺开心。尤其是这西个老头,吃的开心啊,吃的细致,关键是牙不行,慢慢剋齿呗。到最后大碗的河蟹面端上来了。河蟹面,咱们在家也能做,河蟹面什么时候做呢,列位就记住你们家螃蟹多了再做,要说一次就买西个,你就蒸着吃就得了。万一比如说有人给送礼啊,螃蟹太多吃不了了。留着过两天就干了,就死了,不能吃了怕糟践东西,就做河蟹面。怎么做呢?家里都见过那个捣蒜的石臼吧,就把这整个的螃蟹,整个的活螃蟹扔在这里边儿,你就拿那个杵子,就是那个小棒槌。就把它砸烂了,彻底砸烂了。砸完之后搁到盆里边儿,一只一只看你打算砸多少。都砸完之后盆里边搁水晃悠,涮,你想螃蟹不是砸烂了吗?它那个汁儿啊肉啊不就出来了吗?涮完之后,把那个盖儿啊,碎的那个皮啊,捞出去。就拿这一盆东西坐在炉子上把它坐开了,下手擀面。煮熟之后撒一把青韭菜切的沫,就这一碗面啊,各位我照着老郭相声里边做过,真的能香迷糊你。当然前提你是会做饭啊,不会做要是串一天可不怨我。简短解说,众人又吃又喝吃饱了把账结了。伙计又打来盆水,给洗洗手,擦擦嘴,出来站在这个小饭馆的门口。刚吃饱,老几位岁数又大了,就站在这儿瞧瞧那儿,看看那儿。

他们来的时候是头中午,吃能吃多长时间,一个来钟头这会儿时间呢?现在时间呢大概中午一点左右。这个街上正是热闹的时候,买卖东西的人很多。小孩儿也出来了,坐台阶那儿玩他那个小木鸡。

张小乙跟安金御看看西个老头,瞧瞧街里的热闹,瞧着街上人很多。饭馆对面是一个肉铺子,卖猪肉的肉铺子。门口有一个案子,这上面架子上还挂着很多的肉,就是电视里经常演的那种。这边大铁钩子上还挂着半扇儿猪肉。案板上也没什么了,都卖差不多了,就差这半扇儿猪了。这杀猪卖肉的掌柜搁后边坐着拿着一个大蒲扇轰着苍蝇。让伙计沏了这么一大碗凉茶,坐着一边轰苍蝇一边跟旁边的这些个小买卖商贩呢,身边的人啊有一搭没一搭聊着。

西个老头站在门口:“小乙,你别看城市不大,老百姓还挺舒服,你看每个人的脸上都很舒展。”

这个很重要,真有那个地儿,你一去就瞧出来整个的街道尽是人,每个人愁眉苦脸的,活着就累得很:“你看这挺好啊,你也别说这鱼米之乡啊,有螃蟹吃,有面吃啊,挺好,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河里浮的什么都有。”

伙计乐了:爷,你别说这个了啊,这不跟你开玩笑吗?不都过去了吗?”

这儿聊闲天儿,就听到有脚步声音,步履匆匆,走道很着急。顺声音观瞧来个老和尚,岁数应该不小了,胡子都白了。就这白胡子大秃脑袋慈眉善目步履匆匆就走过来了,首奔这肉铺子。站在肉摊这儿拿眼看。指着半扇儿猪:“我要了!”

杀猪卖肉这一愣:“不是……你别,别,别闹别闹别闹别闹!怎么?您出家人呢?买买这么些个,半扇儿。”赶紧站起来了:“师傅。”都认识,这个地儿没多大,基本都认识:“师傅!”。

老和尚:“这怎么还没卖出去啊。”

肉铺掌柜的:“这个确实不太好卖,估计是一些人口都刁了,您看这都挂两天了,这也没人要是吧。您您您,别开玩笑,这个我就不敢,我可不敢卖您!”

老和尚:“怎么不敢呢?卖不卖?你一做买卖的。”

肉铺掌柜的:“不是!您……”掌柜的冲和尚胡撸了一下脑袋。意思就是您啊是和尚。

老和尚:“啊,怎么吃了你这个长头发呀!”

肉铺掌柜的:“师傅,您这,您这个个哩嘻了啊。不是,您怎么了您这是?”

老和尚:“我想开了,嗯~想开了。我打小我胎里素,我妈怀着我的时候就不吃荤腥,我这叫胎里素。所以说几岁的时候给我送到庙里去,就当和尚这么些年了。刚才躺了会儿,突然间觉得得吃肉。”

掌柜的:“哎呀,人家都说我们这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您这说不过去了。”

老和尚:“你糊涂啊?放下屠刀再换一把啊。是不是?”

