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队长听过韩三的一句话,又惊又怒。他上前逼近韩三凶道:
“小屁孩,把你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韩三以为李队长要揍他,倒退一步,仍然嘻皮笑脸道:
“李队长,对不起,对不起,我说错话了。不劳驾你动手,我自打嘴巴三个,可好?”
说着话时,韩三把左右嘴角各轻拍一下,第三掌堵在嘴上,以示住嘴不再乱说话了。
李队长看韩三如此做作,心道:
“这娃子谈笑自如又能屈能伸,将来长大定非等闲之辈。他语出惊人,我不妨问个明白,如何一人就能灭了百十号人的天虎寨?上了山,就此在大王面前提个醒,好立一功。”
如此一想,李队长就缓和了神色,装作不以为然地说:
“小韩,本队长发现你这个孩子很有趣呢!人不大口气大,你说说,怎样就能凭你一人之力,把我们天虎寨大营夷为平地?”
“嘻嘻,不敢说。说了,队长大人又要我打嘴巴了。”
李队长怕他不说,尽量装笑脸:
“说吧。这次是本队长要求你说的,不打嘴巴。”
老王也有这个好奇心,就给李队长帮腔道:
“小韩,李队长让你说,你就说。咱队长说话很算话的。”
韩三开玩笑似地说:
“太简单了,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这里林密草枯,只在夜里上风头处放一把火,你们有一刻时发现不了,大火漫延起来,就无可救。”
李队长听过韩三这一讲,看看脚下枯草没膝,丛林下败叶积堆,再想想寨上房屋都是就地取材的木屋,心想一旦大火烧起,天虎寨还真就是灰飞烟灭。
“这韩三说的很有道理呢!他小小年纪,怎么懂的这样的事?这小子很神秘,我得审问仔细了,不要带了个祸害上山去。”
于是,李队长三角眼一眯,对韩三似笑非笑道:
“韩应天呢!放火烧山这样的事情,你是怎么想起来的?”
韩三本想说“我娘给我讲过火烧连营的的故事”,可话到嘴边又一想:
“不对啊,先前给他们讲过,我是跟一个要饭的长大的,再说娘就露馅了。”
于是他灵机一动,改说:
“要饭的韩老头是一个故事篓子,他给我讲过好多好多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就叫火烧连营。”
“火烧连营里都咋讲的?”
“我记不详细了。大概意思是讲古代两军作战难分胜负,对峙了很久。有一方主帅心疼士兵被太阳暴晒,就让军士都住进树林里去了,连营八百里。他的敌人瞅了一个机会,就把树林子烧了。然后,这个主帅的军队就被打败了。”
“树林子都是湿木材,不应该着火啊?”
“哈哈哈,李队长,俗话说火大无湿材嘛!”
“嗯,是有些道理。走,上山去。”
韩三跟着李队长走到寨门前,门楼上的士兵认的李队长。就有人高叫:
“李队长,昨夜有收获啊!捉了只羊回来。”
李队长向上笑呵呵回话:
“黄伍长,还是你眼神好。我是捉了一只羊回来,只是瘦了点。是个小叫花子。”
他的意思是讲韩三身上没有油水。
黄伍长开玩笑:
“小叫花子?那你领来他什么用?李队长是找个滥竽充数的,还是贼不空手?”
李队长也不介意:
“哈哈哈,算扩充队伍吧。咱队伍里好久没加新人了。”
说话间,大寨门己经打开。
李队长和老王领着韩三就往寨里走。
寨子是占了整个山头。当中竖一根旗杆,上面一面黄旗书写三个大字:天虎寨。
寨子里的几十间房屋,都是木制苫草顶。
这时候,寨子里的演武场上正在进行操练。
一座半丈高的石台上,立一顶黄罗伞。
黄罗伞下的一把铺虎皮的椅子上,坐一大汉。
一张案台前两侧对立六位汉子。
这大汉长一张马脸,脸上布几十颗豆大的紫疙瘩,尽显凶恶。
李队长远远地指指大汉,对韩三低声说道:
“他就是我们的张大王,将来要做皇帝的。待会见了他,要跟着我拜。”
韩三一听说做皇帝他就来兴趣。他随口就问李队长:
“咋知道他将来要做皇帝的?”
“刘大仙说的。”
“刘大仙说是就是了?”
