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大亮。
吕州这一夜的惊心动魄,伴随着晨曦的第一缕光,通过电视报道传遍了汉东省的每一个角落。
旧市政大楼下,警戒线尚未撤去。
高育良站在数十家媒体的长枪短炮前。
他一夜未眠,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疲惫,眼神却依旧坚毅。
高育良穿着一身整洁的干部夹克,显得无比沉稳、可靠。
“作为吕州市委书记,我深感痛心,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在这里向全市人民郑重承诺,市委将会成立联合调查组,由我亲自担任组长,纪委、政法、公安协同,彻查五年前张子涵一案!”
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过人群,语气坚定。
“我们绝不允许权力成为个别人践踏法律的保护伞!”
“也绝不容忍任何形式的司法腐败在吕州的土地上滋生!”
一番话,情真意切,掷地有声。
在场的记者们疯狂地按动着快门,闪光灯亮如白昼。
他们知道,一个足以震动汉东官场的大新闻,正在他们面前诞生。
电视机前,无数吕州市民看着屏幕里那个敢于首面问题的市委书记,一种久违的信任感油然而生。
指挥中心里,李达康脸色铁青地看着屏幕上播送的早间新闻。
他明白,自己输了。
输得一败涂地。
高育良不仅化解了危机,更将这场危机变成了个人政治生涯中的一场胜利。
他成了吕州的城市英雄,而自己,则成了背景板上衬托英雄的无能、鲁莽的市长。
果不其然,三天后,省委的一纸调令,将李达康调往一个经济落后的地区担任市长。
名义上是平调,实则是被踢出了汉东省的权力核心圈,为这场他亲手搞砸的舆论风暴,付出了代价。
高育良终于成为了吕州名副其实的“一把手”。
高育良在媒体前的承诺不是摆姿态,而是在吕州官场烧起一把“火”。
联合调查组迅速展开行动。
副市长廖伟民和他那个废物儿子廖杰被刑事拘留。
紧接着,当年负责此案的市公安局副局长、分局局长、主办法医、预审科长……
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个由人情和金钱编织的腐败网络被撕开了一个血淋淋的口子。
吕州的天似乎真的要变了。
“利剑行动”专案组临时驻地。
案件总结会上,气氛前所未有的轻松。
曲江平坐在主位上,脸上带着欣慰的微笑。
他将一份刚刚传真过来的文件轻轻放在桌上,推向祁同伟。
“公安部通报嘉奖。”
“祁同伟、吴岚同志,在‘吕州11·15系列爆炸案’中,临危不乱,判断精准,为成功解救人质、避免重大伤亡做出了突出贡献,记个人二等功一次。”
房间里先是一静,随即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吴岚只是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目光落在祁同伟身上,会心一笑。
她什么都没说,但那眼神里分明写着:“看,我的理论加上你的行动力,效果还不错。”
祁同伟回以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曲江平看着眼前的两个年轻人,心中感慨万千。
他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前的自己,对案件充满了激情,对真相有着执着的渴望。
“同伟。”
曲江平的声音将祁同伟的思绪拉了回来。
“既然吕州这边尘埃落定,专案组的工作重心要转到公安部重点督办的悬案上了。”
曲江平将一份厚重的卷宗递给祁同伟。
“这是目前我们掌握的海城案件的所有线索和内部资料,你先熟悉一下。”
曲江平的目光扫过全场,一字一句地宣布。
“从今天起,你正式担任海城专案组的副组长,协助秦大彪同志,主抓侦破工作。”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秦大彪更是瞪大了眼睛,但这一次,他的眼神里没有嫉妒,而是震惊。
让一个刚入警队的年轻人首接担任这种级别案件的副组长,这是前所未有的破格提拔。
但没人提出异议,祁同伟在吕州爆炸案中的表现,己经证明了他有这个资格,更有这个能力。
曲江平这是在给祁同伟压担子,更是把他当成了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
祁同伟心中一热,他知道这份信任的分量。
他郑重地接过卷宗,郑重地向曲江平敬礼。
“是!保证完成任务!”
会议刚刚结束,祁同伟的手机就响了起来。
一个陌生的号码,但归属地是吕州。
“是祁同伟同志吗?”电话那头,是一个年轻干练的声音,“我是高书记的秘书,高书记想请您过来一趟,聊一聊案子的事情。”
吕州市委书记办公室。
高育良亲自为祁同伟泡了一壶顶级的龙井,袅袅的茶香瞬间溢满了整个房间。
“同伟啊,坐。”
高育良指了指对面的沙发,笑容温和。
“这次案件能化险为夷,你居功至伟啊。要不是你那个及时的电话,提醒我李达康的意图,后果不堪设想。”
高育良的语气里满是赞许,但他越是这样,祁同伟心里就越是清醒。
“老师过誉了。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真正力挽狂澜的是老师您啊。”
“您亲赴险境的胆识和魄力,让我实在佩服!”
祁同伟不卑不亢地回应道,滴水不漏。
高育良哈哈大笑起来,对祁同伟的回答似乎很满意。
“你啊,还是这么会说话。”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
“不过,我们师生之间就不用说这些客套话了。”
高育良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深沉起来。
“同伟,这次的案子,你也看到了,触目惊心啊。”
“一个副市长就敢在吕州市一手遮天。这张关系网的背后,还有多深,多广,我们都不知道。”
高育良放下茶杯,感慨地说道。
“我是学政法的,最痛恨的就是知法犯法,以权谋私。”
他的目光灼灼地盯着祁同伟,仿佛要看穿这个学生的内心深处。
“但是,光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
“我需要有能力的、信得过的人来帮我。”
“你有没有想过,将来回到汉东来?回到我们自己人的身边,做一番更大的事业?”
前世,他就是因为这句“我们自己人”,心甘情愿地成了高育良手中最锋利,也最顺手的一把刀。
为了所谓的进步,为了融入那个圈子,他磨平了棱角,弄脏了双手,最终落得个饮弹自尽的下场。
这一世,他付出了这么多,努力摆脱了梁家的桎梏,凭借真才实学走到了今天,难道还要重蹈覆辙,再次成为别人棋盘上的一颗子吗?
祁同伟抬起头,迎上高育良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脸上露出属于年轻人的激动神情。
“谢谢老师的栽培!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祁同伟没有首接答应,也没有拒绝。
他知道,自己需要高育良这棵大树。但这一次,他不想再依附于大树的荫蔽。
从今往后他只借东风,不入樊笼。
这才是他祁同伟,重活一世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