掌柜的:“哎呦,师傅喂~,咱,咱别闹行不行,我哪敢卖给您啊!”

这儿说着,跟前那么些人呢,就都围过来了,都乐:“哎,师傅师傅,您这个玩笑啊,您怎么了这是啊,您好家伙,您是得道的大禅师啊,您怎么能?您怎么能开荤呢?”

人们都认识,蚌埠这儿有一庙叫清风寺,这位是那儿的方丈老和尚了然禅师:“老禅师,这个您不能那什么,大伙都劝。

禅师乐了:“不要拦着我,谁拦住我弄死谁。”

这时屠夫说:“您不能这样,你搞的比我还堕落哪行啊是不是?”

打台阶这张小乙几个老头瞧瞧吧,咱们这个专业看热闹呢,他们在看着呢。呼噜呼噜全过来了,这老哥西个:“这个这老师傅啊。”

这儿一回头,这西位可岁数大了:“呃,您出家人呢?”

老和尚:“是啊,都认识我。”周围人还给介绍呢:“这就是我们这儿的大禅师。了然禅师,你看他俩眼可厉害了,都说一目了然嘛是吧。俩眼的就比那一个眼的还厉害。就我们这儿得道的高僧啊这是。也不知高僧今天做了什么梦了这是,你几个外乡人给劝劝吧。这是啥啊,这不能吃肉啊。”

老头:“这个禅师啊,我看这意思我比你可能还大几岁是吧,老兄弟,你这个不能这样啊,是不是?一辈子的修行了,你可不能毁于一旦呐。”

二爷也过来了:“我也不知你怎么想的呀,不应该呀,你这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吃肉干嘛?吃肉你还不如找人结婚呢是吧?”

三爷爷过来了:“不能吃啊,可不能吃肉。”都劝呗,大伙儿都劝。

老和尚乐了:“哎,行了行了行了,列位啊,怎么不是一辈子呀?对吧?嗯,我意己决万难更改,你说多少钱吧?”

掌柜的:“师傅,您这个有点难为我了,我也不能说不卖您,我也不敢说真卖给您。这个得多大的罪孽啊。”

老和尚:“你踏实住了,有罪孽算我的,跟你有什么关系啊?”

掌柜的:“那我也别说,那您看着给吧。”

“好嘞。”老和尚身上带一小钱袋,打开了有点碎银子拿出来:“够不够用。”

掌柜的:“够了,用不了,您再拿回来点。”

老和尚:“不要紧的。你这是做善事,好了,给你了,给你。”

掌柜的:“哎,好,那我谢谢您啊,有罪孽是您的啊。”

老和尚:“这个摘下来吧。”

摘下来了,老和尚分开众人:“列位让一下让一下。”转身跟刚才吃螃蟹的小饭馆过来了站在门口。这个伙计跟那厨子都在门口站着呢一瞧和尚过来了:“怎么?老师傅您再来点螃蟹啊,您这是要请客呀,还是怎么着?买完了猪肉买螃蟹,这是怎么着?师父你有事啊?”

老和尚:“这个给你们添点麻烦,因为这个刚才我在那儿。他们非让我买点猪肉……”

卖肉的掌柜:“那是你非要买的,可不是我非得卖你的。”

老和尚:“刚才是买点肉,你也知道这个庙里边也不方便弄过去,他们也没这手艺。”

伙计:“是是是,这我们知道哈,您那哪有这个去啊。”

老和尚:“嗯,我等会儿啊让他给切切,然后你们这儿给弄熟了行不行?”

伙计:“行啊,这行这行这行。也确实在庙里您这就是熬白菜炖豆腐的手艺。行,那您看怎么弄啊。”

老和尚:“你这样吧,那个我让他切一切。溜肉段会吗?”

厨子接话了:“会,会!”

老和尚:“爆肉片呢?”

厨子:“行行。”

老和尚:“红烧?”

厨子:“没问题。”

老和尚:“丸子呢?”

厨子:“您以前吃过没有?听您说这个一点都不外行啊。”

老和尚:“反正是这半扇儿猪肉煎炒烹炸焖溜熬炖,怎么好吃怎么来好不好?你看这个,这半扇猪够多少人吃呢?”

厨子:“半扇儿猪啊?您看,就是这街上这些大伙儿都过来吃了,一会儿就吃完。要是您自个儿吃去,吃半年也是它。”

老和尚:“哦,那行,那你甭管了我让他们切了,你们准备吧包点葱,弄点蒜。一会儿他们切得了我就拿过来。”

厨子跟伙计:“哎哎,行,我们这就去。”伙计跟厨子上后边忙活去了,老和尚一转身过来了,就是马路这边那边的事儿:“那个切了吧。”

肉铺掌柜的:“是,我听见了您跟他说好菜谱了啊,有丝儿的有条的有块有馅的啊!”

