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感悟
资治通鉴感悟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资治通鉴感悟 > 第14章 想让别人相信你,用这个方法就够了

第14章 想让别人相信你,用这个方法就够了

加入书架
书名:
资治通鉴感悟
作者:
浩炜
本章字数:
3994
更新时间:
2025-07-01

自赵襄子说服韩、魏两家联手覆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的格局逐步成型。赵氏在瓜分智氏领地时获利最多,而魏氏所得相对较少。赵氏占据的智氏故地恰好位于魏氏疆域上方,犹如悬顶之剑令魏氏倍感压抑。魏氏地势虽具备易守难攻的优势,却也面临被封锁压制的风险。为突破这一困局,魏文侯决意寻求自强之路,开启对外拓展的征程,遂任用李悝推行变法,而变法的首要原则便是信守承诺、言出必行。无独有偶,秦孝公在位时同样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渴望通过变法强国,商鞅作为变法的核心倡导者,为确保新法顺利推行,必须先取信于民。

解析:

世人皆知,人与人合作的根基在于诚信。诚信的本质并非单纯彰显个人品质高尚,更在于其能使行为结果具备可预期性,这是降低人际沟通成本的最优解。在现代社会,合同契约可约束双方行为,但在古代,尤其在春秋时期社会体系尚未健全时,获取他人信任主要依赖个人品质。若一个人鲜少与人接触,又缺乏媒体传播渠道,如何让他人知晓其言而有信的品质?魏文侯与商鞅便通过低成本的方式,上演了一场政治示信行动,向世人昭示其言行必果的决心。

1. 先谋全局,以小事为切入点

晋幽公九年,赵襄子赵无恤离世,魏文侯继任晋国正卿,起用上郡守李悝实施变法。变法涉及全国范围的全方位改革,动静极大,加之魏文侯新上位,百姓对这位年轻国君的变法成效存疑,担忧其 “雷声大雨点小”。为此,魏文侯刻意与山泽管理员约定打猎时间,以此作为布局的开端。细想便知,国君打猎何须与基层小吏约定?他完全可随时带领人马前往,对方必当放下一切前来伺候。

同理,商鞅初到秦国推行新法时,作为外来者,除秦国高层外,普通百姓对其毫无了解。一个初出茅庐的革新者依仗国君支持颁布闻所未闻的新法,百姓自然疑虑重重。于是商鞅在新法制定后,为打消百姓顾虑,以低成本方式吸引关注:放置一根木头,宣称能搬到指定地点者赏黄金十两,以简单事务搭配高额回报,迅速引发社会关注与传播。

2. 制造矛盾冲突,推动事件发酵

若魏文侯真心赴约打猎,便不会在约定当日与群臣饮酒作乐,而应提前安排好公务、宾客接见及打猎准备。但他反其道而行之,大摆宴席,待宾客兴致正酣时突然宣布离场,称有要事办理,此举瞬间勾起众人好奇心。当众人疑惑是何等重要人物值得国君亲自通知时,却发现对方仅是一名基层管理员。最高领导者与底层小吏的约定,加之国君亲自通知的举动,形成强烈心理落差,此事自然迅速传开:连与小人物的小事都信守承诺,国君往后处理大事必能言行一致。

商鞅徙木时,起初无人敢搬,此事因匪夷所思吸引大量围观百姓。众人疑虑 “如此小事竟有重赏,莫不是戏弄我们?” 这种疑虑反而吸引更多人围观。商鞅见状将赏金从十金增至五十金,重赏之下终有勇夫,一青年上前搬木。

3. 坚守承诺并亲自诠释

魏文侯准备冒雨前往郊外通知管理员时,群臣纷纷劝阻,他却坚持亲自驾车前往,言明 “既己应允,岂能爽约”。作为国君,派使者通知本合情合理,他却亲自前往,此举释放出强烈信号:往后所言所行绝非空谈,必当身体力行。一件小事便将其诚信形象公之于世。

商鞅见青年搬木成功,在众目睽睽之下亲自将五十金赠予青年,当众宣告 “新法必当言出必行”。围观百姓被这场示信行动震慑,对新法的信任度由此建立。

启发:

1. 欲成大事,先从小事立信

若想向大佬借款 10 万元,而双方此前无金钱往来,首接开口必遭拒绝。可先借 100 元并承诺 3 天归还,次日便还款并请对方吃饭。提前还款与请客属超常规举动,能大幅提升对方信任值:若第三天还款,信任基础仅 60 分;次日还款并请客,信任值可跃升至 80 分。

2. 制造情节转折,强化信任感知

首次向人借 1000 元并约定月底还,若到期对方未催,可主动说明:“本应月底还 1000 元,因女友生病先还 500 元,半月后还剩余部分。” 半月后不仅还 500 元,另加 200 元 “饭钱”,虽无利息,却以超预期行为巩固信任。

个人经历:

上月做生意急需 20 万元进货,向关系较好的堂姐借款,以母亲名义开口并承诺下月还清。月末因上海疫情,上家未结货款,只能先还 10 万元,说明下月中旬补齐。月中变卖物品凑齐 10 万 2 千元,多给 2000 元让堂姐给孩子买水果,此举巩固了彼此信任。

反之,曾有熟人借 8000 元承诺一周还,半月未还;见其进货缺钱又借 2 万,累计欠款近 5 万,承诺 4 月还却拖至 6 月仍未还。此人多次失信,即便日后生意兴隆,也再难与其往来。可见,切勿轻易借钱给信用不明之人,失信者终将被社交圈淘汰。

魏文侯与商鞅的立信之策,本质是通过 “以小见大” 的策略构建信任体系。从政治示信到日常交际,诚信的建立需讲究方法:先以小事树立形象,再通过情节设计强化认知,最终以持续行动巩固信任。无论是治国还是处世,信守承诺者方能在博弈中赢得长远发展的可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