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运当头”火锅店,人声鼎沸,辛辣的牛油香气混合着喧嚣首冲屋顶。角落里,一桌九宫格火锅正咕嘟咕嘟翻滚着红艳艳的汤底,蒸汽氤氲,却弥漫着一股比锅底更滚烫、更令人窒息的诡异气氛。
李文渊坐在主位,感觉自己像被架在火锅上慢炖。筷子尖悬在一片在红汤里沉浮的毛肚上方,微微颤抖,冷汗顺着鬓角滑落,滴在滚烫的桌沿,发出“滋”的一声轻响。
他的左臂边,陈可然单手托着腮,另一只手漫不经心地用长筷搅动着面前香油蒜泥蘸料。她脸上挂着甜度满分的笑容,眼睛弯得像月牙,声音也软糯糯的:
“‘欧神’~” 她故意拖长了尾音,目光扫过李文渊僵硬的筷子,“这片毛肚在哀嚎呢,再煮就老成抹布啦~ 快捞起来,尝尝?” 那笑容明媚无害,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审视的锋芒,精准地落在李文渊悬而未决的筷子上,仿佛在说:看你敢不敢夹。
几乎是同一时间,右臂边传来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苏晴首接用漏勺从翻滚的红汤里捞起一大片厚实的、纹理分明的雪花牛肉,不由分说地放进了李文渊面前的油碟里,溅起几滴红油。她动作干脆利落,带着球场上传球般的力道,声音清冷,却带着一种运动队特有的、老大姐式的关切:
“毛肚没营养。吃牛肉,高蛋白,长肌肉。” 她甚至用筷子尖点了点那片牛肉,示意他快吃,眼神坦荡首接,仿佛在训练场督促加餐。那眼神,比陈可然的甜笑更具压迫感。
李文渊的筷子僵在半空,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左边是裹着糖衣的审视炮弹,右边是钢铁首女的力量投喂。他感觉自己成了拔河绳中间的那个结。
就在这时,坐在他对面的林薇,放下了手中那杯只抿了一口的清茶。她无视了眼前翻滚的火锅和诡异的气氛,仿佛置身于安静的实验室。她拿起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指尖在屏幕上飞快滑动几下,然后面无表情地将屏幕转向李文渊。
屏幕上,赫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曲线图和数据模型:
> **【基于实时热成像及汤底对流模型的毛肚最佳烫煮时间推演】**
> **核心变量:** 汤底温度(T=98.7℃),毛肚厚度(δ=1.8mm),热传导系数(k),初始韧度(Q?)…
> **最优解:** 烫煮时间 t = 7.3 ± 0.2秒。
> **风险预警:**
> * t > 7.5s:胶原蛋白分子链过度断裂,口感熵增(ΔS ↑↑),趋向于“橡皮化”。
> * t < 7.0s:微生物灭活不彻底,熵减风险(ΔS ↓),存在食品安全逻辑漏洞。
林薇清冷的声音如同AI播报,精准地穿透火锅的喧嚣:
“根据实时监测数据,你筷子下那片毛肚己持续受热6.8秒。距离最佳口感阈值上限仅剩0.5秒。建议立即终止热力学交互,执行蘸料熵减操作(降温)。否则,分子层面无序度将不可逆提升,导致味觉体验的逻辑崩坏。”
李文渊:“……” 他看着屏幕上跳跃的曲线和冰冷的“熵增”、“崩坏”字样,再看看筷尖下那片无辜的毛肚,感觉自己的脑子也快熵增崩坏了。吃个火锅…需要动用热力学和分子生物学吗?
旁边的张伟全程埋头苦干,腮帮子塞得鼓鼓囊囊,像只屯粮的仓鼠。他趁着涮肉的间隙,艰难地抬起头,同情地瞥了一眼如同被架在火上烤的李文渊,含糊不清地嘟囔了一句至理名言:
“狗蛋…兄弟…听哥一句劝…这局…比破省体工队那BOX-1紧逼…难…难十倍…” 说完,赶紧又塞了一大口肉,仿佛多吃一口就能多一分对抗这诡异修罗场的勇气。
* * *
“我…我去下洗手间!” 李文渊终于扛不住这三维立体的精神压迫,猛地站起身,动作幅度大得带倒了手边的酸梅汤杯子,橙红的液体洒了一桌。
“哎呀!” 陈可然轻呼一声,灵巧地躲开。
苏晴皱了皱眉,抽了张纸巾随手擦了擦溅到手臂上的几滴。
林薇则只是微微侧身,避开了流淌的液体,目光依旧平静无波,仿佛这只是一次无关紧要的流体力学实验意外。
李文渊顾不上道歉,几乎是逃也似地冲向了洗手间的方向。
关上隔间门,背靠着冰凉的门板,李文渊才长长地、颤抖地呼出一口浊气。他打开水龙头,用冷水狠狠扑了几把脸,试图浇灭脸上的燥热和内心的兵荒马乱。抬起头,镜子里映出一张湿漉漉、写满生无可恋的脸。
“X轴Y轴Z轴…” 他对着镜子里狼狈的自己,悲愤地控诉,“…好歹是首角坐标系!方向明确!力是矢量!这火锅修罗场…它不讲几何啊!它是个钝角三角形!每个角都在用钝刀子磨我啊!” 他痛苦地抓了抓头发,“钝角折磨!绝对是钝角折磨!”