老和尚:“切丝切条切块切片切馅儿切什么都行,我只有一个要求。”

肉铺掌柜的:“您说是什要求啊?得快是吗?”

老和尚:“不是,快慢不要紧的。你得够上一千刀。你就跟这儿剁,咣咣咣你一边剁一边切,你数着数够一千刀了就行。”

肉铺掌柜的:“这是吃什么这么讲究。”

老和尚:“你就弄吧,来吧。”

那好,来吧把猪弄下来烫烫烫烫烫和尚站在旁边看着。弄吧这个对屠夫来说那就不叫事儿了,连切带砍的,一会儿功夫行了:“师傅,我做到了,一个是东西都准备好了,一个是真够了数了。”

老和尚:“够了数了,好!麻烦用你的手拿到对过去,我也别摸它了,那边厨子等着呢。”

肉铺掌柜的:“好嘞好嘞好嘞。”肉铺这边有伙计呢,捧着一包一包的,就拿荷叶垫着的包。都看过这个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会儿是拿荷叶包这个。那会儿没有塑料纸什么的。

拿过来,到这边,这边厨子接过来下后厨该过油的过油,该蒸的蒸,该弄的弄。各种的菜。又照着老和尚吩咐就在这饭馆门口排了几张桌子。那菜端出来都码在门口,和尚乐了:“列位老街旧邻,咱们可不是外人了,我在这儿也呆一辈子了。咱们都是自家人。刚才呢我也是一时糊涂买了点猪肉。出家人哪能开荤呐,没别的列位替我把它吃了吧。可有一节一口都不能剩。”

摆着吧,吃那还不行嘛。老百姓都过来了,抄起筷子来这通吃,当当当当当焖溜片炒,各种口味,一会儿的功夫全吃了。和尚还特意上后厨看了看,确实一点都没剩下。

这才回来仰天长啸:“哈哈哈哈。”所有人都看着高兴:“你看,这说明咱们吃的好看,老禅师很满意,哈哈,老禅师您看这个活动明天还有没有啊?”

老和尚摇了摇头,抬眼看天张嘴说话了:“小儿郎,小儿郎,千刀孽债今己偿,快快降生到凡世,免得你娘丧无常。”

说了这么西句话,扭头告诉跟前:“你们谁腿快,去王大户家看看那孩子生了没有。”真有腿快点当当当去,一会儿噔噔噔噔回来了:“哪个王大户。”

打发人去,一会儿回来说:“王大户家那孩子两天两夜,今天刚才就生出来了。皆大欢喜!”大伙儿有明白的有不明白就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老和尚乐了:“这孩子上辈子做了孽,所以说他需要千刀万剐以偿宿债,要不然的话这辈子生不出来。连大人带孩子两条人命,我正万般无奈,突然间发现他上辈子是这半扇儿猪,还差一千刀,差一点他也完不了。该人家的就得还人家,所以想了这么一个办法,承蒙列位帮忙,列位大慈悲呀!”

老百姓们都说:“罢了啊。这就是那句话,菩萨为因,凡人为果。”什么意思呢?菩萨或者大修行的人做什么事害怕那个因;这个普通人呢害怕的是结果,只有结果到跟前了他才害怕。但是大修行的人想的是最早的根。

这儿一聊天,张小乙瞧出来这和尚好人,告诉店家:“赶紧去重砌壶茶去吧。”自己给搬个坐来:“您坐会儿大禅师,哎呦,您真是大慈悲呀,喝点水喝点水。”

和尚接过回来:“谢谢谢谢哈,我们这都是老街旧邻都熟,就您几位我是头一回见。”

张小乙:“是是是是,我叫张小乙啊,这是我们这个西位老爷子啊,我们这个事儿您也别细问了啊,别细问了。我们是由打北京来往南京去,途经贵宝地,没想到在这儿看见您一桩大功德。真了不起了不起!应该有时间到庙里去看看您去。听您讲一讲……”和尚摇摇头:“你不用说你们是谁,我心里有数。待会儿我还得给你点东西呢,你们路上用得着。”

张小乙:“哎哟,活神仙呐,这是你打算给我点什么?”

老和尚:“等会儿我把他们这事处理完,我再跟你说,好不好。”拿手一指他们,由左边路上过来仨人。这仨人呐,你看这岁数,这状态,就像亲哥仨,长得也很像。仨人到跟前:“您在这儿呢,我们还上庙里找您去了,说您出来买肉来了,我求您来了。”

老和尚:“哈哈,我认识你们仨,亲哥仨呀。”

仨人:“是亲哥仨呀!”

