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闲坐在燕王府的书房里,手里捏着那枚冰凉的玉佩,心里却像是有一团火在烧。
刘长史被拿下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皇宫。秦、晋二王派人送来的 “慰问”,与其说是关心,不如说是来看他笑话的。尤其是朱樉,那家伙居然还特意让人送来了一副对联,上面写着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摆着是在嘲讽他处理贪腐反被牵连。
“殿下,别理他们。” 王景弘看着李闲铁青的脸色,忍不住劝道,“这俩人就是想看您出丑,您越生气,他们越得意。”
李闲深吸一口气,将那副对联揉成一团,扔进了炭盆里。火苗舔舐着纸张,很快就将那些刺眼的文字吞噬殆尽,只留下一缕青烟,袅袅升空。
“我当然知道他们的心思。” 李闲冷笑一声,“只是没想到,这点小事竟然会惊动父皇。看来,这宫里的眼线,比我想象的还要多啊。”
他说的是刘长史的事,但心里想的,却是昨晚窗外一闪而过的黑影。
那个黑影,到底是谁?是冲着他来的,还是另有所图?
李闲想不明白,只能将这份疑虑压在心底,先处理眼前的麻烦。
“王景弘,去告诉张武,让他把刘长史的罪证整理好,本王要亲自送去给父皇。” 李闲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既然有人想把水搅浑,那本王就亲手把这潭水给澄清了!”
王景弘愣了一下:“殿下,这…… 这会不会太冒险了?万一陛下怪罪下来……”
“怪罪?” 李闲挑眉,“本王处理贪腐,整顿吏治,难道做错了?父皇要是连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那这大明的江山,怕是也坐不稳了。”
话虽如此,但李闲心里清楚,这次去见朱元璋,无异于一场豪赌。赌赢了,他能彻底摆脱刘长史的牵连,甚至能在朱元璋面前刷一波好感;赌输了,他可能会被朱元璋认为是在 “沽名钓誉”,得不偿失。
但他没有选择的余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当李闲带着罪证走进奉天殿的时候,朱元璋正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可怕。殿内的文武百官噤若寒蝉,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儿臣参见父皇。” 李闲躬身行礼,将整理好的罪证双手奉上,“这是燕王府长史刘德贪赃枉法的证据,儿臣己经查实,特来向父皇禀报。”
朱元璋没有看那些罪证,只是用那双锐利的眼睛盯着李闲,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老西,你可知罪?”
李闲心里咯噔一下。
果然,不是为了刘德的事。
“儿臣不知,请父皇明示。”
“不知?” 朱元璋冷哼一声,将一份奏折扔到李闲面前,“那你自己看看,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李闲捡起奏折,只见上面的字迹潦草而急促,显然是有人仓促之间写就的。内容更是让他浑身冰凉 ——
奏折上写着,燕王朱棣(也就是他)深夜在王府中与 “不明身份之人” 密谋,形迹可疑,恐有不轨之心!
落款处,赫然是秦王府的侍卫统领!
李闲的心脏,瞬间沉到了谷底。
他明白了。
昨晚窗外的异动,果然被人看到了。而且,还被朱樉的人添油加醋,写成了 “密谋不轨”!
这是要置他于死地啊!
“父皇,这是诬陷!” 李闲急忙辩解,“儿臣昨晚只是…… 只是听到窗外有动静,并未与人密谋!”
“哦?窗外有动静?” 朱元璋挑眉,“什么动静?为何不报?”
“儿臣…… 儿臣以为是小事,不想惊扰父皇。” 李闲的声音有些发颤,“而且,儿臣己经让张武加强了王府的戒备,并未发现异常。”
“小事?” 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声音如同惊雷,“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有人敢在燕王府外窥探,还与你密谋,这叫小事?!”
殿内的文武百官,瞬间跪倒一片,大气都不敢喘。
李闲的后背,也瞬间被冷汗浸透。
他知道,自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朱樉这是铁了心要置他于死地啊!
“父皇息怒!” 李闲 “噗通” 一声跪倒在地,“儿臣对天发誓,绝无密谋之事!若有半句虚言,甘受天打雷劈!”
“发誓?在这皇宫里,誓言值几个钱?” 朱元璋的声音冰冷刺骨,“你可知,当年胡惟庸就是这样,在朕面前赌咒发誓,结果呢?”
胡惟庸?!
李闲的脑子 “嗡” 的一声。
朱元璋竟然把他和胡惟庸相提并论?
胡惟庸是谁?那是明初的丞相,因为谋反被朱元璋诛杀,还牵连了数万人,是明初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之一!
难道,朱元璋怀疑他要谋反?
李闲的嘴唇颤抖着,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只是一个想活命的社畜,却被诬陷谋反,这剧本是不是太离谱了?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而有力的声音响起:“陛下息怒,臣以为,此事或许有误会。”
李闲抬头一看,只见太子朱标从文官队列中走了出来,躬身行礼道:“父皇,西弟向来谨慎,断不会做出密谋不轨之事。或许…… 是秦王府的侍卫看错了?”
朱标?
他怎么会帮自己说话?
李闲愣住了,连朱元璋也有些意外地看了朱标一眼。
“标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儿臣不敢为西弟辩解,只是觉得此事疑点颇多。” 朱标从容不迫地说道,“西弟刚刚处理完王府贪腐之事,正是用人之际,若真要密谋,岂会如此张扬?再者,秦王府的侍卫统领与西弟素有嫌隙,他的证词,是否可信,还需查证。”
朱标的话,如同甘霖,瞬间浇灭了李闲心中的绝望。
他看着朱标挺拔的身影,心里充满了感激。在这生死关头,还是这位太子大哥,愿意站出来为他说话。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眼神在李闲和朱标之间来回扫视,最终冷哼一声:“既然标儿为你求情,那朕就给你一次机会。”
“谢父皇!” 李闲连忙磕头谢恩,后背的冷汗己经湿透了衣衫。
“不过,” 朱元璋话锋一转,“此事不能就这么算了。老西,你给朕听好了,三日之内,必须查清昨晚窗外的异动,把人给朕揪出来!若是查不出来……”
朱元璋没有说下去,但那眼神中的冰冷,己经说明了一切。
李闲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
“儿臣遵旨!”
当李闲走出奉天殿的时候,双腿都有些发软。刚才在殿内,他几乎以为自己要交代在这里了。
朱标跟了出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道:“西弟,小心点。朱樉这是铁了心要整你,别中了他的圈套。”
李闲看着朱标温和的眼神,心里五味杂陈。
“多谢大哥。”
“谢什么,都是兄弟。” 朱标笑了笑,“需要帮忙的话,尽管开口。”
李闲点点头,心里却明白,这次的麻烦,恐怕不是朱标的一句话就能解决的。
朱樉既然敢诬陷他谋反,就绝不会善罢甘休。
而这场由宫宴引发的风波,才刚刚开始。
李闲不知道的是,这场风波,将会把他推向一个更加危险的境地,甚至会让他提前遭遇那个未来的 “贤内助”——
那个即将改变他命运的女人。
只是此刻,李闲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这场风波过后,他还能有机会,在这个时代,好好地活下去。
哪怕,只是像个普通人一样,吃一碗热腾腾的鸭血粉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