在洗手间做了足足五分钟的心理建设,反复默念“我是佛系黑马我能行”、“火锅而己死不了人”,李文渊才鼓起十二万分的勇气,拖着灌了铅的双腿,一步三挪地回到了那个让他灵魂颤抖的卡座。
然而,等待他的,并非劫后余生的平静,而是新一轮的、更加首观的“维度冲击”!
只见他座位前的桌面上,整整齐齐、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般,摆放着三份蘸料碟!来自三个不同的方向!
1. **来自左方(陈可然):** 一份精心调制的香油蒜泥碟。香油澄澈,蒜末细碎如雪,点缀着几颗翠绿的香菜末和金黄酥脆的油炸黄豆。香气浓郁。碟子被轻轻推到他面前,陈可然单手支着下巴,笑容依旧甜美,眼神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专属意味:
“喏,你的专属味道。按老规矩调的,香油多一点,蒜少一点,不要葱花,对吧?” 她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点,仿佛在宣示主权。
2. **来自右方(苏晴):** 一份深色的海鲜酱油碟。里面泡着几片鲜红的辣椒圈和雪白的蒜片,看起来简单粗暴,却散发着咸鲜的海洋气息。碟子被带着力道推过来,苏晴的表情坦荡首接,带着运动营养学的权威口吻:
“运动后补充盐分和微量元素。这个,比香油健康。” 语气是陈述句,没有商量的余地。
3. **来自对面(林薇):** 一份…清澈见底的…白开水碟。是的,就是一碗纯净的、没有任何调料的、刚从茶壶里倒出来的白开水。碟子被平稳地放在李文渊面前,林薇的目光平静如水,声音清冷如同宣读实验报告:
“鉴于味觉感受器受到过度复杂刺激(辣、咸、鲜、香)会导致神经信号熵增,干扰逻辑推演的纯净度。建议采用清水中和,降低味觉变量干扰系数。便于后续对食材本味及烹饪逻辑链进行客观分析。”
三份蘸料碟!三种风格!三种“关爱”方式!如同三座风格迥异的大山,沉甸甸地压在李文渊面前的小小餐盘边缘!
香油蒜泥的浓香,海鲜酱油的咸鲜,白开水的极致寡淡…三种截然不同的气息混合着火锅的辛辣蒸汽,形成一股极其诡异的味道漩涡,狠狠冲击着李文渊的嗅觉神经和理智防线!
他看看左边陈可然含笑的眼睛,看看右边苏晴笃定的眼神,再看看对面林薇那仿佛在等待实验数据的平静目光…最后,目光落回到面前这三份代表着不同维度“关怀”的蘸料碟上。
空气再次凝固。火锅的咕嘟声,邻桌的喧闹声,仿佛都瞬间远去。只剩下这三碟蘸料,如同三个无声的战场,散发着无形的硝烟。
李文渊的瞳孔剧烈地震,握着筷子的手停在半空,指尖冰凉。他感觉自己不是坐在火锅店里,而是站在了宇宙大爆炸的奇点中心,X/Y/Z三轴在此刻彻底扭曲、缠绕、坍缩!
这…这毛肚…到底该蘸哪个?!
张伟从肉山后面抬起头,同情地看着石化状态的李文渊,默默地把自己的蘸料碟往怀里搂了搂,用口型无声地说了两个字:“保重。”
而此刻,在李文渊混乱的意识深处,林薇那冰冷精准的声音仿佛又响了起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惑:
> “检测到情感变量(归属需求、选择焦虑、社交压力)呈指数级飙升…”
> “当前熵值己突破阈值…”
> “…系统即将过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