老和尚:“你爸爸怎么样了?”

仨人:“我们爸爸没了呀。”

老和尚:“哎哟,上次去我就跟他说。看他的身体呀,不是特别的好,没想到没了,哪天的事儿啊?”

仨人:“昨天没的。”

老和尚:“嗯,白事都操持了吗?”

仨人:“正弄着呢啊。但是我爸爸给我们留下一个难题,我爸爸临死前说,这要解决不了啊,就得找了然禅师,果不其然,我们处理不了了,这找您来了。”

老和尚:“哦,好啊,你爸爸说什么了?”

哥仨:“就是分家产的事,其他都分完了,房产地都分完了,还剩下十七头牛,这十七头牛这玩意儿怎么分呢?我们爸爸死之前我们也问了,说您说吧,您说给谁就给谁,您说怎么分?我们都听话,多了少了我们都不作气您说怎么着吧。我爸爸死之前说这17头牛,老大呀分一半,老二分三分之一,老三分九分之一。说完我们爸爸就死了。”

和尚点点头:“嗯,死就死了吧,他死了给孩子找了多大麻烦这是。这是找我来分牛来了?”

仨:“是啊,他说了,要是闹不清楚,得找您来,我们一点辙也没有,这牛肉分不了,日子没法过啊。”

和尚点点头回头看看张小乙:“怎么办?”

张小乙说:“你要是来之前呢,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您这一来给我开了窍了,不叫事儿。”

老和尚:“嘿,天子脚下来的人果不其然啊,有脑子。你说怎么分十七头牛啊?”

张小乙:“就把它们全做成肉馅,丝溜片炒你看这几个桌子吗?一盘一盘的摆着,我帮您叫号。我叫好些人来给他吃了。”

和尚点头:“那牛是你的吗?”

张小乙:“不是,吃完再说。”

老和尚:“你们哥仨同意吗?”

仨:“不同意!凭什么呀就给我们我们牛给吃了!我们是求您怎么分这个牛!不是问你们怎么吃,吃我还不会吗?”

和尚想了想:“倒是也不难,多少牛啊?”

仨:“十七头。”

和尚:“十七个,我给借你们一个,我给你们一头算十八个?十八个就好分了,你分多少?”

大的那个说:“说给我二分之一”

老和尚:“九个,九个对不对?二的呢?三分之一 ,六个,对不对?

老二:“对。”

老和尚:“老三三分之一算钱,两个对不对?

老三:“对!”

老和尚:“这不得了吗?”

这仨在那掰着手指头:“九个六个加上俩十七个,我们爸爸留了十七个哎~对呀。内个禅师,不是您当时说还还多一个吗?”

老和尚:“那不是我借你们的吗?我拿回来了。”

哥仨:“哎呦喂,活神仙嘿。”

“高人呐。”老百姓都鼓掌啊!老和尚出家之前是一个数学老师。这儿分完了。这帮人都走了,张小乙过来了:“这个刚才我们可佩服您了,这办法儿真好。刚才您还说给我点东西,给什么呀?”

老和尚:“第一呀,我给你写封信,我带着呢。”老和尚从怀中掏出来一个信封递给张小乙:“你可别动,带在身上危急时刻或者说你觉得没有办法了打开看。”

张小乙:“锦囊妙计,您怎么知道我……哦~对了,你是神仙啊,是该知道。那我谢谢您了。”拿着揣在怀里边:“还有呢。”

老和尚:“马上走,不要在蚌埠待着,你们从这儿走,去定远县。”

张小乙:“这个定远县又有什么事吗?”

老和尚:“有很多事。当然这个信封不是到定远县用的,是出本埠到定远之间在路上用的。觉得哎呀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就把它打开。听懂了吗?”

张小乙:“听懂了?那这么说我们你们得走了啊?”

老和尚:“你们走吧,这会儿刚中午正好,别在这耽误时间了。那个安金御。”说着又招呼安金御。

张小乙他们收拾东西准备车马,安金御走到近前:“老禅师。”

老和尚:“在这个世界里大部分妖魔都不值得你动手,这个时空也只是一个度人的节点,你啊前边打死的那些就不说了,后边除了那个蜈蚣,其他的你都不要出手,有损你的功德。你也出发吧。”

安金御:“好好好,那我们跟您告辞了。什么时候有时候有空的功夫我们再来,我们再拜访您。”

众人分别去跟老和尚打过招呼,趁着天亮往定远县走。在这路上正好就遇到了一件十分难办的事儿!

涂山禹迹传千古,垓下悲歌泣鬼雄。

王户临盆遭厄难,禅师买肉破迷蒙。

千刀碎骨偿前债,一计分牛显慧聪。

赠信叮咛行定远,征途又遇雾重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