溟渊水劫
溟渊水劫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溟渊水劫 > 第10章 第十回 第六节 立基

第10章 第十回 第六节 立基

加入书架
书名:
溟渊水劫
作者:
天马行空001
本章字数:
3080
更新时间:
2025-06-30

第六节 立基

虞明再睁开眼时,发现自己站在巍峨的虞氏宗祠前。聿修堂的飞檐像张开的爪子,要抓住天上的流云。广场上的卵石拼成神秘的图腾,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光,仿佛无数双眼睛在凝视。他伸手去摸影壁上的 “宇起峰山,脉承渤海”,指尖触到的竟是的青苔,像某种生物的鳞片。

“这祠堂底下……” 元一公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虞明转身,只看见空荡荡的巷子,风卷着几片枯叶,沙沙地擦过他的脚踝。远处传来猫头鹰空灵的叫声,惊得祠堂屋檐下的铜铃疯狂摇晃,叮叮当当的声响里,虞明仿佛听见地下传来金元宝碰撞的闷响,一下,又一下,像远古的心跳。

松湖村的晨雾总带着金粉的甜腥,那是地下宝藏渗进泥土的呼吸。虞氏宗祠如同从大地深处生长出的巨兽,百亩建筑群的飞檐刺破云层,青砖墙上斑驳的苔藓里,藏着七百年间无数双窥视的眼睛。没人说得清狐狸洞的宝藏究竟有多少,只知道祠堂立柱上的每道裂痕,都在无声诉说着黄金堆砌的过往。

聿修堂作为主祠,坐北朝南的格局恰似张开的虎口。三进院落如同巨兽的肠胃,将日光与雨水吞吐消化。每当暴雨倾盆,雨水顺着天井跌落的声响,恍若远古神灵的鼓点。地下排水暗道里,据说游动着用金箔裹身的泥鳅,它们摆动的尾鳍搅起漩涡,能将积水瞬间吞噬。后栋享堂的供桌上,烛火永远泛着诡异的青芒,照得先祖牌位上的面孔时而狰狞时而慈悲;中栋祭堂的梁柱间,常年回荡着若有若无的议事声,仿佛几百年前的族长们仍在商讨着家族秘辛。

正门口的广场是张铺展的符咒,五色卵石拼成的图案暗藏玄机。当月光洒落,那些图案便化作游动的星图,指引着通往宝藏的方向。广场南面的大门如同巨兽的獠牙,青灰色琉璃瓦在阳光下渗出油脂般的光泽,赭红色岩石门框上的裂痕里,凝固着历代守宝人的鲜血。门两侧的青砖影壁如同两扇巨大的书页,“宇起峰山”“脉承渤海” 八个大字在风雨侵蚀下,笔画间渗出黑色汁液,仿佛在书写永不褪色的家族史诗。

门头上方的石雕是凝固的战场,骏马的鬃毛里藏着会蠕动的虫卵,武士的甲胄下渗出暗红液体。正中央 “有竹居” 三个浮刻大字,在子夜时分竟会发出沙沙的竹叶响动,而当手指触碰,能感觉到字里行间跳动着温热的脉搏。广场两侧的笃亲堂与思本堂,如同巨兽的双臂,青龙位与白虎位的布局暗合阴阳。支祠天井里的积水永不干涸,水面上漂浮着金箔折成的莲花,每到月圆之夜,这些莲花便会绽放,露出里面蜷缩的婴儿面孔。

南面的池塘是大地的眼睛,莲藕的根茎在淤泥中盘绕成古老的文字。荷叶田田的表面,露珠滚落时会折射出不同朝代的光影 —— 有时是元一公牧鸭的身影,有时是兵荒马乱的厮杀。荷花绽放时,花蕊中吐出的不是花粉,而是细小的金粒,落入水中便化作游鱼,鳞片闪烁着地下宝藏的幽光。

背靠的壮脑峰如同守护的巨灵,层峦叠嶂间藏匿着无数洞穴,据说最深的洞穴里,沉睡着用黄金铸造的狐狸,它的眼睛是两颗夜明珠,每隔七十年便会睁开一次,为虞氏子孙照亮前路。环绕祠堂的青砖民居,是巨兽身上的鳞片,赭红色岩石门框如同凝固的血脉。每个天井都是一只瞳孔,白天吸纳阳光,夜晚吞吐星光,将整个建筑群编织成巨大的活物。

巷道里弥漫着陈年香火与腐木混合的气息,九米高的祠堂墙壁投下的阴影,在地面凝结成锁链状。每当暮色降临,墙壁上的青苔便开始蠕动,拼凑出历代族人的面孔。六岁的虞明曾在巷中玩耍时,看见自己的影子突然拉长,化作狐狸的形状,窜进祠堂的墙缝里。

七百年来,岁月在建筑上留下的痕迹都带着神秘的隐喻。硝化腐蚀的墙皮剥落时,会露出底下用朱砂绘制的符咒;青苔生长的纹路,恰好勾勒出狐狸洞的地图;彩饰褪色的梁柱间,偶尔渗出琥珀色的树脂,那是地下宝藏溢出的叹息。二十西代子孙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每个人的血脉里都流淌着黄金的记忆,却无人敢轻易触碰那个关于狐狸洞的禁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