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秦始皇泉下有知
假如秦始皇泉下有知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假如秦始皇泉下有知 > 第16章 沛县风云:刘邦的悄然崛起

第16章 沛县风云:刘邦的悄然崛起

加入书架
书名:
假如秦始皇泉下有知
作者:
河涧
本章字数:
2976
更新时间:
2025-07-08

当项氏楚军在东阿战场掀起血浪时,嬴政的意识被一股若有若无的龙气牵引,跌跌撞撞地飘向沛县。此时正值黄昏,县城酒馆的酒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屋内酒气与汗味交织,喧闹声此起彼伏。刘邦斜倚在草席上,粗布短衣沾满酒渍与泥浆,发间还别着半片枯叶,却难掩眼中狡黠而锐利的光芒。他猛地举起陶碗,酒水溅出碗沿,洒在破旧的案几上,对着萧何、曹参放声大笑:"当年信陵君养士三千,食客如云,我沛县子弟哪个不比大梁门客强?待他日风云际会,定叫天下人刮目相看!"

话音未落,门外突然传来秦军急促的马蹄声,地面随之微微震颤。萧何脸色骤变,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藏着的账本——那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沛县百姓被苛捐杂税逼得家破人亡的记录。曹参握紧腰间的佩刀,目光警惕地望向门口。刘邦却依旧稳坐不动,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悠然自得地饮尽碗中残酒。

县衙大牢内,阴暗潮湿,腐臭的气息令人作呕。刘邦被打得遍体鳞伤,脸上青一块紫一块,脚踝还锁着沉重的铁镣,每挪动一步都发出刺耳的声响。面对狱卒的皮鞭,他不仅不畏惧,反而冲着狱卒吐口水,声音嘶哑却充满挑衅:"等老子得了天下,定要在这牢房上盖座金銮殿!让你们这些狗东西也尝尝这铁窗滋味!"

深夜,月光如纱,透过牢房的铁栅栏洒下。吕雉翻墙而入,裙摆沾满露水,怀中藏着掺了野菜的饭团。见到丈夫的惨状,她眼眶瞬间,却强忍着没让眼泪落下。刘邦狼吞虎咽地吃着饭团,边吃边低声呢喃:"大丈夫生当如此!"这句话让嬴政的魂魄猛然一震——十二年前巡游咸阳,那个在人群中发出同样感慨的泗水亭长,此刻己不再是当年的无名小卒。吕雉看着丈夫满身的伤痕,偷偷抹了把眼泪,却坚定地说:"放心,我会守好咱们的家。你只管放手去做,家里有我!"

芒砀山的夜色漆黑如墨,伸手不见五指。刘邦醉意朦胧,手持三尺长剑,踉踉跄跄地走在山道上。突然,一条碗口粗的白蛇横在路中央,蛇信吞吐,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嘶嘶声。刘邦借着酒劲,大喝一声:"挡我者死!"挥剑斩断白蛇。白蛇的鲜血溅在他的衣襟上,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红光,竟化作"赤帝子斩白帝子"的谶语,在山间回荡。

跟随他的流民们见状,纷纷跪地叩拜。人群中,有曾被征去修长城却半路逃回的民夫,他们的双手布满老茧,身上还留着监工鞭打的伤痕;有因交不起赋税而家破人亡的农户,眼神中满是对生活的绝望与对秦朝统治的怨恨。其中一个老者颤巍巍地说:"我儿子修长城时被监工活活打死,这仇得报啊!刘季就是老天爷派来救咱们的!"当数百流民追随他躲进山林时,嬴政"听"到他们的议论:"刘季左脚有七十二颗黑痣,此乃天子之相!跟着他准没错!"

刘邦在山洞中,听着众人的议论,心中五味杂陈。他望着洞外的明月,回想起这些年的艰辛与屈辱,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些苦难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他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

幽冥深处,韩非的虚影抚着《韩非子》竹简叹息:"法之不行,自上犯之。陛下可还记得《商君书》所言'刑无等级'?如今赵高指鹿为马,律法早成权贵手中玩物。大秦律法的根基己毁,大厦将倾,就在眼前啊!"嬴政想要反驳,却看到沛县百姓箪食壶浆迎接刘邦义军的场景。那些曾在他巡游时装出恭顺模样的百姓,此刻正将家中仅存的粟米献给刘邦。一位老妇人拉着刘邦的手,老泪纵横地说:"只要能让俺们不再饿肚子,不再受秦朝的苦,俺们就跟定你了!"

地宫的水银江河泛起诡异的涟漪,仿佛预示着真正埋葬大秦的,不是项氏的刀剑,而是这个出身市井的泗水亭长。刘邦站在队伍前方,望着远方的咸阳,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渴望。他知道,一场改变天下命运的征程,才刚刚开始。而大秦帝国,在这风起云涌的局势中,正一步步走向覆灭的深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