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林惊澜正在书房整理边疆战报,预备呈递朝廷,突然收到宫中传来的诏令,淑妃娘娘有请。淑妃素来以温婉贤淑闻名宫中,林惊澜心底有些疑惑,却也知君命难违,稍作整理后便随传旨太监前往淑妃宫。
踏入淑妃宫,馥郁香气扑鼻而来,宫室布置得当,雅致又不失华丽。淑妃身着水红宫装,外罩轻纱披帛,坐在上首,见林惊澜进来,忙含笑起身:“林将军凯旋归来,本宫听闻将军在边疆屡立战功,实在钦佩不己。”她这番话客套又得体,林惊澜微微躬身:“娘娘谬赞,惊澜不过是尽忠职守。”
淑妃亲自为他奉上香茗,举止优雅如兰:“将军公务繁忙,本宫也不多留。只是听闻边疆苦寒,将士们生活艰难,本宫想捐赠一批棉衣给边疆军队,不知将军可否指点一二?”林惊澜心中微动,暗想这事确实关乎前线将士安危,于是详细告知淑妃边疆将士所需的衣物规格和数量。
二人交谈间,林惊澜察觉到一股似曾相识的浓郁香味,正是昨日太子宴席那枚调包密信上的味道。他心中微微一惊,不动声色地观察起淑妃的一举一动,试图找出更多蛛丝马迹。淑妃似乎并未察觉他的异常,继续热络地询问边疆的风土人情,眼神中流露出几分真挚的关切。
随着谈话深入,林惊澜愈发感到不安。淑妃的问题渐渐不再局限于捐赠事宜,她开始询问起边疆的兵权分配、将领忠诚度,甚至试探性地提及林惊澜与皇帝的关系,言辞间隐隐透露出对林惊澜的倾慕。林惊澜心中警惕,回答愈发谨慎,尽量以模棱两可的话语应对。
“林将军,本宫听闻你在边疆战事中表现出色,连敌军都对你敬畏三分。”淑妃突然换上一副柔情似水的神情,靠近林惊澜,低声说道,“本宫一首在宫中为你祈福,盼你平安归来。你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可在宫中,本宫却觉得你似乎有心事重重。”林惊澜心中一凛,这番话不仅过于亲昵,更暗含深意,仿佛在暗示她知晓一些他不愿为人知的秘密。他急忙后退半步,正色道:“娘娘厚爱,惊澜惶恐。惊澜职责所在,还望娘娘见谅。”
淑妃见状,眼神瞬间黯淡几分,却很快又恢复如初,轻声叹息道:“本宫一番好意,将军何必如此见外?在这宫中,本宫也是孤身一人,将军若有什么烦心事,不妨与本宫说说。”林惊澜心中更加确定,这位妃子的召见背后另有隐情。他微一思索,抱拳朗声说道:“娘娘,惊澜职责所在,宫中之事本就不便多言,还望娘娘体谅。如今惊澜公务繁忙,先行告退。”说罢,他微侧身,避开淑妃的目光,快步退向门外。
恰在此时,远处传来宫女的轻呼:“娘娘,陛下驾到!”林惊澜心中一紧,皇帝楚昭然的突然到访,令他瞬间绷紧神经。他深知此时此刻被皇帝撞见他身处妃子宫室,极易引发误会。淑妃亦是微微一怔,眼眸中闪过一丝慌乱,赶忙起身迎接。
皇帝缓步入室,周身气势威严,目光如炬扫视一周。林惊澜立刻单膝跪地,朗声道:“臣林惊澜,参见陛下。”淑妃也福身行礼:“臣妾参见陛下。”楚昭然微微颔首,语气平淡却透着威压:“爱卿平身。卿家这是刚从淑妃宫中出来?”林惊澜起身,恭敬回道:“陛下,臣奉淑妃之命,协助她了解边疆事宜,以便她捐赠棉衣给将士们。”楚昭然目光微闪,转向淑妃:“爱妃,你这是在犒劳有功之臣啊。”淑妃乖巧一笑,轻声回应:“臣妾只是略尽绵力。”
皇帝微微一笑,似是满意这个解释,可林惊澜敏锐地察觉到皇帝眼中那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楚昭然简单询问了几句捐赠事宜,便宣布告退。待皇帝离开,淑妃恢复方才的温婉,目送林惊澜离去。
回到将军府,林惊澜独坐书房,心中思潮起伏。他深知方才皇帝那一眼,满是审视与探究,仿佛要将他心底的秘密尽数挖出。那熟悉的香味,如同一根无形的线,将淑妃与调包密信紧紧相连。他心中隐隐觉得,自己己陷入后宫与朝堂的暗流漩涡,而那神秘的香味,或许正是解开谜团的关键。林惊澜捻动佛珠,每一颗珠子的摩擦声,都似在提醒他,危机西伏的局势下,必须步步为营。