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吾盘古本源逼疯元始天尊
洪荒吾盘古本源逼疯元始天尊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洪荒吾盘古本源逼疯元始天尊 > 第39章 夏套子讲道

第39章 夏套子讲道

加入书架
书名:
洪荒吾盘古本源逼疯元始天尊
作者:
杰青上仙
本章字数:
5454
更新时间:
2025-06-20

在那桃花纷飞、岁月静好的桃花界,夏套子与云霄携手共度了甜蜜的千年时光。这千年里,他们相伴于山川之间,看日出日落,听鸟语花香,感情愈发深厚。

然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封神前夕的气息己悄然在洪荒大地弥漫开来,夏套子深知自己肩负重任,是时候回去为即将到来的大变故做好充分准备了。

这一日,夏套子与云霄相对而坐,他目光温柔地看着云霄,眼中满是不舍,但又透着坚定:“师妹,封神之事迫在眉睫,我必须回去做些准备。”

云霄微微点头,眼中虽有泪光闪烁,但还是强颜欢笑道:“我明白,师兄放心去吧!

说罢,夏套子转身取出了十二份极品后天材料,这些材料皆是他历经无数艰辛,在洪荒各处寻觅所得,每一份都蕴含着独特的灵性与力量。

他又融入了自身积攒的部分功德,准备炼制十二把极品后天至宝级别的宝剑。

只见他周身法力涌动,双手如幻影般舞动,口中念念有词,一道道神秘的符文从他指尖飞出,融入到材料之中。

随着他的操控,材料渐渐软化、融合,在炽热的法力火焰中不断重塑形态。

最终,十二把宝剑成型,剑身散发着柔和而锐利的光芒,剑身上隐隐有玉清之气流转,夏套子将其命名为“玉清剑”。

随后,夏套子与云霄回到了昆仑山。在昆仑山的山脚下,夏套子轻轻拥抱了云霄,而后告别了她,转身朝着玉虚宫一处静谧的山谷走去。

此时,在山谷之中,广成子、赤、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玉鼎真人、道行天尊、黄龙真人以及清虚道德真君这八人围坐成一圈,正热烈地论道。

他们身旁灵气氤氲,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专注与投入的神情。

广成子神色激昂,正高谈阔论着自己对道的见解:“道乃世间至理,需从细微之处探寻,方能领悟其真谛。”

则微微皱眉,反驳道:“不然,道存于天地万象,应从宏观处着眼,把握其大势。”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辩论着,思想的火花在彼此间不断碰撞,气氛热烈非凡。

然而,在这看似和谐的氛围中,却隐隐透着一丝不和谐。他们对慈航道人、普贤真人以及惧留孙三人,或多或少地流露出排挤之意。

这三人虽同样身为玉虚宫弟子,此刻却只能在一旁尴尬地站着。

慈航道人微微低头,眼中透着无奈;普贤真人则轻轻叹气,神色落寞;惧留孙紧抿嘴唇,一脸的失落。他们偶尔试图插上几句话,却总是被那八人有意无意地忽略。

就在这时,夏套子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走来。

他身着一袭青袍,衣袂随风飘动,神色平静而温和。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瞬间便察觉到了这微妙的气氛。

此次夏套子前来,本是打算给众人讲道,希望能借此提升师弟们对道的领悟。

广成子眼尖,率先看到夏套子,赶忙带头对着夏套子恭敬地一拱手,说道:“见过师兄。”

其余众人也纷纷行礼,整齐划一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夏套子看着眼前这十二人,微微一笑,目光在每个人身上停留片刻,说道:“诸位师弟,且调整好气息,摒弃杂念,为兄这便给你们讲道。”

这十二人对夏套子倒并不害怕,毕竟大师兄向来好相处,平日里总是耐心地为他们解惑,不像元始天尊那般威严庄重,他们每次去见师傅,心里多少都会有些畏惧。

待众人坐定,夏套子神色变得庄重起来,他微微抬头,望向天空,缓缓开口道:“道,乃天地之根源,万物之始基。

它无形无象,却又无所不在,充斥于天地之间,孕育着世间万物。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此‘物’便是道。道,宛如那浩渺宇宙中的神秘乐章,奏响着万物的旋律,世间的一切,从巍峨高山到潺潺溪流,从浩瀚星辰到微末尘埃,皆在这乐章的节奏中有序运行。

我们修行之人,穷极一生追寻的便是对道的领悟。然而,道有万千,法亦无穷,切不可拘泥于一法一道。就如那山川河流,各有其形,各有其势,但皆遵循着自然之道。

高山雄伟挺拔,首插云霄,它以坚韧的姿态承载万物,展现出稳重与担当;河流蜿蜒曲折,奔腾不息,它以柔和的力量冲破阻碍,蕴含着灵动与变通。

它们虽形态各异,但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这便是道的不同体现。我们应学会从万物中感悟道的真谛,不拘泥于眼前所见,不执着于固有之念。

用心去感受微风拂过脸颊的轻柔,去聆听雨滴敲打地面的韵律,去体会花朵绽放的生机,在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中,探寻道的蛛丝马迹。

以炼器为例,世人常追求法宝之威力,却忽略了炼器过程中对道的融入。

真正的炼器,并非仅仅是将各种材料熔炼锻造,使之具备强大的攻击或防御能力,而是要在其中注入自身对道的理解,让法宝蕴含道之韵味,方能发挥出其最大威力。

当我们将对道的感悟融入到法宝之中,法宝便不再仅仅是一件死物,而是成为了我们与道沟通的桥梁,能够在关键时刻与我们心意相通,发挥出超越其本身的力量。

就像我新炼制的玉清剑,在选材、熔炼、成型的每一个环节,我都融入了对玉清之道的理解,使其不仅具备强大的杀伤力,更蕴含着玉清之气的纯净与坚韧,如此,方能称之为真正的极品后天至宝。

再看那修炼之途,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这‘进’,并非单纯的法力提升,更是对道的感悟加深。

若只注重法力的积累,而忽视了对道的领悟,便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终难长久。法力如同舟船,而对道的领悟则是那推动舟船前行的水流。

没有了水流的推动,舟船即便再坚固,也只能在原地徘徊,无法驶向更高的境界。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修炼不仅仅是在洞府中闭关苦修,提升法力的强度,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人相处、与万物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感悟,深化对道的理解。只有这样,我们的修行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同时,我们身为修行者,切不可忘却本心。道在心中,心正则道正,心邪则道偏。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面临何种诱惑,都应坚守本心,不为外物所动。

在这纷繁复杂的洪荒世界,诱惑无处不在,可能是强大的法宝,可能是无上的权力,也可能是无尽的财富。

但这些都只是过眼云烟,若为了追逐这些而迷失本心,便如同在黑暗中失去了方向的旅人,终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唯有坚守本心,以纯净的心灵去感悟道,以坚定的信念去践行道,方能在这茫茫修行之路上,寻得属于自己的道,达到那至高无上的境界。”

夏套子讲得深入浅出,他的声音如同山间清泉,流淌在众人的心间。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奇妙的道之世界。

不时有人点头沉思,仿佛在这片刻间,对道的理解又加深了几分。广成子微微闭眼,细细品味着夏套子的话语,心中豁然开朗;赤则双眉紧锁,似乎在思考着如何将夏套子所讲与自己之前的感悟相结合;

太乙真人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像是突然领悟到了某个关键之处;而慈航道人、普贤真人以及惧留孙三人,原本失落的眼神也渐渐变得明亮起来,他们从夏套子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启发,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