“那当然。刘大仙三炷香一燃,身子一抖就能通神,还能除妖捉怪。现在是我们的军师。不过,他轻易不上山。大王有事不决,重金礼请才上山。”
“哇!这么厉害。”
“你说呢!不然大王怎么会对他言听计从?别说话,快到帅台了。”
李队长闭了口,领着韩三与老王绕到帅台前,在下面跪了,高声叫台:
“上禀大王,白虎队小队长李能,夜巡回来交差:山稳流静,草木无恙。”
他这是在汇报巡察情况,意思是说一切正常。
张大王细长的眼睛凶光一闪,看见韩三,便粗声道:
“既然是山稳流静,草木无恙,那又从哪里多出只羊来?”
“上禀大王,这算不上只羊,是一只孤鸟,偶然栖在我们树梢头。我和老王顺手就捡了来。”
李能这句话,是说韩三是一个无家可归者,不存在任何目的,自然而然进入了他们的地盘上。然后就被他“顺手捉鸟”了。
“山寨不养无用人。小屁孩一个,要他何用?给我咔嚓了。”
韩三一听张大王要咔嚓他,心里就骂:
“啥混蛋玩意儿,无怨无仇的一见面就要咔嚓我!哦,对了,他将来要做皇帝,我也要当皇帝,一山不容二虎。不行,现在他是山中虎,我是平阳虎。我玩硬的不行,玩软的才能保命。”
于是,韩三“勾”地怪叫了一声,倒在地上翻白眼了。
(二)机智渡过生死关
他这是装死。
李能一看韩三倒地翻白眼的那样,就对张大王说:
“大王,鸟吓死了。可惜了,可惜了。”
张大王道:
“一句话就能吓死的人,有什么可惜的?”
“老王,给大王上贡。大王,你尝过了贡品,我再对你说有什么可惜的。”
“哦,与我呈上来。”
老王答应一声,就把手中狗肉举过头顶,走到帅台近前。
“好香。”
张大王看见黄澄澄的狗肉,闻到香味儿,情不自禁地脱口赞道:
“李能,王二汉手中s是什么东西,这么喷香。”
“上禀大王,是烤狗肉。请大王品尝。”
“快快快,给我接上帅案上来。”
即时,便有人从王二汉手中接过狗肉,做着深呼吸送到张大王的面前。
要说这大王也是个十足的吃货。
手下把狗肉送到他面前,他便探身过案,抢一样夺过狗肉,送到嘴边大咬一口。
“好吃,太他娘的好吃了。李能,这是从哪里弄来的黄金狗……肉。”
张大王吃狗肉不抬头,还含混不清地在发问。
“上禀大王,是地上的小叫花子的手艺。他不但会烤黄金狗,还会烤黄金鸡。”
“哇,这小子还有这样能耐!快快快,你快点给我看看他死绝气没有?就是死绝气了,你娘的也要把他给我救活。”
李能慌忙蹲下身,去探韩三的鼻息,遂面露喜色,向张大王喊道:
“恭喜大王,韩应天没死。”
“什么?韩应天,李能,你是说小叫花子叫韩应天?”
“是啊!大王,有什么问题吗?”
“有,那问题大了。皇帝下圣旨,开头就说奉天承运,他却叫应天。他起这样一个名字,想干什么?李能,把他救转过来,我有话问他。”
“遵命,我给他做人工呼吸。”
李能言毕,把韩三拨拉了平躺身躯,把带狗肉味的嘴就往韩三嘴上凑。
韩三一看李能的嘴要凑他嘴上,心下急道:
“娘的,跟我亲嘴起码也得是个娘们啊,怎么能让一个糙汉子给亲了?这能恶心一辈子,不行,我不装了。”
于是,就在李能的嘴快挨上他的嘴的时候,他猛地吹了一口气,把李能还吓了一下。
“大王,他活了。我救活他了。”
李能叫着邀功。他敢这样,是认为张大王坐在高处,又离得远看不清他们。
“好,让他站起来回答我的话。”
李能便对还躺在地上的韩三说:
“站起来,大王要问你话呢!”
韩三却坐起来抱住李能的腿,流泪蜡似地哭道:
“李队长救救我,别让大王咔嚓我。”
“好好回答大王的话,兴许死不了。”
“李能,把他扶起来。”
李能答应一声“遵命”,就把哆哆嗦嗦的韩三架起来。
张大王看着韩三:
“哎,我说那个小孩,你叫什么名字?”
“我…我叫……韩应天。”
“你为什么叫韩应天,不叫叫地灵?”
韩三心道:
“娘的,老子要先说叫叫地灵,你又要问为什么不叫韩应天了。操蛋货,看我怎样糊弄你。”
于是,韩三就怕怕地道:
“老要饭的给我起的名字,说我命苦,有人生没人养,更没人帮,注定一生困难。他希望我有难时,叫天天能应,叫地地能灵。我不知爹娘姓,老要饭的说他姓韩,就随他的姓,叫了韩应天。”
张大王听韩三这么一解释,心里松爽了不少,不再介意韩三的名字:
“嘿!瞧你长那个样,搁谁生了你,也得扔。你还记得你是哪里人不?”
“我一出生就被扔大路边上了,老要饭的见我可怜,救我一命。我跟着他西处流浪,谁知道我是哪里的。”
“那老要饭的呢?”
“死了。病死两年了。可怜呢,死了都没人埋。”
“他救你一命,他死了,你怎么不挖个坑埋了他呢?你这叫什么,知道不?”
“不知道。”
“你这叫忘恩负义。”
韩三装委屈地:
“不埋他能怪我吗?你不知道他死的多难看?我都被吓死了,能跑多远就跑多远。一想到他死那样,我就哭。你知道不?”
“你这点屁事,本大王怎会知晓?呶,这狗肉是你烧烤的?”
大大王嘴里嚼着肉,想起了他要问的正事。
李能轻戳了一下韩三说:
“你活命的机会来了,好好回大王的话。”
“是的,大王。你要喜欢吹,我可以天天给烤狗肉、烤鸡肉、烤鸭烤鹅……”
“哈哈哈,看你长的丑,却甚机灵。好,本大王喜欢,我就封你做个一品香烧烤官吧。”
“谢大王隆恩。”
得赏谢恩这一套,韩三熟悉。他一边磕下头去,一边心里骂:
“老山贼,今日敢说老子丑,他日老子让你变成个丑八怪。”
“哈哈哈,挺懂事挺懂事。李能,带他去安置下来。”
李能答应一声,就带韩三离开了演武场。
两人离开演武场,李能有点巴结意味地说道:
“老弟,你真行。一上山大王就封你做了官,还是一品香烧烤官。恭喜恭喜。”
韩三平安度险,心情大好,他笑着回应李能说:
“多谢李队引荐之恩。以后想吃什么烧烤,我包办。”
“不敢当,不敢当,可不敢当。老弟是大王的御用一品烧烤官,没有大王的命令,可没人敢使用你。”
“哦,大王很厉害吗?”
“厉害,太厉害了。不经他恩准,谁敢分享他的东西,他就咔嚓谁。”
“这就是真厉害了。我以后得十二万小心伺候他了。”
“唉,伴君如伴虎呢!他还没做皇帝,就比皇帝威风了。”
“做了皇帝更威风。”
“但愿吧。其实大伙儿对大王还是都很忠诚,跟着大王起码我们有吃有喝、有玩有乐。下了山,我们也可以大耍威风。”
李能一说有玩有乐,韩三顿时来了兴致。他就问李能道:
“这山上有什么好玩好乐的?”
“哈哈哈,可多了。”
“都可以干什么?”
“喝酒、玩骰子,还有娘们。”
“还有娘们?哪来的?”
“不但有,还经常更换呢!当然是抢来的,又没有赎身出去的了。我给你说,都还是老主老财家的小姐或大小老婆呢,细皮嫩肉的,让人过瘾得很。不过,要乐呵也得交钱呢。”
“大伙抢来的还用交钱?”
“当然了。大王就指望着她们回笼钱呢!”
“那大伙的钱又从哪里来的呢?”
“大王分下来的。大王每次统率弟兄们下山收粮,收粮的意思你明白吧?”
“明白。”
“真聪明。回山以后,除了吃喝用的粮食统作公用外,那些收到的金银财宝,大王一文不留,全按功行赏分散给大伙,让大伙在山上随便乐呵。只要不打架,可以买小灶,可以喝,可以赌,可以给娘们。就这样,银子十有八九又回大王手里去了。”
“哈哈哈,大王可真是有办法的人呢!他这个法好,他这个法妙,他这个办法狗撵鸭子呱呱叫。”
“哈哈哈,小老弟有才。”
“跟老要饭的学的。李队长,那咱山上又有多少娘们呢?”
“走着,来着,一般不超过十人。”
“咦!怎么还走着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